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2016,你好2017

2016.12.31 實驗室的小角落
這裏寫圖片描述

每個人都像是一顆菱形的水晶,不同的切面會反射出不一樣的光,就像我們對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態度。你認識的那個他,或許只是他某個切面反射出來的光。

其實很想提筆寫一下年終總結,但內心還是有點猶豫或者膽怯。生怕總結完這一年,心情會變得低落,因爲至少到此刻爲止,還沒有一件記憶極爲深刻,能讓我瞬間就想起來的、魂牽夢縈的事情。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不失爲一種好事,“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沒有難以磨滅的回憶,說明生活過的很平淡、穩定,沒有大波大浪的起伏(對於一個學生來講,能有什麼大風大浪呢)。

有時候寫點自己的回憶總結,並不是爲了真的總結出什麼深刻道理,只是爲了能在將來某個閒暇時刻回憶下以前的自己,是如何度過一年時光的。順便看看之前的自己做了哪些在今天看起來很傻很天真的事情。


引個題外話

一直有一個困惑。在安靜或者愜意的環境下,比如安靜的躺在牀上時腦海中總能浮現對於某件事的很多想法、觀點,並且思路比較清晰,好像是寫在書本上讀出來的一樣。但是一旦自己真想記錄下來或者睜開眼睛想複述下剛纔的想法時,就開始變得語無倫次,沒有思想主線,腦子一片空白。尤其在準備發言時,發言之前已經整理好了思路和觀點,但當站起來的瞬間,大腦好像不是自己的,彷彿被格式化了似的,然後開始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觀點,當然表達的也不流暢,給人感覺像是緊張極了,說話變得磕磕絆絆。不知道這種現象的原因,不過從周圍的人觀察來看,貌似大部分人都有這種情況。

我想了幾點:1.思路不清晰,主幹不突出,重點不明顯;2.說話的技巧或者口才有欠缺,跟不上腦子的跳躍性。3.肚子裏墨水少,想要表達時缺少語言的支撐,書到用時方恨少。

多交流能提升說話的技巧、語速,也能鍛鍊大腦的反應速度和思維跳躍性。這道理誰都懂,爲什麼還是做不到這一點呢?就像是:道理都懂,爲什麼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呢?我認爲應該是缺乏內功,對一件事件的認識停留在大腦上的初步認識,並沒有消化吸收爲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再次想要表達時費勁去大腦皮層上搜尋,可是那段本來就模糊的記憶已經被其他刺激或者環境干擾而變得更加模糊甚至不存在了,這種情況下怎麼能思路清晰地表達出來呢。

如何解決呢?多交流表達自己想法,多讀書充實自己認知,多思考鍛鍊自己思維。呵呵,我都被自己嚇到了,這是出自我的腦海中嗎。。。不過,再仔細想想,有一定道理呀!
End


敲黑板,劃重點,梳理下2016這一年發生的讓我還能有點印象的事情吧。按照時間順序來回憶下:

  1. 華爲精英挑戰賽。第一次與同學組隊參加軟件的比賽,雖然水平有限,但嘗試體驗下,還是有不少感觸的,對比賽和軟件的認識更多於技術的提升。這也從側面說明,大神多得是,還非常努力的進一步提升技術。渣渣只能一步一步地跟進和學習,上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2. 清明與同學爬了華山。華山之險,沒經歷過的是沒有發言權的。我只能說不虛此行,收穫的不僅是那幾張值得留戀的照片,還有屹立於山峯的絕佳景色,當然對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更加佩服。

  3. 莫名與高中好友頻繁聯繫了一段時間,端午放假時從西安興沖沖地跨越1000公里去青島小聚,滿足了鏘鏘三人行的會面。這段回憶是一輩子都不會消失或者忘記的,不僅帶來的是感情的跌宕,等多的是對友情和愛情的認識,讓我一個人靜靜地將這段記憶深藏於內心吧。這一頁是不會翻篇的,因爲它從未開始過。

  4. 美其名曰到南方城市出差。正值7月份天氣最熱的時候,踏上南下的征途。不過還好,在單位裏每天都與空調哥相伴,在出差的三個星期裏晚上都是蓋着被子和空調一起入睡,彷彿與北方的乾熱形同陌路。

  5. 十一冒着捱罵危險抽了兩天去太白山。按照老闆的意思和安排,十一國慶節只是放一天假的,不過之前就和同學約好一起去爬太白山的。爲了不爽約,冒着被罵的危險偷偷去放鬆了兩天。拖着疲憊的身子,望着人滿爲患的山腳下,內心是拒絕走下去的,最終還是選擇了坐纜車,順便享受了空中俯瞰半山腰的美景,也深刻體會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意境。

  6. 實驗室裝修和設備更新。電源的設置和網絡的佈置等佈線都是和師兄親自完成的,這一點也很高興,能順利完成一件看得見摸得着的事情,這種滿足感是搞理論者不能體會的。

學習工作上:

  1. 應付完了研一的課程,成績慘淡到不可直視。用一句話總結,QTM的上課吧,再見。

  2. 初識Linux,熟悉了基本概念和操作。只是掌握或者認識了部分基本的操作命令,並沒有深入到Linux內部瞭解運作機制。

  3. 接觸Xilinx的軟硬件產品。因爲實驗室項目的需要,接觸了Xilinx的Zed board板和設計的軟件:Vivado和SDK,基本掌握軟件的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

  4. 對實驗室項目有了更深地認識。自組網的項目使用的編程技巧很有限,甚至說很一般,也沒有太多的數據結構和算法方面要求,主要的是邏輯控制,設計考慮的全面性,以及功能的實現。老闆告訴我們的:99%的時間用在設計上,1%時間用在調試上,這是當前國外一個資深工程師說外國公司對員工的要求。

  5. 學習了一段時間的C++,感受了面向對象和麪向過程的異同。對於硬件來講,還是c語言更好使用,對於軟件的編程來講,C++更勝一籌。單純在學習上講,學習C++還是有點C語言的基礎比較好,能更快地瞭解它們的不同,能更好地理解面向對象的封裝、繼承、多態的使用。

  6. 使用了一段時間的OPNET和OMNet++仿真軟件,也沒有仿真出個所以然來,到頭來只是熟悉了軟件的使用方法,瞭解了通信網絡中的軟件仿真,不過仿真看起來很屌的樣子,尤其是GUI動畫,挺炫酷的。

  7. 記錄了27篇CSDN的博客。大部分都是學習過程的記錄和彙總,目前的水平,還不太可能完全原創,在借鑑和整理的同時也在逐步的學習提升。

生活娛樂上:

  1. 看了大約50部電影。
  2. 聽了大約500首音樂。
  3. 讀了非專業的不到6本書。
  4. 傾聽了2次音樂會。
  5. 簡書上寫了5篇文章。
  6. 打了一年的1次/周羽毛球。

看來除了學習工作以外,自己還幹了不少“亂七八糟”的事情。這麼看來,娛樂的有點多了,該收斂下,突然想起那句:不要在該吃苦努力的青春裏選擇安逸放鬆。。。。

還嘗試了幾個第一次:真人CS、密室逃脫。這兩個都是團隊作戰,需要的是集體智慧。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有其擅長的一面,對於團隊作戰,合作意識和交流是很重要的,這不僅包括遊戲,在項目中也是如此。交心換思想,觀點碰撞,梳理思路,有助於團隊的建設和發展。

微信收藏了無數的好文章,不僅是文章內容的贊同,還有寫作風格的清新脫俗,然而好像自從收藏了後就再也沒有回頭去看看。

2016結束,本命年過去了。2017即將到來,這一年目測是個小轉折點,因爲要面臨畢業前夕的找工作問題。之所以稱之爲小轉折,是因爲工作地點和屬性需要好好考慮。做個小打算,不需要工作多好,只求儘可能合適。既然有工作的選擇權,就不得不面臨選擇的困難症。

很多事情,做爲看客,誰都能明辨是非,可往往落到自己頭上,就變得無法處理。面對生活中的是與非,我們有智慧去認識,卻沒勇氣去執行;因爲我們往往只想到要去抓住些什麼,卻從沒想過應該放棄些什麼。於是只能感嘆:如果我不是我,那該多好。
——《如果,我不是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