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學習記錄之準備篇

假期打算在家自學Linux操作系統,參考的書是《鳥哥的Linux私房菜》,讀着還不算很難,本人不是科班出身,這個記錄就是爲了之後方便複習啥的,如果之後的內容有啥問題希望大家指出來哈。

關於機器,我自己用的是DELL的XPS超薄本,黨是爲了攜帶方便,就沒打算買遊戲本,相關的CPU和內存配置如下: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當時買的存儲容量是128G的(之後成爲永遠的痛,幹什麼都要考慮它),爲了方便安裝軟件提高磁盤利用率就把分區合起來了。

就剩下一點點存儲空間,肯定不能讓自己瞎折騰,所以就打算租用一個騰訊雲的服務器。10/月,1核1Mbps的cpu,2GB的內存,50G的高速雲盤的配置還算可以,供我這種Linux小白學習足夠了。

Ⅰ.關於雲服務器環境的配置

租用完之後,會得到一個Ubuntu的賬號,登進去之後就可以在webshell裏使用了,但是剛登進去的時候是一個user。
命令行看到有$提示符
而一般我們要用到root才能用的命令就需要去切換一下了。先在命令行輸入

ubuntu@VM-0-11-ubuntu:~$ sudo passwd root

之後會提示輸入一個密碼,提前記錄下來,以後每次登陸都會用到。(sudo是linux系統管理指令,是允許系統管理員讓普通用戶執行一些或者全部的root命令的一個工具)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輸入su命令就能夠切換成root了,網上傳了很多雲服務器的配置方式,但我感覺剛開始學的話貌似用不到,能切換過來試幾個命令練手就夠了。
百度經驗上也有人po出不用密碼切換到root的方法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還有一篇博客寫的也很棒,傳送門獻上。
配置完之後就可以換到root了,一般我們在/tmp下練習(記得用cd命令切換一下),不會出啥大問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Ⅱ.計算機的基礎知識

1.計算機的五大單元:輸入單元、輸出單元、控制單元、算數邏輯單元和內存,後三個一般都集成在CPU內,一般而言就是數據通過輸入單元經過CPU處理之後通過輸出單元輸出;

2.CPU發佈控制命令讓數據流入/流出內存,而且CPU主要處理的數據也來自於內存;

3.CPU分類:按照指令集設計理念分爲RISC(精簡指令集)和CISC(複雜指令集)系統,RSIC指令精簡,執行的時間短,性能較佳但複雜任務要有多個指令完成,常見的就是ARM、SPARC了,CISC指令集中,執行時間長,但處理的工作內容豐富,常見的就是AMD、Intel等公司的x86架構的CPU;

4.CPU的頻率:這個頻率可以反應CPU的工作速度就是每秒進行 的工作次數,當然如果不影響其他性能的話越高越好,一般外頻是CPU和外部組件進行數據傳輸時的速度,倍頻是內部用來加速工作性能的一個倍數,二者相乘纔是CPU頻率速度;

5.主板芯片上的南北橋:南北橋是主板的芯片組,北橋總線稱爲系統總線,是內存傳輸的主要信道,速度很快,南橋則是輸入/輸出總線,主要在於連接硬盤、USB和網卡等接口設備;

6.CPU的32位和64位:每次能夠處理的數據量大小是字組大小,字組大小的不同造成了32位和64位的不同;

7.BIOS:是一套寫在主板上一個ROM中的程序,用這個程序可以在開機時讀取或者更新CMOS中記錄的關於電腦內置的各種設備參數的數據;

8.硬盤:由盤片、機械手臂、磁頭和主軸馬達組成的,盤片組成位山區、磁道和柱面;

9.操作系統:是一組可以管理計算機的所有活動並且驅動系統中的所有硬件的程序。

10.通過應用軟件或者用shell功能可以調用操作系統操縱硬件工作。

發佈了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 · 訪問量 21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