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E:覺醒的綠蜥蜴

SuSE,這隻可愛的、充滿文藝氣息的、甚至古板的綠蜥蜴,在這個星球上的Linux世界,爬行20個年頭了。

Linux於1991年誕生,1992年問世的SuSE真的可以說是老牌Linux分發版之一,有着這麼悠久歷史的SuSE,在中國,竟然不廣爲人所知,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是SuSE做的不夠好嗎?非也。

如果你肯花點時間去下載、安裝並體驗SuSE,就會發現它,尤其是KDE界面是非常華麗炫目的。而且,在雲計算概念被炒的很火爆的今天,SuSE整合了OpenStack,支持企業用SuSE構建自己的私有云。

那爲什麼在中國會存在很多運維人員都說知道SuSE,但是沒用過,而且都不熟悉的現象呢?

SuSE在中國大陸的現狀,是由於歷史的、傳統的、文化的各方面原因造成,但不會是技術上的原因,因爲SuSE在技術上,確實非常優秀,否則不會有這樣的成績:

2012年7月,歐洲最快的基於x86的超級計算機SuperMUC在德國建成,使用的是IBM的硬件和SuSE的系統。全球排名前25位的超算當中,運行在SuSE Linux之上的就有三分之一左右;

2012年4月,SuSE宣佈其認證的第三方應用數量達到9200個,支持的硬件設備種類(包括存儲、網絡設備等)超過13500個,客戶數量超過15000個,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企業在使用SuSE Linux。

SuSE是德國人開發的Linux分發版,誰都知道德國人是出了名的嚴謹、死板、循規蹈矩,於是,SuSE就有了這些特性。

德國人的性格導致SuSE更新緩慢

德國人的性格有些死板,但是這樣的性格做技術非常一流,在世界上,精密機牀只有德國和日本才能造的出。德國人每開發或者增加一個新功能,都要反覆測試,反覆優化,認爲穩定了再加上,而不是像其他國家的人,能運行就好,不管穩定不穩定,也不管優化與否,先加上再說,然後就是無盡的修復bug。

所以德國人製造出的東西,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東西一旦做出來,很久很久都不會被推翻的。比較典型的例子是德國在青島建造的下水道系統,歷經百年依然發揮作用,而且備件用油布包裹,在附近埋藏,一百年後發現,依然光亮如新。還有奔馳、寶馬、西門子……哪一樣不是世界上的精品級工業產品?德國開發的軟件亦不例外。

SuSE相對於其他Linux分發版,穩定性堅如磐石,但是也正源於此,更新也就相比其他分發版,顯得過於緩慢,新功能出來的也慢,社區建設也很慢。

版權問題導致SuSE不熱門

衆所周知,Linux採用的協議是GNU協議,雖然有些軟件,如ffmpeg、mplayer等等都沒采用GNU協議,其他Linux分發版已經直接集成了這些軟件,但德國人對版權看得很重,要想在SuSE播放影音就必須添加第三方源才能下載,而且它的源分門別類極其嚴謹,如最新版的Firefox和Chromium就不在同一個源,缺省的SuSE安裝後,如果什麼都不做,就不能看在線視頻,不能打開PDF,都必須要添加源才行。而其他Linux分發版爲了搶奪桌面市場都已經默認集成了,沒那麼多麻煩,但德國人的嚴謹死板的性格,造出來的SuSE也是一樣的嚴謹、死板。

而且由於特殊的國情,國人對軟件版權的認識相當模糊,免費、開源,傻傻分不清楚。但德國人在這一點上認死理,揪住不放,認同開源但不認同免費,如果要集成免費的軟件的話,必須提供一個兼容開源的免費使用協議,外加一個給他們的允許分發協議,纔可以以“non-free”的形式收錄到另一個源中。

正因爲這個原因,要想使用好SuSE之前的準備工作,基本就是研究如何組合一個一個源,幹你在其他分發版一鍵就能搞定的事。

而且像Ubuntu之流的分發版,都是直接吸收了Debian、SuSE、RedHat的技術壯大起來的,幾乎所有的開發力量都是在用戶界面、美化、易用性等等,對桌面市場攻城略池,但技術方面上對Linux社區貢獻並不大。

不重視中國市場

那時候還是撥號上網的年代,下載東西都是從小水管如螞蟻般一點一點拉回來的,還沒有普及寬帶,爲了搶佔市場,很多Linux分發版都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派發光盤,但SuSE當時不知道怎麼想的,沒有在大陸派發光盤推廣,反而在中國臺灣省派發光盤,結果,SuSE和Debian啓蒙了臺灣的開源意識,並構建了完善的開源軟件的生態環境,這也是爲什麼臺灣的開源項目在世界上居於先進的行列之原因。SuSE進入大陸,實在太晚了,以至於進來的時候,蛋糕全被其他Linux分發版瓜分光了。

而且進入大陸的時候,還延續在歐洲的死板思維,優先發展企業客戶,這種發展思路在歐洲是風生水起,但在大陸卻水土不服。因爲國情特殊,在還沒有徹底市場化的時候,中國政府就邀請了RedHat進入了中國大陸,這也就是爲什麼今天中國大部分是RedHat的原因之一。RedHat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其他分發版拼不了,如 TurboLinux、Debian在國內服務器市場的份額並不高。所以在國內市場鮮見SuSE的影子,也就不足爲怪了。

不穩定的公司結構

SuSE的老東家究竟是哪一家,恐怕沒有一個人能說的清楚,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老東家是德國的公司無疑。SuSE曾被Novell收購,又被Attachmate收購,後來又被拆分成單獨的公司。

但不論老東家如何變換,因爲總部都在德國,秉承德意志民族的性格,SuSE的嚴謹、死板一直沒有改變過,不將權力下發給中國辦公室,不允許放開手腳拼市場,而且投入的人力財力少得可憐,所以在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大陸——確實遠遠落後RedHat。

覺醒的綠蜥蜴

我們很慶幸,這隻已經爬行20年的綠蜥蜴,終於覺醒,不再低調,今年以來,SuSE做了幾個令人眩目的動作:

SuSE和Dell聯合宣佈新的Dell雲計算數據中心是構建在SuSE Linux之上。同時,SuSE宣佈與Amazon Web Services, Fujitsu, IBM, Intel, 1&1, Tencent, SGI, Verizon and Vodacom Business等多家廠商和雲服務提供商的合作關係。

2012年6月,在一次Meet Windows Azure聚會上,開發者們被告知Windows Azure平臺上已經支持各種類型的SuSE Linux鏡像。

Attachmate集團宣佈正式任命江永清先生出任公司大中華區及韓國總經理。全權負責集團旗下4大事業部 Attachmate,NetIQ,Novell及SuSE在東亞區的業務管理,由此可以感受到Attachmate目前對SuSE的重視程度。

SuSE將在今年9月召開SuSECon 2012,地點在美國的奧蘭多。在Novell治下的時候,SuSE並沒有一個單獨的舞臺向他的合作伙伴、ISV和客戶們展示自己的實力。而這次大會召集的目的就在於:向大家展示爲什麼客戶在自己的數據中心內選擇運行SuSE Linux。另外今年10月也會召開第四屆openSuSE大會,地點在布拉格;11月還會召開關於SuSE的大型客戶會議。

2011年,SuSE在中國區的市場增長率達到了31%。Boris先生表示中國區是SuSE除歐洲區外最大的市場,目前還在投入更多的資源到研發團隊、技術支持團隊和銷售團隊的培養和增長上。

SuSE除了目前在北京的研發中心之外(這個研發中心是SuSE在全球的第四大研發中心),去年年底已經在深圳建立了中國區第二個研發中心,以更好的支持中興、華爲、騰訊等華南區的客戶和合作伙伴。

去年一年當中,SuSE Linux方面有超過一千人通過了NCLA和NCLP的考覈。而且在技術推廣方面,SuSE也計劃投入更大的力度在互聯網內容分享和線下分享上。互聯網上目前已經運作了技術小貼士的活動,而從今年9月開始,SuSE計劃在全國舉辦推廣活動。

讓我們對這隻可愛的、充滿文藝氣息的綠蜥蜴道一聲祝福:生日快樂!


本文首發於:http://os.51cto.com/art/201208/355071.htm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