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美網站評08年十大網絡平臺

  美國知名科技博客網站ReadWriteWeb週日公佈了“2008年美國10大網絡平臺”評選結果,其中蘋果iPhoneSDK(軟件開發工具包)名列榜首,其他上榜產品還包括谷歌OpenSocial社交網站平臺、谷歌Android手機平臺和微型博客網站TwitterAPI(應用編程接口)等。
  ReadWriteWeb表示,網絡平臺有簡易和複雜之分,最簡單的莫過於TwitterAPI,而複雜的平臺可以亞馬遜網絡服務(AWS)爲例,中型平臺則有iPhoneSDK和AdobeAIR等。總而言之,所謂網絡平臺,就是外部開發者可在特定平臺上面開發出其他應用程序。
  以下就是ReadWriteWeb所評出“2008年美國10大網絡平臺”簡介(以市場影響力大小排序):

  1、蘋果iPhone SDK
  今年7月,蘋果發佈了3G版iPhone智能手機,同時還推出了蘋果應用程序商店,即允許外部開發者利用iPhoneSDK開發各類應用程序,然後上傳到蘋果應用程序商店,以供iPhone用戶下載使用。蘋果應用程序商店剛開通時,僅提供552款程序下載,目前該數字已增至1萬款以上。

  2、谷歌OpenSocial社交網站平臺
  谷歌組建OpenSocial社交網站聯盟的目的是,爲各大社交網站提供通用平臺,以方便外部開發者爲各社交網站開發各類兼容性較強的應用軟件。此外,OpenSocial也是爲了向美國知名社交網站Facebook的平臺發起挑戰。
  最初加入OpenSocial平臺的成員包括新聞集團旗下社交網站MySpace、谷歌旗下Orkut等,隨後又有Hi5、Friendster等成員×××。谷歌今年8月表示,加入OpenSocial平臺的社交網站用戶總量已突破3.5億人,並有望不久後達到5億人。

  3、Adobe AIR工具
  2008年期間,微軟在網絡視頻技術業務上推出了Silverlight,以向Adobe的Flash技術發起挑戰。這些視頻技術被統稱爲“富互聯網應用軟件”(RIA)產業,即這些應用程序都通過瀏覽器運行。爲加強自身實力,Adobe今年2月推出了AdobeAIR工具,以方便第三方開發者在AIR平臺上開發出各類RIA應用程序。

  4、Twitter API
  雖然美國知名微型博客網站Twitter今年曾多次發生技術故障,但其API服務範圍卻進一步擴大。正是通過開放API,使外部開發者能夠爲Twitter開發出功能更強的產品和服務,也使Twitter各項服務界面更爲簡潔。

  5、Facebook平臺
  去年Facebook開放了其平臺,鼓勵第三方開發者爲Facebook開發應用軟件。正是通過這一措施,導致Facebook用戶量大幅上升。Facebook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該網站活躍用戶量已達1.4億,其中70%來自美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50%爲在校大學生,25歲及以上用戶羣的增長速度最快。Facebook網站已提供5.2萬款應用程序供用戶使用,參與Facebook應用程序開發的外部開發者數量達66萬人。

  6.谷歌Android手機平臺
  去年11月,谷歌對外發布了Android手機平臺,意在向各大手機製造商提供通用操作系統,同時在該平臺中預裝谷歌各類應用程序。今年10月22日,谷歌和美國移動運營商T-Mobile聯合發售由中國臺灣手機製造商宏達電(HTC)生產的AndroidG1手機。爲擴大Android手機用戶量,谷歌還計劃推出“Android市場”業務,其運作方式同蘋果iPhone應用程序商店大體相似,即鼓勵外部開發者爲Android手機開發各類應用程序。

  7、亞馬遜網絡服務(AWS)
  亞馬遜雖然以網絡零售業務“起家”,但近年來在平臺服務事宜上建樹頗豐,其中最爲重要的一點是:獲得了大量外部開發者的支持。ReadWriteWeb認爲,亞馬遜網絡服務平臺在2009年期間將有上佳表現。

  8、微軟Live Mesh服務
  在今年4月於美國舊金山市舉行的Web2.0技術大會上,微軟演示了其LiveMesh服務。該服務希望在離線和在線應用之間建立起無縫連接,以使應用軟件在所有設備中實現同步。微軟稱,LiveMesh將使用開放標準,將同時適用於Windows、Mac操作系統及各類移動設備。

  9、雅虎位置查詢平臺Fire Eagle
  今年早些時候,雅虎完成了其位置查詢平臺FireEagle的測試版開發工作。通過這項服務,雅虎用戶可瞭解到其他好友所處位置、所使用應用軟件及服務等情況。

  10、Mozilla Weave
  今年年初,火狐(Firefox)瀏覽器開發商Mozilla宣佈了“Weave”開發計劃。該項目旨在使外部開發者更容易開發各類應用軟件,並使用戶更容易控制個人隱私數據。Weave最終目的是提供基於雲計算(CloudComputing)環境的網絡服務,並允許用戶在此基礎上使用開放標準工具創建定製化服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