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筆記:MongoDB與Redis的使用

MongoDB數據庫

簡介

  • MongoDB 是一個基於分佈式文件存儲的數據庫。由C++語言編寫。旨在爲 WEB 應用提供可擴展的高性能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 MongoDB 是一個介於關係數據庫和非關係數據庫之間的產品,是非關係數據庫當中功能最豐富,最像關係數據庫的。
  • 參考地址:
    • MongoDB 官網地址:https://www.mongodb.com/
    • MongoDB 官方英文文檔:https://docs.mongodb.com/manual/
    • MongoDB 各平臺下載地址:https://www.mongodb.com/download-center#community

RDBMS與NoSQL區別

  • 關係數據庫管理系統(RDBMS)

    • 高度組織化結構化數據
    •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 數據和關係都存儲在單獨的表中。
    • 數據操縱語言,數據定義語言
    • 嚴格的一致性
    • 基礎事務
  • 非關係型數據庫(NoSQL)

    • 代表着不僅僅是SQL
    • 沒有聲明性查詢語言
    • 沒有預定義的模式
    • 鍵 - 值對存儲,列存儲,文檔存儲,圖形數據庫
    • 最終一致性,而非ACID屬性
    • 非結構化和不可預知的數據
    • CAP定理
    • 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可伸縮性

RDBMS 與 MongoDB 對應的術語區別

RDBMSMongoDB
數據庫數據庫
表格集合
文檔
字段
表聯合嵌入文檔
主鍵主鍵(提供了key爲_id)

Windows下安裝MongoDB

  • 下載地址: https://www.mongodb.org/dl/win32/x86_64-2008plus-ssl

  • 最新版的在安裝過程中出現卡死現象,建議選擇版本3.4版本(測試過)。

  • 安裝圖形界面,一步一步的安裝

  • 創建數據庫目錄,舉例

    c:\>cd c:\
    c:\>mkdir data
    c:\>cd data
    c:\data>mkdir db
    c:\data>cd db
    c:\data\db>
    
  • 啓動MongoDB服務

    • $C:\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3.4\bin>mongod --dbpath c:\data\db
  • 連接MongoDB

    • $C:\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3.4\bin>mongo
  • 可將上面兩個命令配置環境變量,其他系統安裝類似

數據庫的操作

1 ) 數據庫操作

  • 查看當前數據庫名稱 $ db

  • 查看所有數據庫名稱,列出所有在物理上存在的數據庫 $ show dbs

  • 切換數據庫(如果數據庫不存在,則指向數據庫,但不創建,直到插入數據或創建集合時數據庫才被創建)

    • $ use 數據庫名稱
  • 默認的數據庫爲測試,如果你沒有創建新的數據庫,集合將存放在測試數據庫中

  • 數據庫刪除

    • 刪除當前指向的數據庫
    • 如果數據庫不存在,則什麼也不做
    • $db.dropDatabase()

2 ) MongoDB的集合操作

  • 創建集合 $db.createCollection(name, options)

  • name是要創建的集合的名稱

  • options是一個文檔,用於指定集合的配置

  • 選項​​參數是可選的,所以只需要到指定的集合名稱。以下是可以使用的選項列表

  • 不限制集合大小舉例: $db.createCollection("stu")

  • 限制集合大小舉例:

    • 參數capped:默認值爲false表示不設置上限,值爲true表示設置上限
    • 參數size:當capped值爲true時,需要指定此參數,表示上限大小,當文檔達到上限時,會將之前的數據覆蓋,單位爲字節
    • $db.createCollection("sub", { capped : true, size : 10 } )
  • 查看當前數據庫的集合 $show collections

  • 刪除集合 $db.集合名稱.drop()

3 ) 數據類型

  • 下表爲MongoDB中常用的幾種數據類型:

    • Object ID:文檔ID
    • String:字符串,最常用,必須是有效的UTF-8
    • Boolean:存儲一個布爾值,true或false
    • Integer:整數可以是32位或64位,這取決於服務器
    • Double:存儲浮點值
    • Arrays:數組或列表,多個值存儲到一個鍵
    • Object:用於嵌入式的文檔,即一個值爲一個文檔
    • Null:存儲Null值
    • Timestamp:時間戳
    • Date:存儲當前日期或時間的UNIX時間格式
  • object id

    • 每個文檔都有一個屬性,爲_id,保證每個文檔的唯一性
    • 可以自己去設置_id插入文檔
    • 如果沒有提供,那麼MongoDB爲每個文檔提供了一個獨特的_id,類型爲objectID
    • objectID是一個12字節的十六進制數
      • 前4個字節爲當前時間戳
      • 接下來3個字節的機器ID
      • 接下來的2個字節中MongoDB的服務進程id
      • 最後3個字節是簡單的增量值

4 ) 數據的操作

  • 插入語法: $db.集合名稱.insert(document)

    • 例:$db.stu.insert({name:'gj',gender:1})
  • 插入文檔時,如果不指定_id參數,MongoDB的會爲文檔分配一個唯一的的ObjectId

    s1={_id:'20160101',name:'hr'}
    s1.gender=0
    db.stu.insert(s1)
    
  • 簡單查詢 $ db.集合名稱.find()

  • 數據的更新

    db.集合名稱.update(
        <query>,
        <update>,
        {multi: <boolean>}
    )
    
  • 參數查詢:查詢條件,類似SQL語句更新中,其中部分

  • 參數更新:更新操作符,類似SQL語句更新中集部分

  • 參數多:可選,默認是假的,表示只更新找到的第一條記錄,值爲真表示把滿足條件的文檔全部更新

  • 舉例:

    # 全文檔更新
    db.stu.update({name:'hr'},{name:'mnc'})
    # 指定屬性更新,通過操作符$集
    db.stu.insert({name:'hr',gender:0})
    db.stu.update({name:'hr'},{$set:{name:'hys'}})
    # 修改多條匹配到的數據
    db.stu.update({},{$set:{gender:0}},{multi:true})
    
  • 數據的保存語法 $db.集合名稱.save(document)

  • 如果文檔的_id已經存在則修改,如果文檔的_id不存在則添加

    db.stu.save({_id:'20160102','name':'yk',gender:1})
    db.stu.save({_id:'20160102','name':'wyk'})
    
  • 刪除 語法

    db.集合名稱.remove(
        <query>,
        {
            justOne: <boolean>
        }
    )
    
  • 參數查詢:可選,刪除的文檔的條件

  • 參數來說只是個:可選,如果設爲真或1,則只刪除一條,默認爲false,表示刪除多條

  • 舉例:

    例:只刪除匹配到的第一條
    db.stu.remove({gender:0},{justOne:true})
    例:全部刪除
    db.stu.remove({})
    
  • 關於大小的舉例

    # 創建集合
    db.createCollection('sub',{capped:true,size:10})
    
    # 插入第一條數據庫查詢
    db.sub.insert({title:'linux',count:10})
    db.sub.find()
    
    # 插入第二條數據庫查詢
    db.sub.insert({title:'web',count:15})
    db.sub.find()
    
    # 插入第三條數據庫查詢
    db.sub.insert({title:'sql',count:8})
    db.sub.find()
    
    # 插入第四條數據庫查詢
    db.sub.insert({title:'django',count:12})
    db.sub.find()
    
    # 插入第五條數據庫查詢
    db.sub.insert({title:'python',count:14})
    db.sub.find()
    
    
  • limit限制

    • 方法限制:用於讀取指定數量的文檔
    • db.集合名稱.find().limit(NUMBER)
    • 參數號表示要獲取文檔的條數
    • 如果沒有指定參數則顯示集合中的所有文檔
    • 例:查詢2條學生信息 $db.stu.find().limit(2)
  • 投影

    • 在查詢到的返回結果中,只選擇必要的字段,而不是選擇一個文檔的整個字段
    • 如:一個文檔有5個字段,需要顯示只有3個,投影其中3個字段即可
    • 參數爲字段與值,值爲1表示顯示,值爲0不顯示 $db.集合名稱.find({},{字段名稱:1,...})
    • 特殊:對於_id列默認是顯示的,如果不顯示需要明確設置爲0
    • 例1:$db.stu.find({}, {name:1, gender:1})
    • 例2: $db.stu.find({}, {_id:0, name:1, gender:1})
  • 排序

    • 方法sort(),用於對結果集進行排序
    • db.集合名稱.find().sort({字段:1,…})
    • 參數1爲升序排列
    • 參數-1爲降序排列
    • 例:根據性別降序,再根據年齡升序 $db.stu.find().sort({gender:-1,age:1})
  • 統計個數

    • 方法count()用於統計結果集中文檔條數, $db.集合名稱.find({條件}).count()
    • 也可以與爲 $db.集合名稱.count({條件})
    • 例1:統計男生人數: $db.stu.find({gender:1}).count()
    • 例2:統計年齡大於20的男生人數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 got 'EOF' at end of input: …tu.count({age:{gt:20},gender:1})`
  • 消除重複

    • 方法distinct()對數據進行去重, $db.集合名稱.distinct('去重字段',{條件})
    • 例: 查找年齡大於18的性別(去重) KaTeX parse error: Expected '}', got 'EOF' at end of input: …'gender',{age:{gt:18}})`

5 ) 備份與恢復

  • 備份

    • 語法 $ mongodump -h dbhost -d dbname -o dbdirectory
    • -h:服務器地址,也可以指定端口號
    • -d:需要備份的數據庫名稱
    • -o:備份的數據存放位置,此目錄中存放着備份出來的數據
    • 例: $sudo mkdir test1bak
    • 例:$sudo mongodump -h 127.0.0.1:27017 -d test1 -o ~/Desktop/test1bak
  • 恢復

    • 語法 $mongorestore -h dbhost -d dbname --dir dbdirectory
    • -h:服務器地址
    • -d:需要恢復的數據庫實例
    • –dir:備份數據所在位置
    • 例: $mongorestore -h 127.0.0.1:27017 -d test2 --dir ~/Desktop/test1bak/test1

6 )與python交互

  • 安裝python包 $pip install pymongo (注:在Mac環境下的python3環境一般是pip3)
  • 引入包pymongo $import pymongo
  • 連接,創建客戶端 $client=pymongo.MongoClient("localhost", 27017)
  • 獲得數據庫test1 $db=client.test1
  • 獲得集合stu $stu = db.stu
  • 添加文檔 $s1={name:'gj',age:18}, $s1_id = stu.insert_one(s1).inserted_id
  • 查找一個文檔 $s2=stu.find_one()
  • 查找多個文檔
    for cur in stu.find():
        print cur
    
  • 查找多個文檔
    cur=stu.find()
    cur.next()
    cur.next()
    cur.next()
    
  • 獲取文檔個數 $print stu.count()

Redis數據庫

簡介

  • Redis是完全開源免費的,遵守BSD協議,是一個高性能的key-value數據庫。
  • Redis與其他 key - value 緩存產品有以下三個特點:
    • Redis支持數據的持久化,可以將內存中的數據保存在磁盤中,重啓後可以再次加載進行使用。
    • Redis不僅僅支持簡單的key-value類型(hash)的數據,同時還提供包括string(字符串)、list(鏈表)、set(集合)和sorted set(有序集合)。
    • Redis支持數據的備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數據備份。
    • Redis是一個高性能的key-value數據庫。
    • Redis的出現,很大程度補償了memcached這類key/value存儲的不足,在部分場合可以對關係數據庫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
    • 它提供了Python,Ruby,Erlang,PHP客戶端,使用很方便。
  • Redis優勢:
    • 性能極高 – Redis能讀的速度是110000次/s,寫的速度是81000次/s 。
    • 豐富的數據類型 – Redis支持二進制案例的Strings,Lists,Hashes,Sets及Ordered Sets數據類型操作。
    • 原子 –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意思就是要麼成功執行要麼失敗完全不執行。單個操作是原子性的。多個操作也支持事務,即原子性,通過MULTI和EXEC指令包起來。
    • 豐富的特性 – Redis還支持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過期等等特性。

Redis的安裝

  • 官方網站:https://redis.io

  • 官方文檔:https://redis.io/documentation

  • 中文官網:http://www.redis.cn

  • GitHub:https://github.com/antirez/redis

  • 可視化管理工具:https://redisdesktop.com/download

  • windows下安裝地址:https://github.com/MSOpenTech/redis/releases

    • 可下載:Redis-x64-3.2.100.msi 直接next按鈕安裝即可
    • 配置文件:redis.windows-service.conf
  • Liunx下的安裝:(如 ubuntu)

    • 安裝命令: sudo apt-get -y install redis-server
    • 進入命令行模式:
      $ redis-cli
      127.0.0.1:6379> set 'name' 'zhangsan'
      ok
      127.0.0.1:6379> get 'name'
      "zhangsan"
      
    • 啓停Redis服務:
      sudo /etc/init.d/redis-server start
      sudo /etc/init.d/redis-server stop
      sudo /etc/init.d/redis-server restart
      
  • Mac下的安裝

    • 安裝命令:brew install redis
    • 啓停服務:
      brew services start redis
      brew services stop redis
      brew services restart redis
      
    • 配置文件: /usr/local/etc/redis.conf
    • 備註:即使在Mac下,不同的安裝方式,配置文件的位置可能不一樣,因爲安裝位置可能會不一樣
  • redis-py的安裝:(python操作redis)

    • $pip3 install redis

Redis的操作

Redis的數據類型共計5種:string(字符串)、hash(哈希表) list(雙向鏈表)、set(集合)、sorted set(有序集合)

1 ) String(子串類型)

  • set命令:設置一個鍵和值,鍵存在則只覆蓋,返回ok, $set 鍵 值

    • 例如:$ set name zhangsan
  • get命令:獲取一個鍵的值,返回值, $get 鍵

    • 例如:$get name
  • setnx命令:設置一個不存在的鍵和值(防止覆蓋), $setnx 鍵 值

    • 備註:若鍵已存在則返回0表示失敗
  • setex命令:設置一個指定有效期的鍵和值(單位秒), $setex 鍵 [有效時間] 值

    • 例: $setex color 10 red
    • 備註:不寫有效時間則表示永久有效,等價於set
  • setrange命令:替換子字符串 (替換長度由子子串長度決定) , $setrange 鍵 位置 子字串

    • $setrange name 4 aa 表示將name鍵對應值的第4個位置開始替換
  • mset命令:批量設置鍵和值, 成功則返回ok , $mset 鍵1 值1 鍵2 值2 鍵3 值3 ....

  • msetnx命令:批量設置不存在的鍵和值,成功則返回ok , $msetnx 鍵1 值1 鍵2 值2 鍵3 值3 ....

  • getset命令:獲取原值,並設置新值

  • getrange命令:獲取指定範圍的值

    • 例如:$getrange 鍵 0,4 獲取指定0到4位置上的值
  • mget命令: 批量獲取值 $mget 鍵1 鍵2 鍵3....

  • incr命令: 指定鍵的值做加加操作,返回加後的結果 , $incr 鍵

    • 例如: $incr num
  • incrby命令: 設置某個鍵加上指定值 $incrby 鍵 m //其中m可以是正整數或負整數

  • decr命令: 指定鍵的值做減減操作,返回減後的結果 , $decr 鍵

    • 例如: $decr num
  • decrby命令: 設置某個鍵減上指定值 , $decrby 鍵 m 其中m可以是正整數或負整數

    • 例如: $decrby num 5
  • append命令:給指定key的字符串追加value,返回新字符串值的長度 , $append 鍵 追加字串

  • strlen命令:strlen求長度 , $strlen 鍵名 返回對應的值

2 )hash類型

  • hset命令:設置一個哈希表的鍵和值, $hset hash名 鍵 值

    • 例如:$hset user001 name zhangsan
  • hsetnx命令:設置一個哈希表中不存在的鍵和值 $hsetnx hash名 鍵 值

    • 例如:$hsetnx user:001 name zhangsan 成功返回1,失敗返回0
  • hmset命令: 批量設置

  • hget命令: 獲取執行哈希名中的鍵對應值

  • hexists命令:

    • $hexists user001 name 是否存在,若存在返回1
  • hlen命令:

    • $hlen user001 獲取某哈希user001名中鍵的數量
  • hdel命令:

    • $hdel user001 name 刪除哈希user001中name鍵
  • hkeys命令:

    • $hkeys user002 返回哈希名爲user002中的所有鍵
  • hvals命令:

    • $hvals user002 返回哈希名爲user002中的所有值
  • hgetall命令:

    • $hgetall user002 返回哈希名爲user002中的所有鍵和值

3 ) list類型(雙向鏈表結構)

list即可以作爲“棧”也可以作爲"隊列"。

> lpush list1 "world"  # 在list1頭部壓入一個字串
> lpush list1 "hello"  # 在list1頭部壓入一個字串
> lrange list1 0 -1  # 獲取list1中內容 0:表示開頭  -1表示結尾。

> rpush list2 "world"  # 在list2尾部壓入一個字串
> rpush list2 "hello"  # 在list2尾部壓入一個字串
> lrange list2 0 -1  # 獲取list2中內容 0:表示開頭  -1表示結尾。

> linsert list2 before "hello" "there" # 在key對應list的特定位置前或後添加字符串

> lset list2 1 "four" # 修改指定索引位置上的值

> lrem list2 2 "hello"  # 刪除前兩個hello值
> lrem list2 -2 "hello" # 刪除後兩個hello值
> lrem list2 0 "hello" # 刪除所有hello值  

> ltrim mylist8 1 -1  # 刪除此範圍外的值

> lpop list2  # 從list2的頭部刪除元素,並返回刪除元素
> rpop list2  # 從list2的尾部刪除元素,並返回刪除元素
> rpoplpush list1 list2 # 將list1的尾部一個元素移出到list2頭部。並返回

> lindex list2 1 # 返回list2中索引位置上的元素
> llen list2 # 返回list2上長度

4 ) sets類型和操作

  • Redis 的 Set 是 String 類型的無序集合。集合成員是唯一的,這就意味着集合中不能出現重複的數據。

  • 集合中最大的成員數爲 2^32 - 1 (4294967295, 每個集合可存儲40多億個成員)。

> sadd myset "hello" # 向myset中添加一個元素, 成功返回1,失敗(重複)返回0

> smembers myset # 獲取myset中的所有元素

> srem myset "one" # 從myset中刪除一個one,成功返回1,失敗(不存在)返回0

> spop myset # 隨機返回並刪除myset中的一個元素

> sdiff myset1 myset2 # 返回兩個集合的差集,以myset1爲標準,獲取myset2中不存在的。

> sinter myset2 myset3 # 交集

> sunion myset2 myset3 # 並集

> scard myset2 # 返回元素個數

> sismember myset2 two # 判斷myset2中是否包含two

5 ) 有序集合(sorted set)

  • Redis 有序集合和集合一樣也是string類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許重複的成員。

  • 不同的是每個元素都會關聯一個double類型的分數。redis正是通過分數來爲集合中的成員進行從小到大的排序。

向名稱爲 key 的 zset 中添加元素 member,score 用於排序。如果該元素已經存在,則根據 score 更新該元素的順序
redis 127.0.0.1:6379> zadd myzset 1 "one" # 添加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zadd myzset 2 "two"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zadd myzset 3 "two"
(integer) 0

redis 127.0.0.1:6379> zrange myzset 0 -1 withscores  # 查看
1) "one"  
2) "1"
3) "two"
4) "3"

redis 127.0.0.1:6379> zrem myzset two  # 刪除
(integer) 1
redis 127.0.0.1:6379> zrange myzset 0 -1 withscores  # 查看
1) "one"
2) "1"

Redis常用命令

 # 鍵值相關命令
 > keys *  # 返回鍵(key)
 > keys list*   # 返回名以list開頭的所有鍵(key)
 > exists list1  # 判斷鍵名爲list1的是否存在 存在返回1, 不存在返回0
 > del list1  # 刪除一個鍵(名爲list1)
 > expire list1 10 # 設置鍵名爲list1的過期時間爲10秒後
 > ttl list1 # 查看鍵名爲list1的過期時間,若爲-1表示以過期
 > move age 1 # 將鍵名age的轉移到1數據庫中。
 > select 1 # 表示進入到1數據庫中,默認在0數據庫 
 > persist age # 移除age的過期時間(設置爲過期)

Redis高級實用特性

1 ) 安全性:爲Redis添加密碼

1.1 進入配置文件並設置密碼

  •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注意:此處配置文件爲你電腦上的具體路徑,可能不一樣,只作參考
  • 設置:requirepass redis的密碼

1.2 重啓服務

  • $./redis-cli shutdown 執行關閉
  •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啓動

1.3 登錄(兩種)

  • 方式1:$./redis-cli 客戶端命令鏈接服務器

    > auth 密碼值 # 授權後方可使用
    
  • 方式2:$./redis-cli -a 密碼 連接時指定密碼來進行授權

2 ) 主從複製

  • 先將linux虛擬機關閉,之後克隆一個。
  • 啓動兩個虛擬機:master(主)和slave(從)
  • 在slave(從)中配置一下ip地址
    • ifconfig eth0 192.168.128.229
    • ping 一下看看通不通
  • 配置從機
    • 進入:配置文件
    • slaveof 192.168.128.228 6379 # 配置連接主機的Redis的ip和端口
    • masterauth 密碼 # 配置連接密碼
    • 最後啓動slave(從)機的Redis服務
    • 其他:可以通過info命令中的role屬性查看自己角色是master、slave

3 ) 事務處理

> multi   # 開啓一個事務
> set age 10 # 暫存指令隊列
> set age 20
> exec   # 開始執行(提交事務)
# 或
> discard # 清空指令隊列(事務回滾)

4 ) 樂觀鎖

 # 在事務前對被操作的屬性做一個
 > watch age
 > multi  # 開啓一個事務(在此期間有其他修改,則此處會失敗)
 > set age 10 # 暫存指令隊列
 > set age 20
 > exec  # 開始執行(提交事務)
 # 或
 > discard # 清空指令隊列(事務回滾)

5 ) 持久化機制(通過修改配置文件做設置)

5.1 snapshotting(快照)默認方式

# 配置    save
save 900 1 #900秒內如果超過1個key被修改,則發起快照保存
save 300 10 #300秒內容如超過10個key被修改,則發起快照保存
save 60 10000

5.2. Append-only file(aof方式)

配置 appendonly on 改爲yes
會在bin目錄下產生一個.aof的文件

5.3 關於aof的配置

appendonly yes # 啓用aof 持久化方式 
# appendfsync always # 收到寫命令就立即寫入磁盤,最慢,但是保證完全的持久化 
appendfsync everysec # 每秒鐘寫入磁盤一次,在性能和持久化方面做了很好的折中 
# appendfsync no # 完全依賴os,性能最好, 持久化沒保證  

6 ) 發佈及訂閱消息

需要開啓多個會話端口

會話1:> subscribe tv1 # 監聽tv1頻道

會話2:> subscribe tv1 tv2 # 監聽tv1和tv2頻道

會話3: > publish tv1 消息 # 向tv1頻道發送一個消息

7 ) 使用虛擬內存

在redis配置文件中設置

vm-enabled yes          # 開啓vm功能
vm-swap-file /tmp/redis.swap   #交換出來的value保存的文件路徑
vm-max-memory 1000000   # redis使用的最大內存上限
vm-page-size 32         # 每個頁面的大小32字節
vm-pages 134217728      # 最多使用多少頁面
vm-max-threads 4        # 用於執行value對象換入患處的工作線程數量

Python使用Redis

import redis 

# host是redis主機,需要redis服務端和客戶端都啓動 redis默認端口是6379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ecode_responses=True)

# 字串操作
r.set('name', 'junxi')  # key是"foo" value是"bar" 將鍵值對存入redis緩存
print(r['name'])
print(r.get('name'))  # 取出鍵name對應的值
print(type(r.get('name')))

# 如果鍵fruit不存在,那麼輸出是True;如果鍵fruit已經存在,輸出是None
print(r.set('fruit', 'watermelon', nx=True))    # True--不存在

print(r.setnx('fruit1', 'banana'))  # fruit1不存在,輸出爲True

#設置過期時間
r.setex("fruit2", "orange", 5)
time.sleep(5)
print(r.get('fruit2'))  # 5秒後,取值就從orange變成None

print(r.mget("fruit", "fruit1", "fruit2", "k1", "k2"))  # 將目前redis緩存中的鍵對應的值批量取出來

redis操作hash哈希

r.hset("hash1", "k1", "v1")
r.hset("hash1", "k2", "v2")
print(r.hkeys("hash1")) # 取hash中所有的key
print(r.hget("hash1", "k1"))    # 單個取hash的key對應的值
print(r.hmget("hash1", "k1", "k2")) # 多個取hash的key對應的值
r.hsetnx("hash1", "k2", "v3") # 只能新建
print(r.hget("hash1", "k2"))

#hash的批量操作
r.hmset("hash2", {"k2": "v2", "k3": "v3"})
print(r.hget("hash2", "k2"))  # 單個取出"hash2"的key-k2對應的value
print(r.hmget("hash2", "k2", "k3"))  # 批量取出"hash2"的key-k2 k3對應的value --方式1
print(r.hmget("hash2", ["k2", "k3"]))  # 批量取出"hash2"的key-k2 k3對應的value --方式2
print(r.hgetall("hash1")) #取出所有的鍵值對

redis操作list鏈表

r.lpush("list1", 11, 22, 33)
print(r.lrange('list1', 0, -1))

r.rpush("list2", 11, 22, 33)  # 表示從右向左操作
print(r.llen("list2"))  # 列表長度
print(r.lrange("list2", 0, 3))  # 切片取出值,範圍是索引號0-3

r.rpush("list2", 44, 55, 66)    # 在列表的右邊,依次添加44,55,66
print(r.llen("list2"))  # 列表長度
print(r.lrange("list2", 0, -1)) # 切片取出值,範圍是索引號0到-1(最後一個元素)

r.lset("list2", 0, -11)    # 把索引號是0的元素修改成-11
print(r.lrange("list2", 0, -1))

r.lrem("list2", "11", 1)    # 將列表中左邊第一次出現的"11"刪除
print(r.lrange("list2", 0, -1))
r.lrem("list2", "99", -1)    # 將列表中右邊第一次出現的"99"刪除
print(r.lrange("list2", 0, -1))
r.lrem("list2", "22", 0)    # 將列表中所有的"22"刪除
print(r.lrange("list2", 0, -1))

r.lpop("list2")    # 刪除列表最左邊的元素,並且返回刪除的元素
print(r.lrange("list2", 0, -1))
r.rpop("list2")    # 刪除列表最右邊的元素,並且返回刪除的元素
print(r.lrange("list2", 0, -1))

print(r.lindex("list2", 0))  # 取出索引號是0的值

redis操作set集合

# 新增
r.sadd("set1", 33, 44, 55, 66)  # 往集合中添加元素
print(r.scard("set1"))  # 集合的長度是4
print(r.smembers("set1"))   # 獲取集合中所有的成員

print(r.sscan("set1")) #獲取集合中所有的成員--元組形式

for i in r.sscan_iter("set1"):
    print(i)

# 差集
r.sadd("set2", 11, 22, 33)
print(r.smembers("set1"))   # 獲取集合中所有的成員
print(r.smembers("set2"))
print(r.sdiff("set1", "set2"))   # 在集合set1但是不在集合set2中
print(r.sdiff("set2", "set1"))   # 在集合set2但是不在集合set1中
發佈了41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21 · 訪問量 69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