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用的網絡路由交換協議【路由協議】

                       幾種常見的網絡路由交換協議


1.IGRP(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內部網關協議。



IGRP即內部網關協議,是一種動態距離向量路由協議,它由Cisco公司80年代中期設計。使用組合用戶配置尺度,包括延遲、帶寬、可靠性和負載。缺省情況下,IGRP每90秒發送一次路由更新廣播,在3個更新週期內(即270秒),沒有從路由中的第一個路由收到更新,則宣佈路由不可訪問。在7個更新週期即630秒後,Cisco IOS軟件從路由表中清除路由,則RIPV1一樣都不支持VSLM和CIDR。



2.VTP(VLAN trunk protocol)VLAN中繼協議。



VTP即VLAN中繼協議,作用是交換機與交換機之間VLAN信息相互傳遞,使用VTP協議可以在一個交換機中使用另一個交換機中VLAN配置信息,從而避免了在不同交換機設置相同的VLAN所造成的重複勞動,同時減少VLAN配置錯誤的可能性。



3.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選擇信息協議。



RIP即路由選擇信息協議,是距離矢量路由協議的一種。所謂距離矢量是指路由器選擇路由途徑的評判標準:在RIP選擇路由的時候,利用D-V算法來選擇它所認爲的最佳路徑,然後將其填入路由表,在路由表中體現出來的就是跳數(hop)和下一跳的地址。
RIP允許的最大站點數爲15,任何超過15個站點的目的地均爲被標爲不可到達,RIP適合小型網絡。



4.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



OSPF即開放式最短路徑優先協議,也是一種內部網關協議,一般作用於一個路由域裏,由IETF開發的,他的使用不受任何廠商限制,所有人都可以使用,所以稱爲開放的,SPF(最短路徑)是OSPF的核心思想,所有協議都會選用最短的路徑。下面對OSPF區域類型、分組、及泛洪機制進行說明。
OSPF路由器使用其所在的不同區域進行身份標識,區域類型有4種,主要區別在於他們和外部路由器間的關係:
(1)標準區域:一個標準區域可以接受鏈路更新信息和路由總結。主幹區域(傳遞區域):主幹區域是連接各個區域的中心實體。主幹區域始終是"區域0",所有其他的區域都要連接到這個區域上交換路由信息。主幹區域擁有標準區域的所有性質。
(2)存根區域:存根區域是不接受自治系統以外的路由信息的區域。如果需要自治系統以外的路由,它使用默認路由0.0.0.0.
(3)完全存根區域:它不接受外部自治系統的路由以及自治系統內其他區域的路由總結。需要發送到區域外的報文則使用默認路由:0.0.0.0.完全存根區域是Cisco自己定義的。
(4)不完全存根區域(NSAA);它類似於存根區域,但是允許接收以LSA Type 7發送的外部路由信息,並且要把LSA Type 7轉換成LSA Type5。
區分不同OSPF區域類型的關鍵在於他們對外部路由的處理方式。外部路由由ASBR傳入自治系統內,ASBR可以通過RIP或者其他的路由協議學習到這些路由。
五種分組如下:
(1)類型1:問候Hello分組,用來發現和維持鄰站的可達性。
(2)類型2:數據庫描述DD分組,向鄰站給出自己的鏈路狀態數據庫中的所有鏈路狀態項目的摘要信息。
(3)類型3:鏈路狀態請求LSR分組,向對方請求發送某些鏈路狀態項目的詳細信息。
(4)類型4:鏈路狀態更新LSU通告包,用洪泛法對全網更新鏈路狀態。
(5)類型5:鏈路狀態通告LSA分組,記錄了鏈路狀態變化信息的數據,封裝在LSU中。
OSPF使用溢流泛洪機制在一個新的路由區域中更新鄰居OSPF路由器,只有受影響的路由才能被更新 ;發送的信息就是與本路由器相鄰的所有路由器的鏈路狀態;OSPF不是傳送整個路由表,而是傳送受影響的路由更新報文;OSPF使用組播鏈路狀態更新(LSU)報文實現路由更新,並且只有當網絡已經發生變化時才傳送LSU。



5.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邊界網關協議



BGP即邊界網關協議,也使一種路徑矢量路由協議,用於傳輸自治系統間的路由信息,BGP在啓動的時候傳播整張路由表,以後只傳播網絡變化的部分出發更新,它採用TCP連接傳送信息,端口號爲179,在Internet上,BGP需要通告的路由數目極大,由於TCP提供了可靠的傳送機制,同時TCP使用滑動窗口機制,使得BGP可以不斷地發送分組,而無需像OSPF或者EIGRP那樣停止發送並等待確認。
 

發佈了4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9 · 訪問量 6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