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讀來很有感觸的一篇文章

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應該肯定,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教育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無論是在學生的就學率還是在教育質量上,都取得 了巨大成績,這些成績是不可磨滅的。但是,爲什麼社會上還有那麼多人對教育有許多擔心和意見?應該清醒地看到,我們的教育還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不 適應國家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任繼愈老先生90歲生日時,我給他送了一個花籃祝壽,他給我回了一封信,這不是感謝信,而是對教育的建議信。我坦率告訴大家, 他對我國教育的現狀有一種危機感,他尖銳地指出了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多次看望錢學森先生,給他彙報科技工作,他對科技沒談什麼意見,他說你們做的都很 好,我都贊成。然後,他轉過話題就說,爲什麼現在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句話他給我講過五六遍。最近這次我看他,我認爲是他頭腦最清楚的一 次,他還在講這一點。我理解,他講的傑出人纔不是我們說的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樣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如果拿這個標準來衡量,我們這些年甚至建國以來培養的 人才尤其是傑出人才,確實不能滿足國家的需要,還不能說在世界上佔到應有的地位。最近,爲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英國首相布朗作了一次科技報告,他一開始就 講,英國這樣一個不大的國家僅劍橋大學就培養出8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是值得自豪的。他認爲應對這場危機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科技,是人才和人的智慧。 其實,我們的學生也是很優秀的,在各種國際比賽當中經常名列前茅,許多到國外留學的學生學習成績也很好。我們出去這麼多留學生,也成長了一批人才,充實了 各行各業,但確實很少有像李四光、錢學森、錢三強那樣的世界著名人才。每每想到這些,我又感到很內疚。這就是爲什麼我們在形勢很好的時候,還要制定《國家 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原因。

  老師們都很辛苦,特別是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老師們承擔着教育的重任。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如果說教育是國家發展的基石, 教師就是基石的奠基者。國家的興衰、國家的發展繫於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設一流的國家。我曾經引用過“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 業”這句話,這是17世紀捷克的大教育家誇美紐斯講的。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也說過:“教育是人類最崇高、最神聖的事業,上帝也要低下至尊的頭,向她致 敬!”可以說,無論一個人的地位有多高、貢獻有多大,都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啓迪,都凝結了老師的心血和汗水,在老師面前永遠是學生。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需 要大批的人才,同樣也離不開教育和老師的培養。我們國家大約有1600萬教育工作者,其中中小學教師1200萬。長期以來,廣大教師牢記自己的神聖使命, 兢兢業業,默默耕耘,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爲我國教育事業和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種不計名利、甘爲人梯,成功不必在我、奮鬥當以身先的精 神,充分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以天下爲己任的崇高境界。
  這裏,我想着重談一下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問題。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特別是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從國內外的比較看,中國 培養的學生往往書本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還比較缺乏。這應該引起我們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比較重視認知教 育和應試的教學方法,而相對忽視對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應該說,我們早就看到了這些問題,並且一直在強調素質教育。但是爲什麼成效還不夠明顯? 我覺得要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必須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敢於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在辦學體制、教學內容、教育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地探索和改 革。我們需要由大批有真知灼見的教育家來辦學,這些人應該樹立終身辦學的志向,不是幹一陣子而是幹一輩子,任何名利都引誘不了他,把自己完全獻身於教育事 業。我們正在研究制定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就是想通過改革來努力解決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這裏,我想提四點要求供大家參考:
  第一,教育要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要求。陶行知先生說:“教是爲了不教。”就是說要注重啓發式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自由的環境,培養學 生創新的思維,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不僅學會書本的東西,特別要學會書本以外的知識。我曾經把學、思、知、行這四個字結合起來,提出作爲教學的要求,也就是 說要做到學思的聯繫、知行的統一,使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思考,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第二,教育要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說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歸根到底就是要與時俱進,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辦出具有中國特 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現代化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放眼看世界,牢牢把握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潮流,學習和借鑑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同時,也要深深地 懂得中國,結合中國的實際和國情,推進教育改革、優化教學結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
  第三,教育要符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人才的要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僅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而且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立足於現代 化建設對人才的實際需要,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計,努力培養創新型、實用型和複合型人才,同時要加強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學生增強社會責任 感,報效祖國,服務社會。
  第四,教育要符合以人爲本的要求。學校要堅持“以人爲本”的辦學理念,以“依靠人、爲了人、服務人”爲基本出發點,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服務學 生,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塑造學生大愛、和諧的心靈。前兩年我到醫院看望季羨林先生,他對我說,講和諧還要講人的自我和諧,要使人對自己的認識符 合客觀實際,適應社會的要求,正確對待金錢名利,正確對待進退、正確對待榮辱,這才能和諧起來。
  最後我想對老師提點要求。教師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師不是雕塑家,卻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廣大教師應當成爲善良的使者,摯愛的化身,做品格優秀、業務精良、職業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一要充滿愛心,忠誠事業。“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這是實驗二小霍懋徵老師的話。她念念不忘的就是希望拍一部反映老師教書育人的愛心和奉獻精神 的電影或電視劇。我在這裏也大聲呼籲,希望能有更多描寫老師的影視作品。當一名教師,首先要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知識當成人生 的最大追求。要關愛每一名學生,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進步,努力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爲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二要努力鑽研、學爲人師。當今時代知識更新換代的週期越來越短,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學習才能適應工作要求。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更要不斷 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教師只有學而不厭,才能做到誨人不倦。廣大教師要崇尚科學精神,嚴謹篤學,做熱愛學習、善 於學習和重視學習的楷模。要如飢似渴地學習新知識、新科學、新技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書育人的本領。要積極投身教學改革,把最先進的方法、最現代的理 念、最寶貴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剛纔座談時有的老師提到要給教師創造培訓的條件,我完全贊成。要建立包括脫崗輪訓、帶薪培訓的制度,當然要講求實效,把好事 真正辦好。
  三要以身作則,行爲世範。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不久前有一個學生給我寫了一封信,他提到:現在青年學 生自殺的很多,小小年紀厭世甚至走上絕路,總理能否在9月1日開學時專門和學生在網上對話,告訴學生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他所說的事雖然是極個別,但必 須引起重視。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好的老師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有些話甚至不對父母講也願意跟老 師講,老師能幫助他解決思想問題包括實際問題,做到這一點不容易,沒有愛心是不可能的。惟有教師人格的高尚,纔可能有學生心靈的純潔。教書者必先強己,育 人者必先律己。我們不僅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不僅要注重言傳,更要注重身教。廣大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堅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 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教育和感染學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贏得社會的尊重。
  全社會要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一個國家有沒有前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國家重視不重視教育;一個國家重視不重視教育,首先要看教師的社會 地位。要注意提高教師特別是中小學教師的待遇。從今年起,在國家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的原則,實行義務 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中央財政今年已準備120億元,全國計算大概是370億元。這不是簡單的漲工資,應該把薪酬待遇和個人工作成效密切掛鉤。這是 對教師辛勤勞動的尊重。我們要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不斷提高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把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 好地發揮出來。各級政府都要滿腔熱忱地支持和關心教育工作,積極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吸引和鼓勵高素質人才從事教育事業,尤其是到基層、農村和邊疆 地區任教。中小學教師非常重要,有些國家讓最優秀的人教小學。要像尊重大學教授一樣尊重中小學教師。要大力宣傳教育戰線的先進事蹟,特別是終身從事中小學 教育事業的典型,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讓教師成爲全社會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羨慕的職業。
  (今年教師節前夕,×××總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看望師生。上午聽了5節課,下午同北京市部分中小學教師座談。本文是他對聽課的點評和在聽了教師代表發言後的講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