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伴隨我的一些學習習慣(二):時間管理

作者:劉未鵬

1. 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常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 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提醒自己思考不要偏離問題。)
  • OK,到現在爲止,我到底有了什麼收穫呢?(提醒自己時不時去總結,整理學習的東西)。
  • 設想自己正在將東西講給別人聽(有聲思考;能否講出來是判斷是否真正理解的最佳辦法)。 設想需要講給一個不懂的人聽。(迫使自己去挖掘知識背後最本質、往往也是最簡單的解釋)。
  • 時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維過程。尤其是當遇到無法理解或解決的問題之後,最需要將原先的思維過程回顧一遍,看看到底哪個環節被阻塞住了妨礙了理解。問題到底出在哪裏。並分析以後需要加強哪方面的思維習慣,才能夠不在同樣或類似的時候被絆住。對此,將思維的大致脈絡寫下來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 養成反駁自己的想法的習慣:在有一個想法的時候,習慣性地去反駁它,問自己“這個難道就一定成立嗎?”、“有沒有反例或例外?”、“果真如此嗎?”之類的問題。(參見Critical Thinking
  • 人的思維天生就是極易流於表面來理解事物的(參見《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第11章)。覺得自己理解了一個問題了麼?條件反射性地問自己:你真的理解了嗎?你真的理解了問題的本質了?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目前我的理解是什麼?我對這個理解感到滿意嗎?這樣的理解到底有什麼建設性呢?等等。

2. 重視知識的本質:對於程序員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程序員行業的知識蕪雜海量,而且總是在增長變化。很多人感嘆跟不上新技術。應對這個問題的辦法只能是:抓住不變量。大量的新技術其實只是一層皮,背後的支撐技術其實都是十來年不變的東西。底層知識永遠都不過時。算法數據結構永遠都不過時。基本的程序設計理論永遠都不過時。良好的編碼習慣永遠都不過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永遠都不過時。強大的學習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慾永遠都不過時。你大腦的思維方式永遠都不過時。

3. 重視積累的強大力量,萬事提前準備:計劃訂長一點,自然就可以多獲得準備的時間。設想你若干年後會在做什麼事情,需要哪些技能,現在就開始準備。一個5年計劃便可以讓你獲得從現在開始的5年準備時間。5年中每天騰出半個到一個小時專心於某一件事情,認準一個方向,每次走一點,其實不要說5年,兩年就會發現會起到宏大的效應。長期訂閱我的Blog的朋友們也一定注意到我基本上不寫東西,一般一個月寫上2篇就算多的了。但總結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卻一直都沒有停止(博客文章對我來說是學習和思考的副產品,我並不爲寫文章而寫文章),所以5年下來竟也寫了不少東西。所以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你大致還可以從我的Blog看出來我一段時間關注的東西,一般來說,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少則半年至一年——譬如對心理學與思維的關注;多則幾年——譬如對編程技術的關注),在這段時間內,我的業餘時間會被一個主題所充斥。反之,如果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就不知道往哪個方向上使勁,就容易產生無用功。

4. 擡起頭來:人的思維是非常容易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否則這個成語從哪來的呢?)。時不時擡起頭來審視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問一問它(對現在或未來)有什麼價值,是不是你真正希望做的。你學到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它們重要嗎?你需要在這個時候學習這些嗎?(見第2條)。你的時間就是你的資源,你投入這些資源來掌握知識,所以到底用來掌握哪些知識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僅僅遵循興趣是不夠的,人會對很多次要的東西產生興趣,並一頭鑽進去浪費好多時間。所以判斷一個東西值不值得學習是很重要的。

雜項

1. 退訂RSS:RSS Reader是個時間黑洞。就算mark all as read,在有大量feed的情況下,也會無形中消耗掉大量的時間。我們一旦訂閱了某個RSS之後就會傾向於不肯退訂它,心想也許某天有個重要的信息會從那裏得到。這其實是源於人不肯"關上一扇門(即便門內的收益概率極小)"的心理(參見《Predictably Irrational》);而實際上,關上一扇門,有時能夠增大收益期望。仔細觀察一下reader裏面的feeds,有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把那些沒價值的或者價值很小乃至於不值得每天被它騷擾的,全都退訂掉。不要捨不得,那些一個星期都沒出現讓你眼睛一亮的內容的feed,很大的可能是永遠也不會出現。就算可能,也別擔心你會漏掉什麼寶貴信息,真正寶貴的信息,在其他來源你也會接觸到的。一開始我的Greader裏面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內容,每天都是1000+,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除了信息焦慮,實際上有價值的內容不多,現在,我很高興地發現自己擺脫了這種狀況,我持續不斷地退訂feeds,留下的內容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精,帶來的閱讀焦慮也越來越少。(順便推薦一個東西,aideRSS,初步使用,感覺對訂閱reddit這樣的每天更新大量內容的feed很有用)。

2. 有時間嗎?總結總結最近得到的新知識吧。一般來說,我在一段時間內學習的一些東西總是會在這段時間內一直在腦子裏打轉,一有時間空隙(譬如走路,吃飯)它們就會自己蹦出來,促使我去進一步思考和總結。永遠不要認爲對一個知識的把握足夠深刻,“理解”的感覺很多時候只是假象。學會反問自己對知識到底把握了多少,是很有價值的。(如何反問,前面的總結中有提到)。

3. 有時間嗎?看本書吧。(傳統的)閱讀和思考永遠優於所謂的在互聯網上汲取新知識,後者往往淺表、不繫統、乃至根本沒價值。

4. 制定簡要的閱讀計劃:選出最近認爲對你最有價值的書,先總覽一下,決定閱讀的順序(哪些章節可以優先閱讀)。然後每天看一點。並利用走路、吃飯、乘車或其他不適合帶着書和筆的時間來總結看過的內容,建立知識結構,抽取知識本質,與以往的大腦中的知識建立聯繫。(參見《奇特的一生》

發佈了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