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原型概念深入理解

原型是JavaScript中一個比較難理解的概念,原型相關的屬性也比較多,對象有”[[prototype]]”屬性,函數對象有”prototype”屬性,原型對象有”constructor”屬性。

爲了弄清原型,以及原型相關的這些屬性關係,就有了這篇文章。

相信通過這篇文章一定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原型,現在就開始原型之旅吧。

認識原型

開始原型的介紹之前,首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原型?

在JavaScript中,原型也是一個對象,通過原型可以實現對象的屬性繼承,JavaScript的對象中都包含了一個” [[Prototype]]”內部屬性,這個屬性所對應的就是該對象的原型。

“[[Prototype]]”作爲對象的內部屬性,是不能被直接訪問的。所以爲了方便查看一個對象的原型,Firefox和Chrome中提供了”__proto__”這個非標準(不是所有瀏覽器都支持)的訪問器(ECMA引入了標準對象原型訪問器”Object.getPrototype(object)”)。

實例分析

下面通過一個例子來看看原型相關概念:

  1.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2.     this.name = name; 
  3.     this.age = age; 
  4.  
  5.     this.getInfo = function(){ 
  6.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 + this.age + " years old"); 
  7.     }; 
  8.  
  9. var will = new Person("Will"28); 

在上面的代碼中,通過了Person這個構造函數創建了一個will對象。下面就通過will這個對象一步步展開了解原型。

Step 1: 查看對象will的原型

通過下面代碼,可以查看對象will的原型:

  1. console.log(will.__proto__); 
  2. console.log(will.constructor); 

結果分析:

  • “Person {}”對象就是對象will的原型,通過Chrome展開可以看到,”Person {}”作爲一個原型對象,也有”__proto__”屬性(對應原型的原型)。

  • 在這段代碼中,還用到了”constructor”屬性。在JavaScript的原型對象中,還包含一個”constructor”屬性,這個屬性對應創建所有指向該原型的實例的構造函數

    • 通過”constructor”這個屬性,我們可以來判斷一個對象是不是數組類型

      function isArray(myArray) {
          return myArray.constructor.toString().indexOf("Array") > -1;
      }

    • 在這裏,will對象本身並沒有”constructor”這個屬性,但是通過原型鏈查找,找到了will原型(will.__proto__)的”constructor”屬性,並得到了Person函數。

Step 2: 查看對象will的原型(will.__proto__)的原型

既然will的原型”Person {}”也是一個對象,那麼我們就同樣可以來查看”will的原型(will.__proto__)的原型”。

運行下面的代碼:

  1. console.log(will.__proto__ === Person.prototype); 
  2. console.log(Person.prototype.__proto__); 
  3. console.log(Person.prototype.constructor); 
  4. console.log(Person.prototype.constructor === Person); 

結果分析:

  • 首先看 “will.__proto__ === Person.prototype”,在JavaScript中,每個函數 都有一個prototype屬性,當一個函數被用作構造函數來創建實例時,該函數的prototype屬性值將被作爲原型賦值給所有對象實例(也就是設置 實例的__proto__屬性),也就是說,所有實例的原型引用的是函數的prototype屬性。瞭解了構造函數的prototype屬性之後,一定就明白爲什麼第一句結果爲true了。

    • prototype屬性是函數對象特有的,如果不是函數對象,將不會有這樣一個屬性。

  • 當通過”Person.prototype.__proto__”語句獲取will對象原型的原型時候,將得到”Object {}”對象,後面將會看到所有對象的原型都將追溯到”Object {}”對象。

  • 對於原型對象”Person.prototype”的”constructor”,根據前面的介紹,將對應Person函數本身。

通過上面可以看到,“Person.prototype”對象和Person函數對象通過”constructor”和”prototype”屬性實現了相互引用(後面會有圖展示這個相互引用的關係)

Step 3: 查看對象Object的原型

通過前一部分可以看到,will的原型的原型是”Object {}”對象。實際上在JavaScript中,所有對象的原型都將追溯到”Object {}”對象。

下面通過一段代碼看看”Object {}”對象:

  1. console.log(Person.prototype.__proto__ === Object.prototype); 
  2. console.log(typeof Object); 
  3. console.log(Object); 
  4. console.log(Object.prototype); 
  5. console.log(Object.prototype.__proto__); 
  6. console.log(Object.prototype.constructor); 

通過下面的代碼可以看到:

  • Object對象本身是一個函數對象。

  • 既然是Object函數,就肯定會有prototype屬性,所以可以看到”Object.prototype”的值就是”Object {}”這個原型對象。

  • 反過來,當訪問”Object.prototype”對象的”constructor”這個屬性的時候,就得到了Obejct函數。

  • 另外,當通過”Object.prototype.__proto__”獲取Object原型的原型的時候,將會得到”null”,也就是說”Object {}”原型對象就是原型鏈的終點了。

Step 4: 查看對象Function的原型

在上面的例子中,Person是一個構造函數,在JavaScript中函數也是對象,所以,我們也可以通過”__proto__”屬性來查找Person函數對象的原型。

  1. console.log(Person.__proto__ === Function.prototype); 
  2. console.log(Person.constructor === Function) 
  3. console.log(typeof Function); 
  4. console.log(Function); 
  5. console.log(Function.prototype); 
  6. console.log(Function.prototype.__proto__); 
  7. console.log(Function.prototype.constructor); 

結果分析 :

  • 在JavaScript中有個Function對象(類似Object),這個對象本身是個函數;所有的函數(包括Function,Object)的原型(__proto__)都是”Function.prototype”。

  • Function對象作爲一個函數,就會有prototype屬性,該屬性將對應”function () {}”對象。

  • Function對象作爲一個對象,就有”__proto__”屬性,該屬性對應”Function.prototype”,也就是說,”Function.__proto__ === Function.prototype”

  • 對於Function的原型對象”Function.prototype”,該原型對象的”__proto__”屬性將對應”Object {}”

對比prototype和__proto__

對於”prototype”和”__proto__”這兩個屬性有的時候可能會弄混,”Person.prototype”和”Person.__proto__”是完全不同的。

在這裏對”prototype”和”__proto__”進行簡單的介紹:

  • 對於所有的對象,都有__proto__屬性,這個屬性對應該對象的原型

  • 對於函數對象,除了__proto__屬性之外,還有prototype屬性,當一個函數被用作構造函數來創建實例時,該函數的prototype屬性值將被作爲原型賦值給所有對象實例(也就是設置實例的__proto__屬性)

圖解實例

通過上面結合實例的分析,相信你一定了解了原型中的很多內容。

但是現在肯定對上面例子中的關係感覺很凌亂,一會兒原型,一會兒原型的原型,還有Function,Object,constructor,prototype等等關係。

現在就對上面的例子中分析得到的結果/關係進行圖解,相信這張圖可以讓你豁然開朗。

對於上圖的總結如下:

  • 所有的對象都有”__proto__”屬性,該屬性對應該對象的原型

  • 所有的函數對象都有”prototype”屬性,該屬性的值會被賦值給該函數創建的對象的”__proto__”屬性

  • 所有的原型對象都有”constructor”屬性,該屬性對應創建所有指向該原型的實例的構造函數

  • 函數對象和原型對象通過”prototype”和”constructor”屬性進行相互關聯

通過原型改進例子

在上面例子中,”getInfo”方法是構造函數Person的一個成員,當通過Person構造兩個實例的時候,每個實例都會包含一個”getInfo”方法。

var will = new Person("Will", 28);
var wilber = new Person("Wilber", 27);

前面瞭解到,原型就是爲了方便實現屬性的繼承,所以可以將”getInfo”方法當作Person原型(Person.__proto__)的一個屬性,這樣所有的實例都可以通過原型繼承的方式來使用”getInfo”這個方法了。

所以對例子進行如下修改:

  1.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2.     this.name = name; 
  3.     this.age = age; 
  4.  
  5. Person.prototype.getInfo = function(){ 
  6.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 + this.age + " years old"); 
  7. }; 

修改後的結果爲:

原型鏈

因爲每個對象和原型都有原型,對象的原型指向對象的父,而父的原型又指向父的父,這種原型層層連接起來的就構成了原型鏈。

在”理解JavaScript的作用域鏈“一文中,已經介紹了標識符和屬性通過作用域鏈和原型鏈的查找。

這裏就繼續看一下基於原型鏈的屬性查找。

屬性查找

當查找一個對象的屬性時,JavaScript 會向上遍歷原型鏈,直到找到給定名稱的屬性爲止,到查找到達原型鏈的頂部(也就是 “Object.prototype”), 如果仍然沒有找到指定的屬性,就會返回 undefined。

看一個例子:

  1.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2.     this.name = name; 
  3.     this.age = age; 
  4.  
  5. Person.prototype.MaxNumber = 9999
  6. Person.__proto__.MinNumber = -9999
  7.  
  8. var will = new Person("Will"28); 
  9.  
  10. console.log(will.MaxNumber); 
  11. // 9999 
  12. console.log(will.MinNumber); 
  13. // undefined 

在這個例子中分別給”Person.prototype “和” Person.__proto__”這兩個原型對象添加了”MaxNumber “和”MinNumber”屬性,這裏就需要弄清”prototype”和”__proto__”的區別了。

“Person.prototype “對應的就是Person構造出來所有實例的原型,也就是說”Person.prototype “屬於這些實例原型鏈的一部分,所以當這些實例進行屬性查找時候,就會引用到”Person.prototype “中的屬性。

屬性隱藏

當通過原型鏈查找一個屬性的時候,首先查找的是對象本身的屬性,如果找不到纔會繼續按照原型鏈進行查找。

這樣一來,如果想要覆蓋原型鏈上的一些屬性,我們就可以直接在對象中引入這些屬性,達到屬性隱藏的效果。

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1.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2.     this.name = name; 
  3.     this.age = age; 
  4.  
  5. Person.prototype.getInfo = function(){ 
  6.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 + this.age + " years old"); 
  7. }; 
  8.  
  9. var will = new Person("Will"28); 
  10. will.getInfo = function(){ 
  11.     console.log("getInfo method from will instead of prototype"); 
  12. }; 
  13.  
  14. will.getInfo(); 
  15. // getInfo method from will instead of prototype 

對象創建方式影響原型鏈

會到本文開始的例子,will對象通過Person構造函數創建,所以will的原型(will.__proto__)就是”Person.prototype”。

同樣,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創建一個對象:

  1. var July = { 
  2.     name: "July"
  3.     age: 28
  4.     getInfo: function(){ 
  5.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 + this.age + " years old"); 
  6.     }, 
  7.  
  8. console.log(July.getInfo()); 

當使用這種方式創建一個對象的時候,原型鏈就變成下圖了,July對象的原型是”Object.prototype”也就是說對象的構建方式會影響原型鏈的形式。

hasOwnProperty

“hasOwnProperty”是”Object.prototype”的一個方法,該方法能判斷一個對象是否包含自定義屬性而不是原型鏈上的屬性,因爲”hasOwnProperty” 是 JavaScript 中唯一一個處理屬性但是不查找原型鏈的函數。

相信你還記得文章最開始的例子中,通過will我們可以訪問”constructor”這個屬性,並得到will的構造函數Person。這裏結合”hasOwnProperty”這個函數就可以看到,will對象並沒有”constructor”這個屬性。

從下面的輸出可以看到,”constructor”是will的原型(will.__proto__)的屬性,但是通過原型鏈的查找,will對象可以發現並使用”constructor”屬性。

“hasOwnProperty”還有一個重要的使用場景,就是用來遍歷對象的屬性。

  1. function Person(name, age){ 
  2.     this.name = name; 
  3.     this.age = age; 
  4.  
  5. Person.prototype.getInfo = function(){ 
  6.     console.log(this.name + " is " + this.age + " years old"); 
  7. }; 
  8.  
  9. var will = new Person("Will"28); 
  10.  
  11. for(var attr in will){ 
  12.     console.log(attr); 
  13. // name 
  14. // age 
  15. // getInfo 
  16.  
  17. for(var attr in will){ 
  18.     if(will.hasOwnProperty(attr)){ 
  19.         console.log(attr); 
  20.     } 
  21. // name 
  22. // age 

總結

本文介紹了JavaScript中原型相關的概念,對於原型可以歸納出下面一些點:

  • 所有的對象都有”[[prototype]]”屬性(通過__proto__訪問),該屬性對應對象的原型

  • 所有的函數對象都有”prototype”屬性,該屬性的值會被賦值給該函數創建的對象的”__proto__”屬性

  • 所有的原型對象都有”constructor”屬性,該屬性對應創建所有指向該原型的實例的構造函數

  • 函數對象和原型對象通過”prototype”和”constructor”屬性進行相互關聯

還有要強調的是文章開始的例子,以及通過例子得到的一張”普通對象”,”函數對象”和”原型對象”之間的關係圖,當你對原型的關係迷惑的時候,就想想這張圖(或者重畫一張當前對象的關係圖),就可以理清這裏面的複雜關係了。

通過這些介紹,相信一定可以對原型有個清晰的認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