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照片的一點感想

  《沒有人煙的家》開篇寫下的:你走以後,至今風雨。如今,仍在風中……秋,漸行漸深了,也仍是離人的秋天。今夜,漫天的星光把路照亮,來生我們不會再走散。

  皓月當空的夜晚,是我所要的純然的靜寂。想起里爾克所說:兩種秋天都在感動着我們。有些酒,越喝越暖,比如回憶。有些字,寫了也就寫了,沒記下了,也就漸漸淡了,如蒙了霧氣的玻璃。如《2006·一封信》中的“那一眼”,當年寫來,真有切膚之痛,而今再看卻是忍痛記下的“全部”,關於離殤——無數次地踏進同一條河流,或許我已知道思念的極處在哪裏——讓時間年邁吧,思念不老。

  看着老照片,感覺自己也正在變老,變得能輕易、徑直地走進回憶中央、那個可以生髮一切的核心,走進離夢想更近的、那一個邊界的地方——此間的方向卻是不斷向後遊弋,好像總能聽見某種聲音在默默唸禱:向後,再往後……夢裏,蓮花——次第——開放。

  漫長的年月裏,但覺自己只走了短短的路,在這條路上,有許多缺憾,也有無盡神往,有些許微光,更多的是無所謂晴無所謂雨時,頓生蒼茫之感。十八年了,即使再過十年又能怎樣呢?一眨眼,算不算少年,一輩子,算不算永遠?

  或許,我不會再問永遠有多遠了——永遠,只是永遠——就像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天上的星,地上的人,我還在尋找那顆星,彷彿聽見一首老歌反覆地吟唱,漸漸地,字字句句入了心:

  夜濛濛,望星空,我在尋找一顆星,它是那麼明亮,它是那麼深情,那是我早已熟悉的眼睛。我望見了你呀,你可望見了我,天遙地遠,息息相通,即使你化作流星毅然離去,你也永遠閃耀在我的心中……

  我在想那本尚等在前路,叫做《記憶前書》或《半生之遠》的書——我不懼怕重複,甚至也沒想過這些將收錄於一冊的文字之間需要有什麼差異。殊途同歸——如許多小溪匯成的大江大河。

  所謂層次,只是時間上的遞進,或漸遠。所謂參差,只取決於浸入、或悸動的深淺。同在一條路上,我寄望於平鋪直敘,記錄時間中的片刻,再以片刻匯成全然的時間。這條路於我來說是一個時代的印象——但願人長久,天涯共此時。

  月到中秋——在那個暮藍色的村莊裏,當歸時分,總會不約而至。失去之後,每一行字都在挽留一個時刻——那麼,這些照片也是在挽留那些印有歲月痕跡,和親人身影的倏忽瞬間吧。如北島的詩句:我回來了——重逢,總是比告別少,只少一次。爸爸、媽媽,讓我們在這一冊新近翻印的老照片中相聚,好嗎?幸好,終歸我們還會有真正的團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