IT運維分岔路口:選擇做獨立軟件商或IT集成商?

    風雲變幻,適者生存,這永遠是市場競爭的一條規律;物競天擇也不僅存在於動物世界,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只有真正有實力和遠大抱負的企業才能真正存在。放眼網絡管理領域,從開始至今,出現了、出現過、也正在涌現着無數的軟件廠商。而相對於國外網管軟件行業來說,中國網管軟件行業開始的時間比較短,現在還正處在逐步成熟的階段,同時網管軟件行業又是一個極具變化的行業,更不用說幾年或者十幾年的時間經歷。許多網絡管理廠商在網管軟件這個行業中就如曇花一現,匆匆出現又漸漸消失。最後經歷競爭仍然生存下來、並且得到極大發展的企業寥寥無幾,游龍科技就屬其中的一家“元老級”企業。
    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網絡管理這條路在中國越走越寬時,出現在各個廠商面前的是一個分岔口:一條路指向集成/服務,一條指向產品。在網管領域的分岔路口,許多廠商選擇了集成/服務,開始了漫長的轉型服務之路。專注於產品開發的游龍科技,自走上IT運維的道路之初就一直是以做產品爲主。在交叉口處,游龍依然選擇了產品這條極具耐心又艱辛的路。
    IT運維業內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單做服務,沒有未來;單做產品,沒有現在。”對於這種說法,游龍科技CEO張澤軍說道:“單做產品的話,必須要有很大的耐心,要守得住寂寞。”一個產品的產生成型是一個漫長時間的經歷,技術的開發、創新並非突如其來、從天而降,需要的是長期的技術和經驗的積累。所以,軟件產品企業都會經歷一個利益空白、甚至虧空期。新技術開發和產品各方面的推廣都需要的是時間,就這個層面上說,單做產品的廠商需要的就是時間,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就創造相當的利益,無名小卒的名號也會存在相當長上的時間。“現在”對獨立產品軟件廠商來說,顯得如此奢侈。
    張澤軍拿微軟的“發家史”做一個例子。“微軟剛開始成立的時候,就是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及手下的6個人,也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規模公司。經過了15年的慢慢發展,纔開始嶄露頭角,最後成爲如今的軟件巨頭。”所以做產品必須要承受巨大壓力的能力,要有在產品軟件的道路上承受寂寞和空白的耐心;除此之外,更是要有遠大的抱負,能夠高瞻遠矚的預見光明的前景。
    選擇獨立軟件商需要足夠大的勇氣,尤其是在IT服務/集成已經成爲一種必然趨勢和利益趨向之時。往往是真正有決心、耐心和抱負的企業才能在做產品的路上走的更遠。在國內,雖然本土專屬做產品不如集成商那麼多,但是彼此間的競爭確實異常激烈,爭相在產品技術方面推陳出新,不斷用創新來抓住用戶的眼球。國際IT巨頭對國內市場的影響不可小視,憑藉着在IT運維領域更多的經驗和知名度仍然佔據了大部分用戶市場份額。現在,獨立軟件商必須認識到,除去國內市場外,還有相當大的國外市場還待發掘。如果將市場比作一座冰山,那麼國內市場只是露出海平面的那一部分,更多的、更吸引人的顯然是海平面下的廣大的、未知的神祕領域。但是隻有將產品做到極致,纔有了走出國門的可能;也只有佔領國際市場的市場策略,纔會最終實現市場的佔領。這一切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歷練,厚積薄發——這將是獨立軟件商曆經磨練後的爆發,如火山噴發般給市場極大的衝擊。
    游龍科技一直在做產品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拒絕做集成業務,也抗拒成爲項目銷售型公司。“其實我們也是有很多的項目可以接的,但是我們卻沒有去接。應爲如果大家都去做項目了,那麼公司的產品都沒有人去管了,產品的穩定性和先進性自然就下降了,這樣會動搖游龍科技的根基。”對於游龍的堅持,其CEO張澤軍這樣說道。“只有產品越做越成熟,品牌越做越到位,競爭力纔會越來越強。這樣,等產品成熟了,拿到國際市場去賣,這樣做的價值更大,比做服務的價值還大。”而且游龍科技產品化已經做得很成熟,也已經走出行業軟件商定義範圍,向各行各業***擴展。
    說道IT服務/集成,這是幾年來國際信息服務業中發展非常迅猛的新興服務方式。與只做產品的廠商不同,IT服務/集成商提供給用戶的不是一個個單個的產品,而是一套根據其自身的技術和用戶的需求而形成的定製解決方案。有無實際的產品成爲方案提供商和產品提供商的最大差別。
    作爲“同根生”的IT集成廠商,“只要早期的定位準確,自身有足夠的能力和毅力、產品足夠成熟,同樣也會發展的很好。”張澤軍對服務/集成廠商的前途也表示樂觀。亞信從產品提供商成功轉型爲方案提供商,並且仍以高幅增長在持續發展,爲廣大服務/集成商樹立一個鮮活成功的例子。現在國內以系統集成起家,逐漸轉變爲某個行業裏重量級IT服務商的公司也有不少,IT服務/集成的前景快速明朗起來。
    隨着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企業業務對IT的依賴不斷增強,如電信、銀行、保險和證券行業等。一方面,企業不斷投資購建各種硬件、系統軟件和網絡,另一方面不斷開發實施ERP、SCM、CRM、決策支持和知識管理等各種各樣的軟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僅要求IT服務持續不間斷地支持業務運營,而且要求IT服務能夠創造更多的機會,使得業務部門能夠更好地達到業務目標。這樣IT集成商更加體現出其綜合服務的優勢。可以說,IT集成商也是隨着時代催生的產物。
    如今,提到集成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會有幾個特定的廠商名字浮現在腦海裏,關於它們的信息對IT界的人來說幾乎就是常識。這些IT集成商所涉及的領域衆多,從鍵盤鼠標到CPU硬盤內存、從硬件到軟件到服務,這些都是他們涉獵的範圍。而在IT運維領域所佔的分量也同樣舉足輕重。通常這些集成商在某些行業領域,譬如電信、金融和政府,有着固定的優勢,在IT運維方面,這些廠商佔了大部分的商機。從目前全球軟件行業的態勢來看,一些國際巨頭集成商都會通過收購一些獨立軟件廠商來獲得綜合的解決方案,這也不失爲繼續發展自身和搶佔更多市場的一種策略。國際集成商的在大刀闊斧的進行各種收購、集成的時候,國內的一些IT集成商的佼佼者正在崛起,開創屬於中國自己的IT運維集成之路。在IDC公司2008年國內IT運維服務商排名前四的公司中,有三家都有集成/服務業務,並且收入都達上億,利潤都在30%——60%之間,這些國內集成商已經或正在走向某個行業內的IT運維服務商的領頭羊。
    “單做服務,沒有未來”,國內外衆多IT集成商的成功有力地抨擊了這句話。IT集成/服務同樣也有輝煌、燦爛的未來。
    獨立軟件商和IT運維集成商的關係可以用“井水不犯河水”來形容。彼此經營、面向的方向不同,固然沒有太多利益上的衝突。IT服務商和產品商應該說是源自同一個“根”——IT運維管理。“人各有志”,各個廠商作出的選擇也不同,向着自己的選擇,在IT運維管理大道的分岔路上走出同樣的精彩。儘管選擇的方向有所差異,但是二者在本質上和最終目的都一樣,都是爲廣大用戶提供IT運維管理服務,都在爲中國本土IT運維管理辛勤耕耘,都爲實現IT運維價值而努力。IT集成商和獨立軟件商,最終還是殊途而同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