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和“感受”的區別【轉】

情緒是一個動態的體驗過程,它由4個部分組成:

感受

來自於心靈的振動頻率。(比如恐懼、憤怒、焦慮、悲傷、開心、喜悅、希望等)

身體感覺

來自於身體的振動頻率。(比如 放鬆、緊張、沉重、溫暖、冰冷、火辣、麻、木、酸、脹、痛、癢等)

想法

頭腦對事件的評價。( 對刺激事件的評價,和對感受的評價:對錯、好壞、是非、美醜、大小、善惡等)

行爲

因對事件評價而引發的身體上的行爲反應。(面部表情:微笑 、皺眉。肢體表情:握緊拳頭 擁抱等)

所以,我們看,“感受”只是“情緒”的一個組成成分。

問題:

圖中這個人有什麼情緒?

這時候,我們要覺察一個情緒的4個成分:

1.感受:悲傷/孤獨/內疚/害怕

2.身體感覺:冰冷/沉重

3.想法:我做錯了/我想消失

4.行爲:蜷縮在角落裏

在這4個成分裏,感受和身體感覺,是沒有對錯的,基於對刺激事件的想法,產生這樣的感受,這樣的身體感覺,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所以,去評判你的感受和身體感覺,是徒勞的,也是沒有意義的。

感受和身體感覺,作爲一股能量存在着,不壓抑不抗拒的話,它們在我們身體裏停留一會兒,就會流走。

特別強烈的身體感覺,我們可以通過深呼吸、放鬆等方式來緩解一下。

覺知心靈的感受和身體的感覺,持續的說:謝謝你!我愛你!

而我們的想法和行爲,作爲情緒的兩個組成成分,是可以去調整和改變的。

所以

“你有這樣的感受是ok的,但是,你這樣的想法,是可以更有彈性的,你有這樣的行爲,是不ok的。”

這纔是我們面對情緒,有意義的心態。

比如,你感到憤怒,感到生氣是可以的,是允許的,但是你打人或亂發脾氣,是不允許的。

我們經常對情緒會有誤解,說“有情緒是智慧不夠”“修養不好”之類的,其實是在說,我們在一個感受產生之後的那個“行爲”,是不恰當的。

但我們聽了這樣的評判,就會把感受也一併否定了。

所以,我們會說“生氣是不好的”“害怕是不好的”“悲傷是不好的”……

恐懼、憤怒、悲傷、快樂等等的情緒,都是對我們的生命具有生存意義的,它們都有着積極的一面,保護我們活着,且鮮活的感受到生命力。

其實,我們真正應該說的是“感到生氣,是可以的,但生氣的時候,傷害自己和別人的行爲是不好的~”

“智慧不夠”,是沒有用恰當的適宜的方式,去表達我們正常的感受。

所以,親愛的,下一次,內心有憤怒啊、恐懼啊、悲傷啊等等的感受的時候,【不要批判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好,你有了這些豐富的感受,才使我們的生命體驗更加鮮活豐滿呀~】

下一次,有人衝你亂發脾氣,還告訴你,那是表示她心理很健康,也不要委屈自己啊,你可以接納她的“憤怒”,但可以拒絕她的“亂發脾氣”。

經常上課的時候,會有老師問,你的情緒、感受是什麼?好像大家都模模糊糊分不清,情緒和感受有什麼區別?

下一次,你可以這樣回答:

“我的感受,是……”
“我的情緒是:我感到(感受)……我在想(想法)……我的身體感覺……我想做(行爲)……”


感受源於你的高我或是大我!

情緒是你對某些沒有真正理解的事情的反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