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的最高境界:炒股就是炒心態,耐心看完受益匪淺!

原文鏈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629/18/58774319_845626363.shtml

其實炒股也是分爲很多境界的,像我們大多數投資者可能還停留在最低級別的境界當中,那麼炒股最高境界是什麼?

“不以漲喜,不以跌悲”這就是炒股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態!

有很多人炒了很多年股,他們一般認爲如何在能在市場中賺到錢呢?有人說資金量多,有人說技術面分析,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就是心態!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對於我們投資者在市場當中,可謂是如魚得水!

因此在你學會如何炒股之前,你應該先學會怎麼去擁有一個好心態,並用正確的良好的心態來指導自己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術,這是步入炒股最高境界的前提條件。

經過上萬次的實戰演練表明,在一個風險如此高的市場當中,無論你是用哪一種技術指標,或者是用哪一種分析方法,最終萬變不如其宗,歸根到底就是心態的力量!

我們做個比喻,一個經常上山打獵的獵人,爲什麼能夠在大山中一箭擊殺各種野獸,靠的並不是功有多好,力量有多準,他靠的只有一種直覺、一種本能、一種素質、一種境界而已。或者說是一種“箭感”。這便是一種無招勝有招的最高境界。

當然,要達到這種境界並不是一兩天可以做得到的事情,而是需要首先養成良好的心態,並且以這種良好的心態來指導自己不斷地學習證券交易基礎知識,和不斷地進行買賣股票的實踐,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地積累經驗,當經驗累加到一定程度之後,由於悟性的作用而得到昇華,從而達到最高的境界。

炒股的其實也是一樣的!

實際上,股市上的操作技術和分析方法雖然五花八門,歸結起來,無非是如何買入和賣出這兩個操作程序而已。條條大路通羅馬,任何分析方法和實戰技術都有它各自的優劣,只要適合自己運用,能夠贏利,就是好技術、好方法了。所以,進入股市,屢戰屢勝、不斷獲利的關鍵並不是掌握多少技術,精通了多少竅門,運用了多少方法,而是以怎樣的心態來運用實戰技術和分析方法來指導自己的操作。

總體來說,投資者想要達到“無敵是多麼寂寞”這種境界,成爲股市當中頂尖高手,成爲股市的最後贏家,應該首先學會培養自己的心態,唯有如此才能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 !

 


底部讓一點,頭部讓一點,中間多吃一點,操作就是這樣。

做股票:工具要單純;想法要單純。

短線操作靠等待,長線佈局靠忍耐。

買進的方式有兩種,逢低接,轉強買,羅威操作法屬於後者。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會買是徒弟,會賣纔是師父。

回檔就是找買點。

多空一線間,上漲就是看支撐。

進入這個市場,就一定要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

上漲找支撐,下跌找壓力,不要弄錯這個趨勢操作的大原則,操作功力肯定可以大幅提升。

每個人都要有一套自己心中的操作法,不要人云亦云。

怎樣獲利了結?當你滿意的時候就可以走了。以操作來說,個人有個人的操作機制,很難說出好壞。只要合於你的操作循環和個性即可。簡單的方式是:你用什麼方法進,就用什麼方法出,當你買進的理由消失時,就是很好的出場時機。

漲的時候不要看太好,跌的時候不要看太壞!

瞄準勝率大於70%的時機,有時候一個月出手一次也很夠了。獵人不會看到飛鳥就舉槍射擊,他會把有限的子彈慢慢瞄準,然後,一槍命中。

股票漲跌的浪是主力造的,沒有主力就沒有大的漲跌, 沒有主力,再好的題材,再好的概念,再多的理由,一樣是一潭死水。前進股市第一個思路,就是要知道無風不起浪,浪是莊家主力造的,沒有當莊的主力就不容易有波動,你要想在股市獲利,就要與莊家共舞與主力同進退。思路理清了嗎?

多頭的浪?空頭的浪?與大勢同步的莊就是好莊。

多頭的浪:一高高過一高,低點不破前低。

空頭的浪:一低低於一低,高點不過前高。

跌深會反彈,漲多會回檔,這是股價的慣性,整理有時間整理和空間整理

帶頭的浪先行跟隨的浪後至。看盤要先看大盤,再看板塊,最後才挑個股

知道如何等待,纔是股市成功的祕訣,“未贏先想輸”是我們祖先留下的高度智能,看得懂的時候就進場,看不懂的時候就觀望,觀望也是一種策略

還沒有一套讓你有信心的操作模式,你預設了太多的立場,阻礙了在買點出現時沒有勇氣進場,賣點出現時也沒有勇氣出場,錯過好的買賣點後心理掙扎,要不要進出場,這兩點其實是散戶之所以爲散戶的通病,改善之道唯有定法、定心而已,定法,爲自己找到一種固定的執行方法;定心,看到方法中的買賣點出現,立刻閉着眼睛執行。操作股票不必預設立場,也不要自認非凡能預知高低點,完全依法定法定點操作,就是贏家。

光會看如何是買點、如何是賣點還是不夠的,心態的鍛鍊纔是散戶投資人最欠缺的,散戶欠缺的是殺手的本質,心性不夠殘忍,該買時不敢買,該殺的時候又遲疑,該抱的時候也沒有堅持。

找浪的技巧,強浪羣中找好浪,再精選五檔好浪。

貪做、貪短、兵家所忌。“

能掌握一天行情就可成爲贏家,掌握三天行情即可致富

看好後買進,買進後就休息,等待賣點,賣出後又休息,等待買點。

多頭時做多,空頭時做空,箱型整理時,可以少量高出低進,短線應對。

不看盤的人賺最多”

k線的浪頭是轉折的起點,每天選五檔浪做預備,符合切入標準就勇敢進場,進場三天內,你可以知道莊家要不要造浪,有沒有出現莊家都守不住的點,出現了,你就趕快跑,沒出現就是續抱,如果一直都不動,也不必和他耗,反正隨時有預備的股票可以替入。

其實,談的最多的就是均線,也就是控盤線,操作上主要的依據也是控盤線,如果你想在市場上輕鬆操作,均線是你必須用心去挖掘鑽研的一門功課,

開盤價突破昨日高點,可能暗示當天或以後數天交易的動向, 尤其以在利多或利空消息報導後爲然。

成功的操盤手能夠在買賣中把握當下,不受情緒影響。

記住,如果你的股票已出現,或早已出現了空頭的浪頭,要快刀斬亂麻,先走再說,留着青山在,永遠有材燒。

聽消息作股票的剛開始或許會有點甜頭,但最後也都死於消息,短線的操作者最後也都死於短線,真正在股票上賺得到大錢,大半是依技術面波段操作

浪頭抓到了,也快速的脫離了成本區,接着就是線不轉單不轉的輕鬆控盤。

操作與分析的基本素養中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利潤的創造,在於行情的掌握;風險的規避,在於概率的分析。”

錢,是往上推的力量;股票,是往下壓的力量。

紅K線是用銀子畫出來的,黑K線是用股票打下來的

一般來說,可以介入的時機點有兩種:一是賣力竭盡之時--低接,一是買力展現之時--追進。

起浪的源頭是一根紅k,紅k的高點要比前一天高,低點要比前一天低,這是搶浪頭的基本本領

量、價、指針、型態、類股強弱、盤中走勢,都是我選股考慮的要件。

股話有云:漲三不追,已經漲了四天的盤,你想還有多少空間?有多少力道?有規劃,但不預期,這是操盤原則。


K線操盤獲利五口訣

口訣一:不衝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

 

這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未曾摸盤先必默唸一遍,牢記於心。日久天長,養成習慣,方能百鍊成鋼。前兩句好理解,後一句'橫盤不交易'是指在一段時間內波動幅度小,無明顯的上漲或下降趨勢,此時最好按兵不動,等橫盤狀態結束,再看形勢進行交易。如果你在橫盤時交易,一旦反向變盤,你必然會去止損或者追漲,這是不可取的。橫盤時差價不大,你沒有耐心,多次交易,勢必會造成手續費虧損。

口訣二:買陰不買陽,賣陽不賣陰,逆市而動,方爲英雄。

 

這一口訣與第一訣有點類似,就是講逆市而動的道理,第一訣是說短線的,第二訣是說中線的。即,買時,選擇K線收陰線時買;賣時,選擇K線收陽線時賣。

口訣三:高低盤整,再等一等。

 

這一口訣的內容包括了訣一中'橫盤不交易'的內容,但主要的意思是說,當一隻股票或者權證持續上漲或者下跌了一段時間後就進入了橫盤狀態,此時不必在高位全倉賣出,也不必在低位全倉買進,因爲盤整之後就會變盤,故盤整時期不可主觀決定建倉或清倉。如果是高位向下變,則及時清倉,不會有損失;如果是低位向高變,及時追進,也不會踏空。

口訣四:高位橫盤再衝高,抓住時機趕緊拋;低位橫盤又新低,重買進好時機。

 

 

這一口訣是對口訣三的進一步具體化說明,是描述訣三中的一種最佳時機。股價和大盤常常是高位盤整後還有新高,低位盤整後又創新低,因此說,要等待變盤的方向明朗後再開始。如高位橫盤後向上變盤,再創新高,這是賣出的最佳時機;而低位橫盤整理之後再向下變盤,這將是重倉買入的最佳時機。

口訣五:回調近尾突向下,耐心等待切莫拋。

在股票投資中有一種狀況,當某一股票的價格回調幾近尾聲,但投資者買入後價格卻遲遲不動,某一天突然向下破位,投資者沉不住氣馬上就賣了出去,但隨後它的K線V型反轉後一直上漲,並突破了原來整理的平臺。這口訣是要告訴大家,盤面有變動時,需耐心等待,一旦沉不住氣,就容易導致衆人皆賺你獨虧的狀況。

 


交易獲勝的終極核心——耐心!

股市裏充滿着貪婪、恐懼和急躁,炒股的人心態一定要平和,不要因爲某天股市的暴漲或暴跌,心情就急劇波動,不要這山望到那山高,心猿意馬,遊離不定。

只要股票運動正常,就必須按兵不動。這是指兩個方面:股市運行在下跌趨勢時,應保持空倉,決不能輕舉妄動。熊市亂動,動手斬手,動腳斬腳。股市運行在上升趨勢時,應保持滿倉好股不能動,誰賣出,誰吃虧。除非做波段換股才能動。手裏個股的上升趨勢未改變前,就不要輕易亂換股。特別是一輪大級別的行情中,熱點會輪動。

即使是老股民,也會出現賣掉的個股最好,手裏持有的股票最差的一種錯覺。你不賣,它就不漲,一旦賣掉,立即漲。莊家好像就是缺了你手裏的這幾股似的。其實,只要手裏個股的基本面很好,早點,晚點都會輪到漲。炒股考驗的就是你的耐心,當然還有技術面的熟練。

一路走來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漫漫人生路,從小到大、從大到老、從老到終實屬不易。

經過時間的洗禮,慢慢懂得了許多道理,懂得了捨得與淡定,走過的是人生,看過的是雲煙,嘗過的是苦辣,回味的是甘甜,經歷的是滄桑,成就的是遵嚴。

多少回迷茫不知道該去何方,多少次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有驚喜、有憂傷、有遺憾、更經過迷茫和痛苦,經歷了滄桑與磨難,走了許多彎路,獲得了許多教訓和經驗,在許多方面發生了不同的變化和改變,過去的追求的太多,只要是好的,什麼都想要,什麼都喜歡,思想膨脹、貪得無厭。看看現在,想想過去,望望未來,經過了起落和坎坷,纔會有淡定和從容,經歷了滄桑與磨難纔會有大氣和豁達。

學誰都不易

烏龜最終能夠戰勝兔子是持續努力的結果,因此聰明的投資者大都願意有效地學習, 從而改善其投資技巧。但是有一個問題:向誰學,學什麼。

有的人說,向彼得·林奇學,他的方法容易;有的人說,向約翰·內夫學,他的方法簡單。當然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有更多的人更願意向沃倫·巴菲特學。不過,事實上無論向誰學,其實都不易。

如果向彼得·林奇學,那麼就應該徹底瞭解公司業務及其管理狀況,而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除了必要的知識外,還需要有高層次的個人品 質。彼得·林奇認爲,這是最重要的問題。在他看來,好的品質應該包括耐心、自立、判斷力、容忍痛苦、開放的胸襟、超脫、毅力、謙遜、靈活、願意獨立研究、願意承認錯誤、超脫恐慌……能夠在信息不完全或不完善的情況下做出決定也是很重要的,因爲華爾街的事情不可能是明確的,往往是當人們意識到獲利機會時已經爲時已晚,所以要求有完整的信息支持的科學思維方法在這裏行不通。最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克服人性的弱點和經得住“肺腑感覺”的誘惑。

想想看,這一連串的優秀品質,有多少人能夠宣稱自己已經完全具備了?我想即便是彼得·林奇本人,也可能達不到他自己設定的理想標準。當然,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努力,使自己尚不完善的品質得以日趨完善。至於彼得·林奇自己,他的理念是不斷吸取教訓,重新振作,爭取下次做得更好。

如果向約翰·內夫學,那麼對分析也同樣有很高的要求,像會計、財務、戰略以及經濟知識這些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必須對公司進行詳細的調查,以確定可靠的盈利增長預測——半信半疑的態度對約翰·內夫的投資方法是無效的,僅僅假裝採取精明的低市盈率投資是毫無用處的。與此同時,同樣需要勇氣、毅力、堅韌、耐心以及經歷多年的磨練。

或許這些優秀品質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出來,但是,頭腦清醒、歷史領悟、一致性、判斷力以及批判性反省,可能就不是通過努力可以獲得的。學習約翰·內夫的投資方法,還可能直接導致長時間的業績不佳。

如果向菲利普·費雪學,其難度也不會比上述的兩人容易多少。比如,獲取內幕消息就是一個非常耗時的過程,與此同時,同樣需要一定的戰略、財務和其他管理學科的知識,以便能夠與公司高管交談,並提出合適的問題。這就要求投資人的個性品質相當高,正如菲利普·費雪所說:“僅僅與他們交談是不夠的,重要的是在他們瞭解的每一點上,均能喚起他們的興趣和信心,讓他們樂意告訴你他們所知道的東西。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是天生對經商感興趣的人。”

由於投資者的工作正在變得非常專業化和複雜化,而每個人投資操作想法背後的邏輯並不比醫生、律師或者汽車修理工更強,因此,菲利普·費雪強烈建議,投資者應該更專注於自身有特殊興趣或技能的領域,也就是“能力圈”問題。

學誰都不易,看起來這確實難免產生悲觀的情緒,因爲哪怕是隻要學習其中一位大師的投資方法,都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心智,從而去獲得對市場、行業以及公司的充分了解與理解。更讓人沮喪的是,即使我們付出了這些大師所要求的努力,也不一定就能夠確保做得比市場平均更好。

不過,讓人值得欣慰的是,努力學習,擁有足夠的決心、經驗和知識這些優秀的品質,或許不像大師們所取得的業績那樣令人印象深刻,但足以使努力獲得良好的回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