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有多遠

人和人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呢?兩個陌生的人,從見面到認識就是兩秒的時間,一句你好就可以算是相識了。可是接下來的發展很微妙,因爲人是個充滿着變數的複雜動物,所以會有太多不確定的因素直接影響了交往結果。一個人和另一個人怎麼樣才能成爲朋友呢?成爲知已呢?成爲伴侶呢?大的來講,就是志要同,道也要和。有差不多的世界觀,有共同的話題,有共同的修養愛好,有共同喜歡的朋友和討厭的人,這是朋友開始的基本構成條件,然後就是包容和理解,明白雙方的弱點和優點,取自己高興的來面對。(我認爲這點比較重要也比較費心力)
我們每天都可以在街上面對那麼多的陌生人,但是成爲朋友的概率卻是微乎其微。所以,經常會有“惜緣”的警言出現在耳邊。可是朋友間一旦翻了,惡語相向,雙方都會立刻把對方象個髒抹布一樣毫不可惜的丟掉,並且可能老死不相往來。
我最近發現各色各樣的水貨真不少。費了點心力,說了點話,發了點小牢騷。這樣特不好,我覺得自己有街邊大媽的嫌疑。還是那句話,和SB去說理,就是招來一身屎味。所以要象避溫疫一樣避開這些SB的事和人。但是SB的人有個特點,你本不想招惹,他偏要來起事端。迎不迎戰都是一身屎。小人蠱惑人心的能力還是挺強的。而且他們頑強的鬥志就象小強一樣地縫裏都能生存。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些都是老祖宗說的高度概括的人際關係的話。想想真理一樣的語言是經過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可是後來的每個人卻還是都必須要經歷一番這樣那樣的事,才真正理解話語的內涵。想想有點可笑,好象五千年前的古人在天上笑着看着我們經歷一些他們早就經歷過的事,想一些他們早就想明白的事。所謂的社會進步,在我看來,人性並沒進步得更優秀。周而復始的生命輪迴,能留給後人的閃光點越來越少。
 
人永遠需要突破,不斷的突破自我,打碎一箇舊的,重塑一個新的自我出來。就象在美術館看到那迷人“重塑自我”雕塑一樣。美麗的姑娘手舉鑿子在一片混沌中把迷人的自己開鑿出來。所謂的不破不立是也。
 
做一個純粹的人,做一個有高尚情操的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對朋友友愛、對自己滿意的人;人的格局大了,能影響你的人和事也就相對淡了。
發佈了253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1 · 訪問量 2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