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新聞消費研究:資訊APP丟一邊,社交媒體放心間

傳統媒體絞盡腦汁爲年輕人提供好內容,效果卻似乎不夠理想。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對內容、形式和平臺有不同的需求。

牛津路透研究院委託諮詢公司Flamingo對英國和美國年輕人進行深度調研後發現,年輕人的資訊消費習慣喜好和傳統媒體的生產方式存在脫節,基於此,報告向傳統媒體給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本期全媒派將精編這份報告,希望能對你有所啓發。

用戶洞察要點速覽

1、社交媒體使用時長佔據主導,使用時長Top 25應用裏沒有新聞資訊App。

2、資訊消費羣體可分爲四類

專注型新聞使用者:新聞App的深度用戶,有固定閱讀習慣; 傳統新聞消費者:習慣性閱讀一些傳統媒體,但時間有限; 被動新聞消費者:對媒體品牌不感興趣,在線上線下生活中零散獲取新聞; 積極新聞消費者:搭建自己的信息流,通過刷新發現新聞。

3、4個關鍵的資訊消費動機

投入式閱讀(Dedicated):像追小說和電視劇一樣深入讀新聞; 事件更新式閱讀(Updated):用簡報和梗概高效獲取更新; 打發時式間閱讀(Time-Filler):除了新聞,也看娛樂搞笑內容殺時間; 彈窗式閱讀(Intercepted):通過資訊App、新聞聚合產品和社交媒體的彈窗獲取。

4、年輕人認爲傳統媒體調性消極,讓人沮喪,頭條新聞選題範圍窄、重複性高,他們希望獲得視角全面、有吸引力的內容。

5、年輕人喜歡有國際視野的內容,希望新聞話題更包容、多樣化。

6、新聞閱讀往往讓年輕人覺得瑣碎和疲勞。

閱讀提示

路透報告原文將所研究的代際大致劃分如下:

· Z世代:

2019年,年齡爲18-24歲的人羣,又將其大致劃分爲兩組(18-20歲;21-24歲)。

· Y世代(又稱千禧一代):

2019年,年齡爲25-35歲的人羣,又將其大致劃分爲兩組(25-30歲;31-35歲)。 以上代際劃分方式並非唯一。

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學界常使用的還有以下劃分方法:

Y世代,出生於1981-1996,2019年時23-38歲;Z世代,出生於1997-2012,2019年時7-22歲。

研究對象:18-35歲的英美年輕人各10名研究時長:2周研究方法:追蹤受訪者在2周內的手機App使用情況,要求其寫下線下新聞消費日誌,進行90分鐘採訪和60分鐘的三人對話

年輕用戶眼中的新聞是什麼?

 要研究年輕用戶的資訊消費喜好,首先要讀懂年輕人。對於新聞媒體,年輕人最關注兩點,一是進步——能否帶來自我提升、擺脫刻板印象;二是享受——能否獲得滿足、做了喜歡的事情。

而代際之間也存在細微差別,報告將千禧一代稱爲“數字移民”,Z世代稱作“數字原住民”。

相較千禧一代,Z世代對完美、無縫連接和個性化的體驗有更高要求,便捷性和即時滿足是關鍵;此外,相比以體驗爲中心的千禧一代,Z世代更重實用,更希望從新聞中知道:這件事和我有什麼關係?它對我有什麼好處?

媒體和年輕用戶之間最大的鴻溝在於,前者希望呈現“我們世界”,而年輕人關注的是“我的世界”,對於媒體而言,找到兩個世界的交匯地帶是打動年輕人的關鍵。報告畫出了影響進步、享受的因素,以及“我們”和“我”之間的交集。

廣義上來說,新聞資訊在當代社會有更重要的意義,但由於資訊的發達和信息的全球化,這並不意味着傳統媒體的分量在變大。無法彌補的鴻溝在於,傳統媒體傳遞的是“你應該關注的新聞”,年輕用戶想要的,除了“應該關注的”,還有有用的、有意思的和有娛樂性的。

年輕人的資訊消費習慣:更愛社交媒體 

年輕人的資訊消費方式

按直接、主動(direct)到非直接(indirect)程度排序,依次爲:

投入式閱讀(Dedicated):並不常常發生。像追小說和電視劇一樣深入追新聞,通常是晚上和週末,目的通常是出於自省,加深和擴展見解。聚焦於分析、細緻的觀點、強有力的敘述。

事件更新式閱讀(Updated):用簡報和梗概高效獲取更新,通常在晨間,爲一天的開始做準備。目的通常是自認爲有需要,有意瞭解事態進展。聚焦於節省時間、信息提取。

打發時式間閱讀(Time-Filler):除了新聞,也看娛樂搞笑內容。用戶一般邊使用第三方平臺或者在現實中做其他事情,邊閱讀殺時間內容。通常貫穿全天,不限時間和地點。它的價值點在於,隨時可獲取的新聞可以無縫抓取個人的注意力;聚焦於娛樂性、好奇性、及時性,以及平臺契合度和流暢消費體驗。

彈窗式閱讀(Intercepted):通過資訊App、新聞聚合產品和社交媒體的彈窗通知獲取。隨時都可能發生。這是被動接收的信息,價值在於產生集體或個人的共鳴。 喜歡的平臺和媒體 年輕人通常使用很多平臺和媒體來獲取新聞,而這些渠道都有自己的角色和相對優勢。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新聞生態系統,貫穿四種閱讀方式。

因爲複合的媒體環境,年輕人正在尋求可以無縫獲取信息的平臺。不出所料,社交媒體因此在年輕人的手機裏佔據主導,年輕人可以在同一個平臺得到娛樂、資訊和社交。

喜歡的App:社交媒體佔絕對優勢 無論從裝機量還是使用時長來看,在我們的統計中,新聞app都屈居次要地位。 

以下是我們列出的app和相應分類,依據是該app的每日平均使用時長(當app出現在受訪者手機中時,納入統計)。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安裝該app的受訪者數量(受訪者總數爲20人)。

所有受訪人手機都安裝了Instagram,且它的使用時間是最長的。在受訪者使用排名前25的應用中,除了Reddit以外,沒有新聞app。如果有的話,這類app代表的是相對較小的日常使用時長。 

社交媒體擁有幾乎無與倫比的“相關性”(Relevance),因爲它帶來較強的直接感。它給你提供獨一無二的體驗,去控制或創造你自己的新聞體驗。它提供了來自業餘到專業人士的一系列觀點,能讓你直接接觸到新聞。

在社交媒體上,新聞往往融入到更廣闊的的娛樂環境和個人生活中。這就是社交媒體的便利所在。 然而,鑑於人們關注的數字健康、隱私等等問題,年輕人也在反思社交媒體的使用,和不同平臺扮演的角色:

 Facebook已經“失寵”,淪爲一個羣組工具;

Instagram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前者,不過,它並不是一個看新聞的天然環境;

Twitter和Reddit是新聞聚合器,也適合個人生產者。

四類資訊消費羣體

通過追蹤、數字日誌、民族誌等綜合分析,報告劃分了四類新聞消費者。該劃分方式中有兩個座標軸,分別爲:

1、新聞品牌在塑造個人新聞體驗上,起到何種程度的作用(從個人導向到品牌導向);2、個體參與新聞的程度(從低消費程度到高消費程度)。

將兩個座標軸組成平面直角座標系,報告將資訊消費羣體分爲四類,分別是:

消費意願高+品牌導向→專業新聞使用者(右上);

消費意願低+品牌導向→傳統新聞消費者(左上);

消費意願低+自我導向→被動新聞消費者(左下);

消費意願高+自我導向→積極新聞愛好者(右下)。

這四類的特點可概括爲:

 專注型新聞使用者:新聞App的深度用戶,有固定閱讀習慣;

傳統新聞消費者:習慣性閱讀一些傳統媒體,但時間有限;

被動新聞消費者:對媒體品牌不感興趣,在線上線下生活中零散獲取新聞;

積極新聞消費者:搭建自己的信息流,通過刷新發現新聞。

專注型新聞使用者

這類用戶有固定閱讀某新聞品牌的習慣,且有經常深度使用的app(如果不是一個瀏覽器的話)。他們在一天中專門安排一部分時間來讀新聞。此外,社交媒體內容會作爲輔助,並定期關注其他新聞來源,以防錯過重要新聞。 

這部分用戶特點在於:新聞媒體App參與度最高的用戶;在已定的閱讀安排中充分投入;堅信新聞的價值。

比如英國男孩Edward(年齡區間21-24歲),每天早晚看《每日郵報》App,也讀數字版《衛報》,一般閱讀體育版,不過沒有安裝它的app。用Instagram娛樂,用Twitter更新新聞,關注了《衛報》和《每日郵報》賬號。他會用《每日郵報》打發一天中的碎片時間,不過,現在打發時間的方式也開始被播客、Twitter和Instagram取代。如果可以靜下心來讀一些文章,Joe的首選是《衛報》和《太陽報》,其次是《每日郵報》。

媒體機會:這部分用戶和媒體品牌建立了強關聯。媒體應該用質量和相關性留住這部分用戶,還可以考慮付費,在提供附加值的基礎上讓用戶獲得進步感和趣味性,也可以探索超越月度訂閱制的新形式。 

傳統新聞消費者

這些用戶就像他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樣,至少會使用那些從小到大一直在接觸的傳統媒體,但他們並不是總有空看新聞,新聞閱讀更像是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家務瑣事一樣的存在。他們更喜歡消費依託新技術的內容,比如播客和社交媒體信息流,對於緊湊的個人日程而言是友好的。 

這部分用戶特點在於:

新聞參與度低,但如果接觸,一般是通過新聞品牌;

他們認爲自己很忙,少有時間專注閱讀;

因爲教育背景的關係,依然堅信新聞的價值。

比如英國女孩Ellie(年齡區間18-20歲),手機裏有BBC、BuzzFeed和VICE,她希望媒體的價值在於快速、精準,可以快速瀏覽,無需深入瞭解。她仍然將多數時間花在Snapchat和Instagram上。 

媒體機會:對於媒體而言,這部分羣體是最有機會獲取的用戶。這部分用戶已經在以新聞品牌爲中心的新聞世界中消費,只是日程繁忙,導致看新聞時間少。

媒體可以從這裏入手,藉助技術,開發更便捷的內容和形式,搶奪用戶時間,而不要期望他們一下子騰出許多時間來看新聞。當他們發現碎片化的新聞“小零食”有價值,就越可能增進“食慾”。

被動新聞消費者

該類別的消費者對新聞品牌不大感興趣,不和它們建立任何常規的關係。他們一般從線上線下生活中獲得零散新聞,有興趣的纔會主動搜索,但是並不太在意選擇怎樣的新聞品牌。由於並不積極使用信息流,他們很容易掉入“迴音室”陷阱。 

這部分用戶特點在於:

在四大羣體中,新聞參與度最低;

對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和其提供無偏見信息的能力保持質疑。

比如英國男孩Joe(年齡區間18-20歲),對於新聞和國際事件相當不感興趣,通常都憑興趣和娛樂目的,從朋友或社交媒體獲取新資訊。一天大約   4小時玩手機,其中70%的時間用來刷Snapchat和Instagram。 

媒體機會:被動型用戶只是對新聞品牌不感興趣,但有獲取信息的需求。想辦法提升媒體品牌在其內容世界中的地位與價值,可以使用沉浸式標題、圖片和短視頻。在特定平臺,比如YouTube上,爲他們的檢索行爲提前設計好內容。

積極新聞消費者

這些用戶掌握技術,對社交媒體也有信心。他們會自己動手,搭建自己的信息流和新聞聚合器,以滿足需求。他們認真對待新聞消費,毫無疑問也有品牌意識,不過他們會自主負責整合新聞,而不是將其委任給某個品牌。 

在這一過程中,新聞內容與興趣愛好、社交內容共同爭奪注意力。他們確實會投入時間看新聞,不過經常是在不停刷信息流時發現新聞,在新聞出現時消費它。這部分用戶有機會與多種新聞品牌建立關聯,但在這種關係中,每則新聞都是在特定情境下爭奪點擊率與關注度。 

這部分用戶特點在於:

對於新聞參與度很高,不過也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全天候閱讀新聞,主要通過刷新行爲和殺時間閱讀;

對於傳統新聞的優勢保持懷疑;

對其他新聞來源保持開放心態。

比如美國男性Mark(年齡區間31-35歲),日常有閱讀傳統媒體的習慣,但是他認爲傳統媒體的報道往往是單向度的。爲了防止錯過重大消息,會自己通過社交平臺和收藏網頁搭建自己的信息流,以此建立對世界的平衡認知。

Reddit是其主要獲取新聞的網站,能夠在不損失新聞完整性的情況下進行大量閱讀;Twitter上能夠實時關注新聞生產方和相關方的最新動向;還會用播客替代一部分長閱讀,有時也會保存長文章留着稍後再看。 

媒體機會:沒有必要強行說服這類用戶“新聞會帶來回報”,不過媒體需要思考如何爲他們帶來更多價值。因爲,他們自己就是信息流搭建者,所以,做好內容在第三方平臺的無縫適配——或是能幫他們從海量信源中篩選信息,或是幫他們直達信源,比如Twitter或Instagram大V。

七項行業洞察

本報告背後的一個主要假設是,年輕人不太關心新聞,尤其是傳統新聞的生產方。根據研究,我們得出七項行業洞察:

1、新聞議程與年輕用戶的相關性

泛化內容可能有更高相關度,但目前的內容選題偏窄,重複性高。特別是近年來,常常會對同一個主題進行無休無止的報道。比如“脫歐”話題,討論週期已經長達一年,常常佔據頭版位置,卻沒有更多實質性進展。 

年輕人更有國際視野和多樣化口味,他們往往發現,國際報道常常帶有本民族視角,而非忠實於當地視角。年輕人還關心更廣泛的話題,比如藝術、文化、激進主義、環境保護和LGBTQ等,雖然這類內容也存在,但他們希望主流新聞品牌能夠更加多樣化、更加包容。

2、新聞與消極表達

不出所料,年輕人確實傾向於認爲新聞是負面的,但事情並不只是這麼簡單。對於負能量的內容,部分媒體秉持着客觀報道的態度,但對於年輕人而言,他們仍然隱約感覺新聞正在誇大負面影響。

消極體現在諸多方面:比如暴力、犯罪和仇恨言論話題中,沒有提到應對的積極措施;對某些政界和名流的不客觀報道;對特定羣體如中產白人男性羣體的偏好;以平衡和無偏見的名義製造極端。

3、新聞中的立場:真實的觀點與政治化的解讀

年輕人往往認爲,公平公正的新聞是遙不可及的理想。對於社會事件,年輕人希望自行探索並形成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媒體給出的解讀,他們希望看到真實和客觀的意見,容易被事實和真實的個體故事所感動。 

4、新聞的調性與年輕人的口味

一般來說,媒體的調性要麼過於嚴肅、枯燥,要麼過於網感、吸引眼球,有時候知名新聞品牌也不惜利用標題黨獲取點擊。媒體難以在兩種極端中找到平衡,但年輕人會被人文關懷和故事、非嚴肅但真誠的表達,以及喜劇、娛樂所打動。

5、新聞在社交媒體中的適配形式

新聞有時會和某些情境格格不入,尤其是在社交媒體上的新聞。一條新聞發佈在社交媒體上,常常不考慮平臺審美和用戶習慣,因此不能引起關注;或者,發佈新聞的目的只是純粹爲了引流,讓用戶離開平臺,跳轉到新聞的官方網站上。 用戶使用社交媒體往往是爲了無縫的體驗,而新聞媒體這些過時的策略通常是失敗的。 

6、信任度

假新聞不是問題,但它很討厭。這反而是優質媒體的機會。在訪談中,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年輕人對於媒體的信任危機。在假新聞問題被渲染得十分嚴重的當下,年輕人認爲自己有能力處理這類問題。

他們會有意識增加自己的信源,避免被算法誤導,或者繞開某些來源不明的品牌進行的政治化、虛假輸出,因此,優質媒體反而是新聞可信度的保障,年輕人可能會更依賴傳統的、“信譽良好”的新聞品牌。某種程度上說,老牌新聞媒體提供了一種驗證假新聞的渠道。

7、信息過載

目前,資訊閱讀更像是冗餘雜事,無法產生主動閱讀意願。對此,用戶有自己的辦法來降低信息噪音(比如,使用資訊聚合器、社交媒體,或進行數字斷食,甚至完全不看新聞)。信息難以理解、不夠吸引人、體驗不夠流暢導致低於期望等等,都是新聞給人帶來負面印象的原因。

給媒體們的五條建議

1、提高內容消費的便捷性、易讀性

對於複雜的、時間線長的報道,讀者往往會產生不滿。媒體應該拆解複雜的問題,使其易於理解。

比如,BBC定期更新 “脫歐”欄目——《英國脫歐指南:關於脫歐,你所需要了解的一切》。該欄目爲脫歐程序中常見的問題(如:英國可以取消脫歐嗎?)提供答案,並且提供互動式的專業術語解讀。該欄目的設計可以使讀者快速瀏覽感興趣的內容,或者深入研究相關的政策文件。

媒體思考題:

1)如何用碎片化形式簡化複雜問題?

2)如何減少資訊的負擔和瑣碎感?

3)如何確保用插畫和動畫能改進用戶體驗?

4)如何幫助用戶在有限時間內更輕鬆地找到和瀏覽完長內容?

5)在複雜事件中,主流媒體如何提升自己的權威性?

6)如何確保創新形式不會導致資訊體驗的複雜化?

7)如何保證背景信息複雜的長期事件報道能讓用戶持續跟進?

8)如何利用技術實現內容的個性化? 

2、加強對第三方平臺的利用

在第三方平臺如Twitter、Instagram等做傳播,既要讓用戶感知到媒體的品牌性,又不能被社交平臺的標題黨風格帶偏,創作出和平臺氣質相吻合的內容。 比如Netflix的Twitter賬號,用自動播放的短視頻來吸引用戶自發討論新的劇集,讓用戶像看普通Twitter賬號一樣刷Netflix。

媒體思考題:

1)如何用契合第三方的方式做報道,而不是將報道強行植入第三方平臺?

2)同一個故事是否可以根據不同平臺特點拆分?

3)如何讓Instagram上的攝影圖片區別於傳統圖片攝影?

4)如何讓用戶感知到自己得到的是真正的內容而不是一則廣告?

5)如何通過內容增強用戶的平臺使用體驗?

6)如何在不同平臺傳遞媒體的招牌風格?

7)如何提高用戶對優質信源的需求?

3、培養用戶習慣

對於新聞品牌而言,傳統閱讀習慣的沒落是主要的挑戰。既要試圖保留用戶資訊消費的傳統習慣,也要創建新的消費場景,形成使用習慣,如通勤閱讀。

例如,《經濟學人》推出短資訊AppEspresso,主打3屏就能看完的短新聞,通常以一句有趣的引用做結尾,就像在路上能吃完的一份“小食”。

媒體思考題:

1)如何在忙碌和碎片化的環境創造一個專注的資訊閱讀場景?

2)如何讓內容和形式都能和短暫的閱讀時刻相匹配?

3)“通知”怎麼做才能激發用戶的使用慾望?

4)如何能像Facebook和Netflix一樣,創造具有個性化和相關性的內容體驗?

5)如何在第三方平臺上讓用戶形成互動習慣?

6)如何成爲新聞跟進中不可替代的來源?

7)如何從用戶的使用時間差異中挖掘不同需求?

8)思考不同讀者認爲的“習慣”是什麼。

4、提高和用戶的關聯度

用戶往往會認爲,新聞離我很遠,與我無關。所以,媒體才需要通過內容和形式加強和讀者的聯繫。 用戶賦能的新聞資訊應用Citizen在紐約用戶中頗受歡迎,其中一個功能就是提醒他們,發生在鄰里間的犯罪和緊急情況。該app中,由普通用戶拍攝上傳的視頻後來被用於主流新聞報道中,這加強了用戶的參與感。

媒體思考題:

1)如何在不損失原有用戶的基礎上擴大選題?

2)如何讓用戶產生參與感?

3)如何提醒用戶,他們在事件中的利害?

4)如何將內容權威性和UGC內容相結合?

5)如何在國際報道中,讓普通用戶感覺“接地氣”?

6)如何激勵年輕用戶討論改變的可能和積極的行動?

7)如何通過創新形式打動要求“真實”的年輕人?

8)如何讓報道調性更誠實,具有人性化?

5、多樣觀點呈現

此次訪談中,有用戶表示,希望媒體給出思考,讓用戶自己下結論,而不是強行讓用戶接受自己的價值觀。而在媒體的操作中,沒有必要回避觀點表達,可以通過呈現多面觀點,或是以更深思熟慮的評論文章來表達。

 比如,YouTube變性紅人Cotrapoints在超過20分鐘的視頻中討論時事和政治,單期節目往往吸引百萬點擊量。該博主用誇張的表演輔以尖銳的分析,粉絲欣賞的點在於,在當代互聯網的辯論風氣中,Contrapoints確實認真思考了反方的觀點。

媒體思考題:

1)如何讓表達更加深思熟慮,有足夠依據?

2)如何在不扭曲事實,也不受傾向性影響的情況下輸出觀點?

3)如何用聰明和公平的方式和對立觀點互動?

4)在熱點中你要扮演怎樣的角色?

5)如何在傳達內容的同時讓用戶產生自己的思考?

6)如何在意見相左時表現出尊重?

結論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平臺擴張影響巨大,年輕人並非沒有資訊消費需求,只是移動化和碎片化的模式決定了閱讀方式的改變。更年輕和個性化的用戶,對媒體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綜上所述,有以下結論:

1、資訊體驗需要像Facebook和Netflix一樣簡單易得

內容和形式都需要有所創新,表達更加簡潔清楚,內容更有趣,和讀者相關度更高。即時的碎片化消息和推薦都能更有用,產生關聯,正確的報道調性也會影響用戶忠實度和信任度。

2、媒體品牌需要符合用戶的期待,並創建合適的閱讀場景

渠道上表現爲移動原生、社交平臺化,創作適配自身網頁的內容。考慮到年輕人沉迷手機,且隨時會和朋友分享、討論,新的新聞形式上需要視覺化、語音靈活化。

3、報道方式需要改變

除了呈現客觀事件,保持對嚴肅話題的關注度,還需要引發用戶改變現狀的慾望,減少刻板印象和議程設置。除此外,報道要人文化、視角多元化、接地氣,真實和包容。

題圖來源@unsplash

鈦媒體注:本文來自於微信公衆號全媒派(ID:quanmeipai)。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