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北京大學三次退檔,考生:“我自願放棄上北大,我不想更多人爲我受傷害。”

文 | 如是筆記

圖 | 網絡

近日,河南考生在國家專項計劃中被北大提檔,該項計劃於今年在河南省招收8人,被退檔的學生剛好排名第8名,在填報志願的時,這名學生填的也是服從調劑,可就在北大提檔20分鐘後,被北大退檔。

北大給出的解釋是:“高考成績過低,根據我校教學強度,若錄取該生,考入校園後極有可能因完成不了學業被退學,本着以人爲本,爲考生負責的態度,特向貴辦申請退檔。”

隨後河南省考試院審覈拒絕表示:“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爲盼。”

根據河南省考試院的回覆,北大再次以同樣的理由提出退檔申請。

接着河南省考試院再一次審覈拒絕表示:“按照高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請貴校研究決定,遺留問題由學校負責。”

1

提檔又退是否合規

北京大學2019年招生章程規定:北京大學根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源情況確定提檔比例,按照順序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按照平行志願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

在思想政治品德考覈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合格、統考成績達到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符合北京大學提檔要求的情況下,北京大學依據考生志願,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錄取,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對“國家專項”等招生事宜,依據教育部有關規定和本校的招生簡章執行。

北大招辦副主任李喆此前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表示,報考北大的學生,只要成績達到北大提檔線,且服從專業調劑,就不存在被退檔的風險。如果上線考生未被所報專業錄取,北大將會與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電話溝通,提供兩個專業供其選擇。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2019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國家專項計劃在本科批次前開始投檔錄取,錄取分數不低於本科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高校同批次內生源不足時,不得將未完成的專項計劃調整爲普通計劃,應通過多次公開徵集志願方式錄取或調整至有合格生源的省份錄取。經徵集志願仍未完成的計劃,應適當降分錄取。

從規則來看,學生自身沒有問題,也服從專業調劑,那麼因分數低被退檔,只有一種情況合理合規:

提檔比例一般大於錄取比例,那麼,你如果招8個人,但是提檔9個人,最後退了第9名的檔,這種情況合理合規。

而此次事件中,北大招8人,提了第8名的檔,卻又退了第8名的檔。

所以按照文件的規定來看,該考生滿足上述文件所有條件,理應被錄取。

即便只是根據招辦副主任李喆的話來講,該名考生也“不存在被退檔的風險”。

如果被錄取,這也只是北京大學新一年的“斷檔”事件,而不會像如今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以前也並不是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斷檔”事件。

而如今,本着北京大學的“人道主義精神”,學生被退檔。

北京大學接過熱點的接力棒,成爲網友新的“眼中釘,肉中刺”。

2

而在近日,一位自稱是北京大學負責招生的人士,向媒體透露以下信息:

“530多分,來了之後能跟着680、690分的學生一塊學嗎?”8月9日午間,北京大學一名多年負責高考招生的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他告訴記者,專項招生計劃的錄取分數線一般比高校在該省所在批次錄取分數線下低30分,“國家是有招生計劃的”。

“國家規定得很清楚,專項計劃的錄取線是在當地(所在批次)錄取線下降多少分,而不是報多少人就收多少。河南招辦違反規定。”該人士表示。

他還進一步表示:“河南招辦覺得北京大學如果不錄取,就是沒完成計劃。降低30分錄取,招不滿8個,所以分數線就往下降,降到低100多分招到第八個,就可以把沒招滿的給補上。招辦這麼做是不對的。”

他還提到,高招時,降分錄取的情況是有的,但是並不多見,錄取專科會有一些,二本的時候,有的省份會出現,但只是個別專業,農業院校會出現降分錄取。“比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招錄的學生從600多分到400多分的都有。”

而事實是,近幾年甚至早幾年前,各個頂尖大學都出過“斷檔”的事件,並非只有農業類院校。

就在去年,2018年,北京大學醫學部就出現“斷檔”,北京大學醫學部在河北錄取分數線620分,醫學英語專業在湖北分數線僅567分。

去年,無論是“北郵”、“山大”、“華科”、“復旦”等名牌大學,也都出現了斷檔。

復旦醫學部在貴州專項計劃中錄取了最低分599分。

醫學部的學習壓力也是衆所周知,更不要說是國內頂尖醫學院的課程壓力。

而這名同學最後也是如願進入復旦大學醫學部學習。

在2017年,同爲top2的清華大學,也出現斷檔,國家專項計劃投檔線低至525分。

此名同學也如願進入清華大學文史專業學習。

記者注意到,河南省招辦在申請提檔的理由時,提到了“高校錄取,招辦監督”的錄取原則。

而前述北大人士稱,錄與不錄,權利是在高校,北大的退檔沒有任何問題。“遺留問題由高校負責,河南招辦推得一乾二淨。把不符合錄取條件的給投檔了,還要高校負責,沒有這個道理。”

就該河南考生正好在招生計劃裏,該人士解釋稱,雖然有8個計劃,但是高校可以不招滿,甚至1個不招也沒問題。

有分析稱,退檔時應該徵求考生意見,但該人士表達了不同看法:“錄與不錄是大學的事,考生沒權利決定。”

公立大學擁有一定的招生自主權,但自主權是否應該凌駕於規則之上呢?

自主的前提,是否應該有充分合理的理由?

高校主觀臆斷的因學生高考成績而擔心學生未來學業,是否又能成爲導致學生無法入學的合理理由呢?

教學從來都是“教”與“學”,我們從不否認北大的教學能力,但我們又怎麼能主觀的去“貶低”一位十年寒窗學子的學習能力呢?

而就河南招辦所提到的“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的說法,他也表示不認同:“河南省考生質量一般,全國考生生源質量好的是京、滬、江、浙、川。”

“北京大學在河南招生的最低線是680分、690分左右,你530多分來了能跟得上嗎?跟不上的話,跳樓的情況都有。”該人士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

從近幾年的名牌大學退學案例來看,真正因爲壓力以及各種原因,自願退學或被退學的,幾乎都是近700分的高材生。

也或許那些成績不高的北大學子,也和這位同學一樣不配擁有北大的榮譽,導致退學之後也很難在搜索引擎檢索出他們被退學的案例。

這麼多年的高考,河南考生的質量算不上有口皆碑,也是口碑載道。

可能大家都會質疑河南考生的綜合素質,但應該沒有太多人會質疑河南考生的學習能力。

正如河南省考試院所說:“河南整體生源質量較高,考生基礎紮實,請考慮爲盼。”

網紅張雪峯老師也曾爲河南山東考生背書:“考研怎麼考上的,憑底子,你根本幹不過山東人和河南人。”

該人士表示的或許真的只是他自己毫無考究的擔憂。

正如網友的段子所說:

“你中了一張一千萬的彩票。然後彩票公司說,我知道你是個窮逼,沒見過錢。所以拿了這1000W,很可能沒自控能力,胡亂消費,染上壞習慣,害了自己家裏人。所以這一千萬還是不給你的好。”

3

“我自願放棄上北大,我不想讓更多人爲我受傷害。”

雖然該名學生表態“我不太甘心”,但也向媒體表示“他們害怕事態擴大,讓我算了。”

隨後社交賬號被封,微博熱搜被撤。

該學生目前正在復讀,也表示“我自願放棄上北大,我不想讓更多人爲我受傷害。”

所有人都在一個目前看來合理的規則下,去抨擊北大的“違規行爲”。

沒有人說過,不可以退檔。

但退檔前,是否又該跟考生商量?

如果考生在沒有輿論壓力的前提下,自願放棄入學資格,無論是考試院還是網友都不會有異議。

北大主觀爲學生未來的學業擔心,又是否是真的出於一種好心呢?

即便等這位學子入學之後,也真如北大所說,學業跟不上,而被退學。

那大家自然也是無話可說。

但北大最終卻用這種“噁心人的言語”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是否又是對貧困地區寒窗學子的歧視與侮辱呢?

北大用一個月的時間“跌落神壇”,從衆人眼裏的高高在上,變成了人人看到都想吐一口口水的對象。

推薦閱讀

北京大學決定補錄河南考生,學生:“我們敢錄取,你敢來嗎?”

-作者-

如是筆記,有溫度、有認知、有乾貨的如是筆記,微信公衆號:如是筆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