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比烏斯函數詳解

在講這個函數之前。最好先了解歐拉函數。

我們用 \ 記爲整除。 記得小學的時候整除和整除以的概念麼?別混淆。 2整除4 記作 2\4。

歐拉函數用這裏寫圖片描述來表示。
那麼根據法裏級數的展開(這個感覺和ACM關係不大就先不介紹了。大概講的就是構造所有最簡分數的一種樹。而法裏級數n定義分母<=n的最簡分數。)

比如對於分母爲12.
這裏寫圖片描述
化簡後:
這裏寫圖片描述
分別爲:

1/12 1/6 1/4 1/3 5/12 1/2 7/12 2/3 3/4 5/6 11/12 1/1

觀察這些式子。你會發現分母都是能整除12的.也就是說分母爲d。 d\m

分母爲1的集合 1/1

分母爲2的集合 1/2

分母爲3的集合 1/3 2/3

分母爲4的集合 1/4 3/4

分母爲6的集合 1/6 5/6

分母爲12的集合 1/12 5/12 7/12 11/12

會發現對於每個m的除數(也就是分母啦)的集合的分子都是和分母是互素的。並且窮舉了。

比如4 1 和 3 是和4互素的。

那麼
這裏寫圖片描述

1+1+2+2+2+4 = 12 (其實這裏是廢話!在推導中間就能得到了。因爲我們列了12個分式嘛,重點在於是窮舉了每個除數的互素數。)
不過我們可以從這得到一個和式:
這裏寫圖片描述
重點在於這個形式的公式:

這裏寫圖片描述
有一個結論:如果f(d) 讓g(m)是積性函數。那麼f(d) 是積性函數(這個結論很重要。)

同時如果我們能夠證明這個結論的話。也可以通過這個結論去證明歐拉函數的積性。

因爲根據上面我們推出的和式。對於歐拉函數的對應g(m)爲m.m明顯是積性的函數。

如果我們的結論成立。那麼歐拉函數是積性的。(這裏的積性不代表完全積性。我們知道歐拉函數的積性必須兩個數互素的情況下才有。)

證明:
因爲g(m)爲積性函數,所以有:
這裏寫圖片描述
擴展左邊:
這裏寫圖片描述
擴展右邊:
這裏寫圖片描述

即可得:
這裏寫圖片描述

如果進一步細分左邊和右邊。會發現左邊是
這裏寫圖片描述
若該等式對於任意m恆成立.那麼
這裏寫圖片描述

根據上面的等式的話就是一個項一個項對應起來。而從這也能看出其逆命題也是正確的。就是當f(d) 爲積性函數的時候 g(m)也爲積性函數。

在此,歐拉函數的積性就算證明成功了。

對於上述的研究似乎沒有提到莫比烏斯函數。但是以上的研究是貫徹整個莫比烏斯函數的。包括其積性的證明。和反演。

思考一個這樣的問題:
這裏寫圖片描述對比
這裏寫圖片描述
歐拉函數是比較複雜的。而其對應的g(m) 是簡單的。爲m。

  我們是否可以通過g(m)的函數能夠獲得f(m)的函數呢?(這裏f(m)自變量變成m了。不過小小思考後明顯不用在意。)

  而我們有這樣的一個反演原理:
  這裏寫圖片描述
 其中這裏寫圖片描述爲莫比烏斯函數。

  莫比烏斯函數滿足一個極其重要的性質。或者說是因爲這個性質而定義了這個函數! 
這裏寫圖片描述

其中 [m=1]代表m=1的時候爲1. m不等於1的時候爲0

  這個性質很神奇。但是卻又不神奇。因爲其實是認爲構造出有這樣的性質。使得莫比烏斯反演得以成立。

  但是我們要計算其反演後的結果。我們又不得不知道具體的這裏寫圖片描述的值如何。其值我們先放着。先證明反演:

  證明反演之前有兩個步驟最好先需要有預備知識:

第一個: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個其實思考一下就知道了。我們不過就是把計算順序發生了改變。

第二個:
這裏寫圖片描述
 這個和式確實看起來複雜。而且我是直接搬其證明過程中遇到的這個和式。

不過我們從一個例子上去理解:

對於m=12來說:              

這裏寫圖片描述
明顯的求這個式子之和。

我們的排列是以μ的自變量排列的。那假如按f的自變量(k)進行排列呢? 我們上面的式子豎着都已經對應好了。

不難得出下表:(不根據式子。直接跟上)      
這裏寫圖片描述
細心對比上表:
這裏寫圖片描述
會發現有意思的是m/d和k換了個位置而已。其實這並不是巧合。但是這並不是重點。

我們要用一個式子描述出這種情形。其實我們不過是把式子處理成以k爲規整的。

而描述成和式其實就是上述恆等式的右邊:
這裏寫圖片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 d 已經不是原來的d了。只是一個從1開始的循環量而已。一旦滿足d(m/k) 就有意義。所以我本來第2個表不想統計d的。不過最後還是統計了。出於容易研究吧。

因爲我們還得一點細節才能解釋這個恆等式右邊的表達式。

我們有:

k\d

d\m

所以對於指定的k,d的集合爲k的倍數。

設l = m/d. (這裏的l就是上述表達式的d!)

也就是我們要證明指定k 那麼l的集合爲 l(m/k)

l = m/nk. n爲整數。 (m/k) / l = n 所以l(m/k).得證。

也許我的證明有點繁瑣。如果你一眼看出來。那也沒事。

其實就是尋找指定k m/d應該滿足怎麼樣的條件。 其中k\d且d\m。

有了這2個恆等式我們可以接下來證明莫比烏斯反演:
這裏寫圖片描述

證明過程

這裏寫圖片描述
PS:

其反證類似的。具體數學中的習題啊。也當作大家的習題好了。

就是第二個恆等式。具體數學中是分了2步。那個用拉斐爾證明的4.9雖然說原理並不難。但是具體數學上用得簡直有點出神入化讓我有點摸不着頭腦。

之後一步是利用第一個恆等式然後證出上述的第二個恆等式。

讓我們看看 這裏寫圖片描述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函數。

首先:[m=1]這個函數是積性的。所以μ(d)這個函數必然也是積性的。利用我們一開始證明的那個結論。

也就是說要求μ(m).我們只要計算μ(p^k). 根據算術基本定理理所當然的。且p代表素數。

根據其性質:
這裏寫圖片描述
m = p^k.

那麼有 μ(1)+ μ(p^1) + μ(p^2) + μ(p^3)+…μ(p^k) = [p^k=1].

假如p = 1.(其實1不是素數,我們這樣的假設是不成立的,這裏只是爲了運算出μ(1))

那麼。 μ(1)= 1.

假如p != 1.

那麼 μ(1)+ μ(p^1) + μ(p^2) + μ(p^3)+…μ(p^k) = 0.

當k=1.

μ(1)+ μ(p^1) = 0

可知μ(p^1)=μ(p)= -1.

當k=2.

μ(1)+ μ(p^1) + μ(p^2) = 0 .

即μ(p^2) = 0

同理。

μ(p^(3~k)) = 0

也就是說。

μ(1) = 1 , μ(p) = -1 , μ(p^k) = 0 (k>=2)

推廣到 m:(m爲任意實數)
這裏寫圖片描述
下面0的情況。是存在p^2整除m.也就是m存在p^2因子的時候。

注意:μ(1) = 1

轉自Milkor

發佈了5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7 · 訪問量 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