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小思考

大數據應該是去年最火的名詞之一了,雖然聽了很多,但卻從來沒實踐過。估計很多人也和我一樣,耳朵裏灌滿了名詞解釋和對未來的憧憬,但理想很遙遠,現實很骨感。

有人調侃說:以前叫數據挖掘,現在叫大數據了,雖然不完全準確,但其目的性還是一樣的,反正都是爲了做數據分析,只是手段上有些變化。

說到數據挖掘,前幾年也吹的很火,說是能幫助高層進行決策。現實情況下,領導們也很想讓電影中的橋段出現,但總是不盡如人意。爲啥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根據我個人的觀察,主要原因在成本,使用成本開發成本等等。

我見過某公司上過一套知名的數據挖掘系統,因爲使用率極低(只提供管理層使用),運行成本極高(小型機光電費就不少),還要進行數據導入或報表開發工作(人力物力難於滿足),結果是花重金搭建的系統基本上沒用過,甚至都沒開機,時間長了大家都忘記還有這樣一個系統。

有時,需求部門也會找我們開發一些數據分析系統,主要是財務和銷售部門。根據我的觀察,這些系統報表都不難,難的是基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從我所熟悉的製造業來說,數據分析的需求是永遠存在的,而以前的所謂數據挖掘工具成本較高不易使用,以至實際應用並不廣泛,很多情況下也都只是秀一秀。

如今的大數據技術,提出一種全新的思路,主要借鑑了股溝搭建搜索引擎的思路,摒棄傳統關係型數據庫邏輯,即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我覺得不僅僅是對於互聯網公司有吸引力,對於傳統制造型企業也同樣有引力。因爲它們也同樣積累有大量的數據,也需要有個簡單的辦法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

所以,不僅僅是關注,也可以實踐了。

*************************************

2014年2月5日 (正月初五深夜)

發佈了75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8 · 訪問量 14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