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驅動的DevOps轉型可行嗎?

爲了推動整個組織實現DevOps,公司高層制定了一些“簡單粗暴”的KPI——今年的發佈數量要比去年翻倍,故障數量要比去年減半。這些KPI成了所有IT系統負責人的共同目標。

乍一看,這樣的目標很不合理。

單純增加發布數量,其實是可以作弊的,把一個發佈硬生生地拆成幾個發佈便可(也確實有團隊在這麼幹!)。

而且,這樣做,對業務真的有意義嗎?到頭來,還不是IT自己在自嗨,業務痛點並沒有減少?

然而,只要我們端正對這些目標的態度,結果則大不一樣。

如果我們狹隘地追求數字,應付考覈,當然不會得到好的結果。

但如果我們把它當成驅動力,不斷審視自己的團隊和系統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改進,則會有很多意外收穫。

作爲其中一個IT系統負責人,我也要接受這些目標的要求。但通過圍繞着這些目標對自己系統的持續改進,我們獲得了以下成果:

  1. 實現了某些變更類型的在工作日的自動化發佈,從而使發佈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92%,差不多是過去的3倍,遠遠拋離要求的目標。具體措施可參閱《另闢蹊徑,傳統銀行供應商系統持續交付之路

  2. 改進工單排序流程,把時間精力用在刀刃上。具體措施可參閱《從急診室故事聯想到系統運維

  3. 每週故障分析會議,持續跟進故障長期解決方案的交付,分析故障和請求類型,建立知識庫減少重複故障和請求。

  4. 加強監控,包括系統指標監控和業務流量增長,感知系統健康情況,防範於未然,也能減少人工登陸服務器的次數和工單數量。

  5. 標準化運維流程,把具體的標準運維流程寫成分步文檔,並提供審批申請模板,便於每個運維人員嚴格按照規範執行,減少出錯和降低風險。

  6. 在合規的情況下,標準化發佈後系統檢查清單,爲發佈質量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我們也一直強調,每個系統的情況都很不一樣,有些是新建的,有些是遺留的,有些是自主開發的,有些是依賴供應商的,“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所以不應該把不同團隊進行橫比。這些目標,更重要的是驅動每個團隊對自己進行持續改進,所以對自己的縱比更有意義

以我們公司的實踐,KPI驅動的DevOps轉型是可行的,但是這需要管理層對KPI背後的目的有明確的闡釋,各團隊也要對KPI有正確的理解,視之爲工具,而不是考覈,才能避免異化,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相關閱讀:

另闢蹊徑,傳統銀行供應商系統持續交付之路

從急診室故事聯想到系統運維

關於作者


劉華(Kenneth)

  • 就職於世界500強銀行,負責基金服務業務軟件開發與交付

  • 敏捷、精益、DevOps專家

  • 精通極限編程、Scrum、看板方法、測試驅動開發、持續集成、行爲驅動開發、DevOps工具棧

  • 曾在GDevOps、DevOpsDays Meetup、中國軟件技術大會、ArchSummit等論壇發表主題演講

  • 著有《獵豹行動:硝煙中的敏捷轉型之旅》一書

小說體敏捷/DevOps轉型教科書

和實戰經驗分享

購書指南


紙質書、電子書在京東噹噹亞馬遜、微信讀書等渠道已全面上架,搜索關鍵字“獵豹 敏捷”即可找到。點擊閱讀原文可直接購書。

有聲書已登錄喜馬拉雅、微信讀書,適合路上聽書的你。

關注公衆號看其他原創作品

覺得好看,點個“在看”或轉發給朋友們,歡迎你留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