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kdevelop

安裝和啓動
使用 apt-get 可以很容易的得到 KDevelop ,具體如下: ( KDE 爲例 )
1. apt-get build-dep gcc
2. apt-get install kdevelop3
3.
如果你無法獲取這些軟件包的信息,可以嘗試修改 /etc/apt/sources.lst

安裝完成後,從開始菜單中就可以啓動 Kdevelop
【開始】 【應用程序】 【軟件開發】 Kdevelop
利用 Kdevelop 可以編寫 C C++ 程序,它把編輯、編譯、調試和運行集成到一起,給編程工作帶來很
大方便。

基本步驟
一般而言,用 Kdevelop 編程大體要經歷如下幾個步驟。編程是比較複雜的,很難一次成功,這些步驟
可能要反覆進行多次。

第一步,新建工程
可以通過菜單操作啓動相應的嚮導程序,藉助它完成工程的初建工作。
Project New Project
在新建工程過程中,主要需要指定工程文件保存位置、工程名稱、工程類型,並且可以填寫編程作者
的信息。根據所選工程類型 ( 比如,是文本界面的程序還是圖形界面的程序,是 C 程序還是 C++ 程序 ) ,嚮導程序會自動生成一批模板文件。

第二步,編輯程序文件
嚮導程序一般會創建一些程序文件,應該對這些文件進行編輯以滿足特定的編程需要。
還可以執行菜單操作來增加新的文件。
File New
上述操作後,會出現一個對話框,用於指定文件名和文件類型。根據文件類型的不同,會自動設定合
適的擴展名。注意, “Add to project” 複選框應該勾選上以確保新文件被加入到當前的工程中。

第三步,生成源碼結構
在編輯好程序文件後,要先借助 GNU Build System 生成系統生成源碼結構。在增加了新文件 ( 或目
) 、修改了文件 ( 或目錄 ) 名、改變文件的保存位置之後,都應該重新生成源碼結構。具體而言,生成源碼結構包括 autoconf automake 等操作,把每個子目錄的 Makefile.am 變成了 Makefile.in 。具有源碼結構的程序文件包可以在任何 UNIX LINUX 的系統上使用簡單的命令 ( 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 ) 進行配置、編譯、連接和安裝。
可以執行菜單操作來生成源碼結構:
Build Run automake&conf

第四步,配置,即運行 configure
configure
是一個腳本,用來確定所處系統的細節,比如使用何種編譯器、何種庫,以及編譯器和庫的
保存位置,並把 Makefile.in 的相應部分進行替換,形成 Makefile
可以執行菜單操作來進行配置:
Build Run configure

第五步,編譯連接
執行菜單操作【 Build Built Project 】即可完成編譯連接,形成可執行文件。默認情況下,這種可執行文件是帶有源碼調試符號的。
對於多文件的程序,一般需要對每一個文件分別進行編譯生成目標文件。當每個文件的編譯通過之後,再統一進行編譯連接。單獨編譯當前正在編輯的文件的菜單操作是:
Build Compile File

第六步,運行
如果想在 KDevelop 的控制下運行已編譯連接好的程序,可以執行菜單操作:
Build Excecute program
如果想單獨運行程序,則需要先安裝,然後在命令行中輸入相應的可執行文件的名字 ( 一般來講,就是
工程的名字 ) 即可。 KDevelop 會把可執行文件放在 /usr/local/bin 之中
Build Install

 

2

編寫程序文件
通過菜單操作【 Project New Project 】啓動新建工程嚮導程序,選擇工程類型,並指定 工程名稱及其保存位置,如圖所示。接下來一路點擊 Next 即可完成工程的創建工作。
嚮導程序會自動生成一個含有主函數的文件。以此文件是一個模板,在它的基礎上修改並添加代碼,
即可編寫需要的程序。

編譯
程序寫好後,應該把文件保存起來,然後按照前面提到的步驟,生成源碼結構、配置、編譯,即依次
執行如下菜單操作:
Build Run automake&conf
Build Run configure
Build Compile File
每一個操作若能正常完成,在 Messages 窗口中會出現 Success 的提示。如果沒有 Success 的提示,則表明相應的操作失敗,應查明原因。
一般來講,生成源碼結構和配置這兩個操作都能順利通過。
如果編譯連接是首次進行,則一般會失敗,因爲很少有人能一次寫出沒有任何語法錯誤的程序。查看
Messages
窗口中的提示信息,可以瞭解哪些地方出現了語法錯誤。單擊某一條錯誤提示信息, KDevelop 會自動把光標定位到發生該錯誤的語句上。
依據錯誤提示,修正程序中的語法錯誤,然後再次嘗試編譯,直到出現 Success 的提示。
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是,程序上的一個語法錯誤會導致多條錯誤信息的出現。因此,應該把第一條錯
誤信息認真處理好,再從隨後的錯誤信息中隨機選擇幾條加以處理,然後就再次嘗試編譯,看還有沒有錯誤信息。如此反覆多次,直到把所有的錯誤提示消除掉,編譯就成功了。不要把所有錯誤信息都依次處理完再嘗試編譯,那樣的效率比較低。

生成可執行文件
編譯成功後,執行菜單操作【 Build Built Project 】即可生成相應的生成可執行文件。

調試
接下來,可以執行菜單操作【 Build Excecute program 】試運行程序。這種運行是在 KDevelop 的控制下進行的。因此,如果出現 死循環 ,可以執行菜單操作【 Build Stop 】或按 Esc 鍵即可中止程序的運行。
如果在程序中存在邏輯錯誤,就得不到期望的結果。邏輯錯誤的排除比較困難。必須對程序進行仔細
的分析才能找到錯誤的原因。
一般的邏輯錯誤可以根據程序的運行表現加以判斷。比較深層次的邏輯錯誤則需要藉助調試工具。
本章前面介紹的調試工具 GNU gdb 就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用它對程序進行仔細分析,查找邏輯錯
誤的根源。默認情況下,經過【 Build Built Project 】操作之後,可以在工程目錄下的 /debug/src/ 中找到帶源代碼調試符號的可執行文件。
發現邏輯錯誤後,就要修改程序,重新編譯連接。然後再試運行。如果仍然得不到期望的結果,說明
程序中還有邏輯錯誤,應再次進行分析。如此反覆多次,直到消除全部的邏輯錯誤。

發佈可執行文件
如果只想發佈程序的可執行文件,可以先調整項目的編譯連接選項,選擇優化編譯的方式。這樣可以
得到更小更快的可執行文件。
可以通過菜單【 Project Build Configuration 】修改編譯連接選項。此菜單之下有三種選項,默認爲 Debug ,生成的可執行文件中含有源程序調試符號;還可以選擇 Default Optimized 。選擇 Optimized 時,編譯連接時將進行優化,生成的可執行文件更小,執行起來也更快。
選擇 Debug 時,可執行文件保存在工程目錄下的 /debug/src/ 中;選擇 Optimized 時, 可執行文件保存在工程目錄下的 /optimized/src/ 中;選擇 Default 時, 可執行文件保存在工程目錄下的 /src/ 中。
如果要發佈可執行文件,應該選擇 Optimized 的方式進行編譯連接。

發佈源程序
把工程目錄及其中的所有文件打包即可形成源程序包。用戶得到這個源程序包並解壓後,不必安裝 KDevelop 就可以按標準方法進行編譯和安裝,即支持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make clean make uninstall 等命令。這個包也含有 KDevelop 的工程文件和其他相關的信息。因此,如果用戶安裝了 KDevelop ,可以直接打開該工程進行修改。

 

如何使用已有的源文件?
KDevelop 主窗口的右側有一個 Automake Manager 標籤。點擊該標籤,就可以看到本工程源文件所在的文件夾以及各文件。在列有文件的那個窗口上方有工具條,其中就是用來添加文件的。添加文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鏈接 (link) 方式,另一種是複製 (copy) 方式。

 

我的 kDevelop 沒有函數的自動縮進,可以設置嗎?

找到了。 Settings->Configure Editor->Indetation, Automatic Identation 選成 C style 就好了。

 

KDevelop 是一個 IDE (集成開發環境),也就是一個集成了編輯、調試功能的工具,本身並不是一個編譯器,它的編譯是基於編譯器 gcc/g++ 的,你可能還需要安裝 gcc/g++

apt-get build-dep gcc
apt
get build-essential

 

發佈了1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