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Java程序員不知道爲啥 ConcurrentHashMap 讀操作不需要加鎖?

作者: 上帝愛吃蘋果

目錄

ConcurrentHashMap的簡介

1.get操作源碼

2.volatile登場

3.是加在數組上的volatile嗎?

4.用volatile修飾的Node

5.總結

我們知道,ConcurrentHashmap(1.8)這個併發集合框架是線程安全的,當你看到源碼的get操作時,會發現get操作全程是沒有加任何鎖的,這也是這篇博文討論的問題——爲什麼它不需要加鎖呢?

ConcurrentHashMap的簡介

我想有基礎的同學知道在jdk1.7中是採用Segment + HashEntry + ReentrantLock的方式進行實現的,而1.8中放棄了Segment臃腫的設計,取而代之的是採用Node + CAS + Synchronized來保證併發安全進行實現。

JDK1.8的實現降低鎖的粒度,JDK1.7版本鎖的粒度是基於Segment的,包含多個HashEntry,而JDK1.8鎖的粒度就是HashEntry(首節點)

JDK1.8版本的數據結構變得更加簡單,使得操作也更加清晰流暢,因爲已經使用synchronized來進行同步,所以不需要分段鎖的概念,也就不需要Segment這種數據結構了,由於粒度的降低,實現的複雜度也增加了

JDK1.8使用紅黑樹來優化鏈表,基於長度很長的鏈表的遍歷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而紅黑樹的遍歷效率是很快的,代替一定閾值的鏈表,這樣形成一個最佳拍檔

get操作源碼

首先計算hash值,定位到該table索引位置,如果是首節點符合就返回

如果遇到擴容的時候,會調用標誌正在擴容節點ForwardingNode的find方法,查找該節點,匹配就返回

以上都不符合的話,就往下遍歷節點,匹配就返回,否則最後就返回null

//會發現源碼中沒有一處加了鎖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Node<K,V>[] tab; Node<K,V> e, p; int n, eh; K ek;

int h = spread(key.hashCode()); //計算hash

if ((tab = table) != null && (n = tab.length) > 0 &&

(e = tabAt(tab, (n - 1) & h)) != null) {//讀取首節點的Node元素

if ((eh = e.hash) == h) { //如果該節點就是首節點就返回

if ((ek = e.key) == key || (ek != null && key.equals(ek)))

return e.val;

}

//hash值爲負值表示正在擴容,這個時候查的是ForwardingNode的find方法來定位到nextTable來

//eh=-1,說明該節點是一個ForwardingNode,正在遷移,此時調用ForwardingNode的find方法去nextTable裏找。

//eh=-2,說明該節點是一個TreeBin,此時調用TreeBin的find方法遍歷紅黑樹,由於紅黑樹有可能正在旋轉變色,所以find裏會有讀寫鎖。

//eh>=0,說明該節點下掛的是一個鏈表,直接遍歷該鏈表即可。

else if (eh < 0)

return (p = e.find(h, key)) != null ? p.val : null;

while ((e = e.next) != null) {//既不是首節點也不是ForwardingNode,那就往下遍歷

if (e.hash == h &&

((ek = e.key) == key || (ek != null && key.equals(ek))))

return e.val;

}

}

return null;

}

get沒有加鎖的話,ConcurrentHashMap是如何保證讀到的數據不是髒數據的呢?

volatile登場

對於可見性,Java提供了volatile關鍵字來保證可見性、有序性。但不保證原子性。

普通的共享變量不能保證可見性,因爲普通共享變量被修改之後,什麼時候被寫入主存是不確定的,當其他線程去讀取時,此時內存中可能還是原來的舊值,因此無法保證可見性。

volatile關鍵字對於基本類型的修改可以在隨後對多個線程的讀保持一致,但是對於引用類型如數組,實體bean,僅僅保證引用的可見性,但並不保證引用內容的可見性。。

禁止進行指令重排序。

背景:爲了提高處理速度,處理器不直接和內存進行通信,而是先將系統內存的數據讀到內部緩存(L1,L2或其他)後再進行操作,但操作完不知道何時會寫到內存。

如果對聲明瞭volatile的變量進行寫操作,JVM就會向處理器發送一條指令,將這個變量所在緩存行的數據寫回到系統內存。但是,就算寫回到內存,如果其他處理器緩存的值還是舊的,再執行計算操作就會有問題。

在多處理器下,爲了保證各個處理器的緩存是一致的,就會實現緩存一致性協議,當某個CPU在寫數據時,如果發現操作的變量是共享變量,則會通知其他CPU告知該變量的緩存行是無效的,因此其他CPU在讀取該變量時,發現其無效會重新從主存中加載數據。

總結下來:

第一:使用volatile關鍵字會強制將修改的值立即寫入主存;

第二:使用volatile關鍵字的話,當線程2進行修改時,會導致線程1的工作內存中緩存變量的緩存行無效(反映到硬件層的話,就是CPU的L1或者L2緩存中對應的緩存行無效);

第三:由於線程1的工作內存中緩存變量的緩存行無效,所以線程1再次讀取變量的值時會去主存讀取。

是加在數組上的volatile嗎?

我們知道volatile可以修飾數組的,只是意思和它表面上看起來的樣子不同。舉個栗子,volatile int array[10]是指array的地址是volatile的而不是數組元素的值是volatile的.

用volatile修飾的Node

get操作可以無鎖是由於Node的元素val和指針next是用volatile修飾的,在多線程環境下線程A修改結點的val或者新增節點的時候是對線程B可見的。

既然volatile修飾數組對get操作沒有效果那加在數組上的volatile的目的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爲了使得Node數組在擴容的時候對其他線程具有可見性而加的volatile

總結

在1.8中ConcurrentHashMap的get操作全程不需要加鎖,這也是它比其他併發集合比如hashtable、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Map()包裝的hashmap;安全效率高的原因之一。

get操作全程不需要加鎖是因爲Node的成員val是用volatile修飾的和數組用volatile修飾沒有關係。

數組用volatile修飾主要是保證在數組擴容的時候保證可見性。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喜歡文章記得關注我點個喜歡喲,感謝支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