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的衰敗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 16 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微博相比 2012 年底用戶規模下降 2783 萬人,使用率降低。我在微博上調侃道:「在有關部門打擊下,在微信的蠶食下,在微博產品經理的努力下,終於完成了一年下降 2783 萬人這一宏偉目標。」

最近半年來,已經看到過數次第三方機構發佈的分析數據,報告微博的用戶活躍在下降,但是新浪一直對外否認這個說法。互聯網絡信息中心這次的數據不知道怎麼得出來的,或許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目前也還看不到微博對外澄清。

我通過其他渠道得到的數據是:微博的五億用戶中,大約有 80% 都是從來不登錄的,日活躍用戶從 2013 年年中的 6000 萬跌落到現在的 2500 萬。這個數據如果是真的,則更慘一些。(所以,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提到的數據即使包括騰訊微博,新浪微博的用戶下降也是相當大的。)

據說微博估值最高時達到 100 億美元,但 2013 年 4 月底,阿里巴巴宣佈以 5.86 億美元收購新浪微博大約 18% 的股份,估計是 30 多億美元,又經過大半年的折騰,從前面的業務數據來看,目前的估值或許要更低。反觀微博的學習對象 Twitter,強敵林立之下居然保持了獨立,不但各種業務數據一路走高,2013 年成功 IPO 之後股價也一路上揚,目前市值已經超過 300 億。

有人說微博出現這樣的局面是因爲微信崛起之後在不斷蠶食微博用戶,也包括我文章開頭的那句調侃。微信的衝擊畢竟只是外因。微博面對的外部問題,Twitter 同樣也有。Twitter 面對的外部挑戰不比微博小,有 Facebook(包括 Instagram )的虎視眈眈,有 WhatsApp、Snapchat 對用戶時間的爭奪,但 Twitter 依然做到了增長。

Twitter 面對的內部問題也不少,核心管理層連續不斷的動盪,公司內鬥激烈,先後換掉幾任 CEO;服務穩定性一度面臨絕境,繼而連三的網站宕機讓用戶抓狂,直到收購 Summize 團隊之後網站穩定性纔得到很大緩解;產品改進也曾一度停滯不前;從營收上來看,直到第三任 CEO 走馬上任,纔有了第一筆實實在在的收入。

而微博呢? 從微博創建到現在,雖有經歷高層調整,管理層基本上還是比較穩定;技術團隊足夠優秀,有效支撐了微博的高速發展;產品能力也「一度」很優秀,短短一段時間內就吸收了 Twitter 以及類似產品的所有優點;營收雖然一直也不見起色,但至少商業化時間相當的早。

從以上對比來看,微博優勢相當之多,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歸根結底還是自己要把自己玩死。

在我看來,Twitter 雖然產品並不那麼好 - 當然這是一家之言,但 Twitter 至少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始終保持簡潔,如果 Twitter 也像微博這樣開發出一大堆功能估計也活不到今天。而微博在產品方面「一度」優秀之後則開始走向繁複。令人嘲諷的是曹國偉當初決定做微博據說是因爲產品形態簡單,如果他能預見到微博變成今天這麼複雜,或許會做點別的吧。在 KPI 驅動之下,或者說在管理層的貪婪之下,作繭自縛,微博團隊成功弄出來一大堆絕大多數用戶根本不用的垃圾功能。

這些垃圾功能出來之後,運營團隊驚喜的發現他們找到了用來趕走用戶的有力武器。用我過去的一句話說,這幫傢伙「以騷擾用戶爲己任」。舉幾個特別蠢的例子:任由各種抽獎信息佔據用戶的時間線,任由各種營銷號的內容長期佔據排行榜,接連不斷的給用戶發各種私信內容,這種運營不是競爭對手派來的麼? 就是這樣讓用戶不勝其煩,加速了用戶的流失。

同時期的微信,則在儘可能的控制產品上的慾望,儘可能的不疊加功能,儘可能的打擊各種干擾用戶的行爲,儘可能的壓制各種營銷手段對用戶的騷擾。微信在拉用戶,微博則在「趕」用戶走。

引入阿里投資之後,微博更是義無反顧的把自己成功的變成了淘寶的流量來源,變成了大一號的「蘑菇街」「美麗說」,這又加劇了用戶的流失。更爲好笑的是,現在微博又成功的把自己變成了「來往」的流量工具和新用戶入口,而「來往」則在加緊的蠶食微博的用戶,別說這只是個「乾爹」,就是親爹也不能這麼禍害兒子的,微博不死誰死?

我曾經一度假設微博有可能在數據上變現,有那麼一段時間以爲微博會在廣告和搜索技術上發力,結果看到的結果卻是在廣告技術上毫無建樹,現在看起來是直接用淘寶的廣告平臺了。而搜索上呢,我聽到的未經證實的消息是曾經把搜索技術部門賣給了云云網,結果人員流失不少,然後過幾個月又買了回來。經過這麼一折騰,這方面變現的能力大打折扣。

微博針對個人用戶的增值服務問題也很嚴重。比如我自己也是付費會員,但付費之後,除了關注用戶數能增加之外,沒有任何比普通會員更有價值的地方,那麼用戶付費的動力來自哪裏? 廣告照樣顯示,不管是 Web 頁面還是移動客戶端上同樣有廣告,各種騷擾信息照舊。

模仿微信的公衆帳號功能到現在看則是徹底的失敗,對微信來說,公衆帳號是通信功能上內容補充,而對微博來說,內容疊加內容,這有什麼意義,除了給用戶造成更大的困擾。當然,微博過去一年也不是沒作對過事情,對「中 V」 的扶植就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希望在 2014 年能加大力度,以便刺激優質內容的生產。可惜,對用戶「正確」的事情做的太少了。

所有這些如果歸結成一個問題的話,那就是新浪微博的初心和方向已經失去,變成了沒有「核心價值」的東西。

不要誤會,即使到今天,我依然認爲新浪微博的潛力巨大,仍然是當前不可替代的一個工具,微博的有些屬性依然是微信無法取代的,我自己也依然是微博的重度用戶,我堅信微博依然有巨大的潛在價值。

如果微博的發展歷程是一場足球比賽的話,這隻一度被看好的球隊的上半場,踢得還算精彩,但到了下半場,很明顯出現了一些致命的策略問題。用足球評論員常用的句式來說「留給微博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