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

我們開了一個四期聯會的師徒會,在會議上,我們十七期的幾個向師父們彙報了我們的學習進度以及詢問了學習和生活上的一些問題。
師父們講解了TGB的一些思想以及代碼的規範問題,感觸很深,尤其是說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

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什麼?

我在百度上搜索了這本書的核心內容。

什麼是“七個習慣”?

當我們環顧四周、審視內心,發現因追求速成特效反而製造了許多問題之後,纔會深深地瞭解到,有些根本問題不能以膚淺的方式解決。因此,我們需要一種新的更 深入的思想標準,也就是一套正確的行爲準繩。這就是柯維所說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它強調以原則爲中心,以品德爲基礎,進行能達到個人效能和人際效 能的“由內而外”的修煉。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即採取主動,爲自己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行爲負責,並依據原則和價值觀,而不是根據情緒和外在環境來下決定。主動積極的人是變革的催生劑,他們放棄 被動的受害者的角色,不自卑,不怨懟,發揚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知、良知、想像力和自主意志,積極主動,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
習慣二:以終爲始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創造,先是在腦海裏醞釀,其次纔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團隊和組織在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願景和目標,並據此塑造未來,全心專注 於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係及目標之上。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共有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的基礎之上,創造出一種文化。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你的目標、願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和時間。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及組織均針對要事而 來,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順位。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於互敬、尋求互惠的思考框架與心意,目的是爭取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敵對競爭。雙贏既非損人利己(贏輸),亦非損 己利人(輸贏)。工作夥伴或家庭成員則更要從互賴式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我們’而非‘我’)。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求協助對方找到互惠的 解決方法,是一種資訊、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習慣五:知彼解己
當我們捨棄焦躁心,改以同情心去聆聽別人,便能開啓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的瞭解。對方獲得瞭解後,會覺得受到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防,坦誠面對,雙方相互的瞭解也就更加順暢自然。彼此需要仁慈心;知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既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採取遠勝過個人之見的第三種方案。這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是彼此理解,甚至 是稱許、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掌握機會的智慧。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基礎,能使整體獲得1+1>2的成效。實踐統合綜效的人際關係和團隊 會揚棄敵對的態度(1+1=1/2),不以妥協爲目標(1+1=1或1/2),也不僅止於合作(1+1=2),追求的是創造式的合作(1+1=3或更 多)。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四個生活面向(生理、社會、情感、心智及心靈)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個人及組織而言,不斷地更新及不斷地改善,使之不致呈現老化及疲態,並邁向新的成長路徑。

七個習慣的關聯

七種習慣之間,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關係:愈是積極主動(習慣一),就越能掌握人生的方向(習慣二),有效管理人生(習慣三)。能夠不斷砥礪自己的 人(習慣七),方懂得如何瞭解別人(習慣五),尋求圓滿的解決之道(習慣四、六)。
在TGB,老師鼓勵我們去積極主動,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會奮鬥的人的,不主動出擊,在這個生存俞難的世界上,不抓住機會就不能出人頭地。想不勞而獲、一蹴而就,不但違反自然,而且也寸步難行,只會使你失望,加深挫折感。
想成爲少數人,培養這七個習慣必不可少。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8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