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運維管理的質變

未來網絡運維趨勢
      未來的網絡發展趨勢可以用三個多樣化來概括,一是網絡設備的多樣化,二是網絡組網方式的多樣化,三是網絡應用的多樣化;再加上網絡發展與信息化建設的緊密結合,這使得未來的網絡運維工作面臨着新的挑戰。在未來的網絡運維中,網絡運維部門或者機構應該主動地去適應這種發展趨勢,除了苦練內功、提高維護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加強人性化服務,提高用戶可感知的滿意度。一方面維護隊伍要加強對各類網絡中相關設備和應用系統的熟悉程度和維護水平,另一方面,網絡運維部門或者機構的維護力量和社會力量在網絡運維方面嘗試合作將是一個新的趨勢。
網絡運維的標準指標
      對網維護管理的要求應站在企業的高度,從多方面進行簡要的邏輯分析。立足運營資源、運營能力和核心流程,網絡運維管理標準指數可分成三類:第一類是關鍵性能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反映網元層設備的性能。第二是關鍵質量指標KQI(Key Quality Indicator),由不同網元設備的KPI值集合而成,反映單一業務的質量。第三爲服務等級協議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由KQI值集合而成,分成內部組織間的等級服務協議和最終用戶間的服務等級協議。從這三類指標可看出,網絡維護管理與引進的設備質量、網管系統質量、不同部門間的協作管理密切相關。
網絡運維管理軟件的優勢
      爲了滿足企業IT運維管理的類似上述需求,一款好的網絡運維管理軟件,是基於ITIL的最佳實踐經驗,爲用戶提供運維管理流程,並提供了基於ITIL的崗位定義、流程設計工具、表單設計工具、基於ITIL的流程模板和各種元素庫,幫助企業在進行IT運維管理工作時,不僅能夠有效的、有序的進行事故管理、問題管理、配置管理、變更管理、發佈管理,達到服務支持的目的,也能夠提供服務級別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達到服務交付的目的。
除此之外,還提供了報表及KPI。報表按照服務檯&事故管理、變更管理、配置管理和發佈管理進行分類展示,並支持首頁展現公告信息、外出信息、待辦、待閱等信息。
      提供的上述功能在很大程度滿足了業務發展和用戶的需求對網絡運維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業務創新必須與業務提供方式、業務保障方式統一協調。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綜合服務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運維管理觀念上,強化維護就是服務,是面向客戶服務的重要環節,是核心流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組織管理模式上,應以核心流程最優化爲核心,在均衡協調水平流程與職能組織管理的基礎上尋求效率與成本的最優化;在管理指標上,應提煉並完善KPI、KQI、SLA各項指標,作爲綜合考覈的依據。
      目前,網絡運維在管理模式、服務指標、運作效率、維護成本等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進步,但仍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技術條件具備的前提下,應逐步實施由分散化的管理轉向集中化管理。
全方位運維提升網絡效率
      目前網絡的運維管理總體上還落後於業務的發展。這有技術方面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應通過規範建設符合要求的網管系統,根據網絡發展規模和業務系統的需要系確定合理的運維管理模式,明確KPI、KQI、SLA指標及其內在的相互關係來優化網絡運維。
      在網管系統建設方面,網的核心層、匯聚層網絡由於設備制式相對單一,網管系統基本設備隨設備引入,網絡設備的這些特點,決定了對其管理與監控的難度與複雜性。寬帶網管系統功能應滿足業務、網絡管理的需要,對寬帶接入網管系統的要求可以歸納爲:1.可擴展性與穩定性。網管系統體系結構能根據寬帶網的發展規模進行平滑系統升級與擴容,對規模較大的網絡能夠進行全面監控與管理;穩定性高,滿足運營要求。2.安全性高、可靠性強。3.可用性。能對設備、資源、終端用戶實現有效管理。4.系統開放與標準化。提供靈活簡單的接口便於與寬帶運營系統的其他子系統(業務支撐系統)進行有效的互操作,同時能對多個廠家設備進行有效的監控與管理。
      在運維繫統、管理模式健全的情況下,必須確定相應的運維管理指標,並組織實施基於運維的價值鏈,確定KPI、KQI、SLA指標及內在相互關係,不斷滿足客戶的要求。
業務與運維協調一致
      由此可見,運維管理應立足於業務價值鏈去構建合理的服務模式、運維管理模式,網絡設備規範性、穩定性以及網管監控系統的標準性、可用性提供技術基礎,將促進業務發展的速度。目前的運維管理的標準化模式、考覈管理指標是至關重要的。業務開展與運維管理協調一致才能發揮綜合運營優勢。建設標準化的模式可以減少各地在運維過程中不必要的探討和試驗,網絡運行過程中,同步進行運維管理的策劃、事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