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學習與敏捷學習

       一.這幾天在讀一些關於讀書方法、學習方法的書,突然間腦子裏冒出這樣一個問題,在IT領域裏,有“元數據”(metadata,關於數據的數據)這個概念,那是否有關於”學習的學習“,即元學習呢?

         百度了一下,果然這一領域已有很多研究成果,簡要如下:

        元學習理論認爲:人是積極主動的有機體,人能夠計劃未來,監視現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學習過程。因此,要提高人的學習效率,必須重視元學習能力的培養。

        那麼,什麼是元學習能力呢?元學習能力實際是一種複合的自我監控能力。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會激勵自己勤奮學習,會確立學習目標,善於選擇能達到目標的最適當的學習方式與方法,善於檢測達標情況,必要時採取補救措施,善於總結自己達成目標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及時調節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心態等。它對學生掌握知識、開發智力、學會學習具有巨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元學習能力主要靠後天習得,是在學習中培養出來的。


        元學習來源於源認知理論

        (一)元認知的概念及提出
         元認知這一名詞是美國心理學家費拉維爾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在1971年提出來的,他把元認知定義爲是以認知過程和結果爲對象的知識,或是調節認知過程的認知活動。也就是說,元認知是對思維的思維,對認知的認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元認知是學習者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的自我認識、自我控制、自我調節。

  (二)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重要意義
        元認知過程,對於學習者有着極重要的作用:學習者可以通過元認知過程,通過對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目標、過程和結果的自我認識、自我反思、自我監控,及時修正目標、調整狀態、選擇方法,從而達到對學習目標、過程及方法自覺優化、自主完善的目的。就這個意義上說,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應該包括學生的自主認知能力,自我監控調節能力,自我檢測能力。


  二.IT領域還有敏捷開發,那麼是否存在”敏捷學習“呢?

     百度了一下,沒有”敏捷學習“獨立的概念,倒有個”微學習“的概念


     微學習,亦可理解爲碎片化學習,區別於系統的課程化學習,不受時空的限制,不受內容的限制,不受教學的限制。微學習的核心理念應該是:隨時隨地學習,想學就學,文理百科。天地萬象都是學習內容,學到一點就是一點。


    其理念倒和敏捷有一些相似之處,小步快跑、拒絕浪費等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