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企業如何基於超級產品戰略,構建業務架構,進行競品分析

本文運用超級產品戰略,從用戶角度出發,以業務構架爲基礎,描述如何通過競品分析打造超級產品。

在B端產品的創新過程中,許多產品經理都不願意做競品分析,這是因爲在細分市場當中,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成本非常高,在某些場景下哪怕付出高昂的成本,企業也很難一次性完成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

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最大難度在於業務分析,首先B端產品的產生就在於業務,基於業務來打造產品,但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需要通過產品去分析業務,這樣就很難理清競品的產品架構,再加上競品的體驗成本也較高,如果無法試用競品,那麼企業只能自己想辦法去體驗產品,而這些都需要資金的。

再加上B端產品所針對的行業相對有侷限,產品經理能掌握的競品的信息非常有限,尤其是競品在市場內的數據,這無異於增加了B端產品做競品分析的難度。

相對於C端產品,B端產品通常都不會去使用產品,因此依賴於業務的B端產品很難以用戶的角度來打造超級產品。

但是,B端產品競品分析卻又很有價值。在運用超級產品戰略來打造超級產品初期階段,我們通常需要做競品分析,作爲評估風險的依據。

理清競品的產品架構可以實現與競品差異化的競爭,在B端產品創新的過程中,如果無法及時得到用戶的反饋,可以以競品數據作爲參考,以免對產品進行盲目創新。

說的直白點,競品分析有助於B端產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抓住更多的用戶。

那麼如何才能做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呢?尤其是產品依賴於業務的情況下。

一、準備階段

在進行競品分析之前,首先要選擇競品。

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可以選擇同市場內市場份額較大的產品,通過搜索相關行業的關鍵詞來選擇競品。

搜索關鍵詞時可以選擇廣告頁面,如果有足夠數量的用戶,可以直接對用戶進行洞察,如果用戶數量不夠多,可以先找一部分意向用戶,在B端產品,用戶對其需要的產品都是非常熟悉的,畢竟B端產品需要直接接觸用戶的。

在選擇競品時,尤其是面對細分領域,我們要特別關注,因爲細分領域的產品競爭更加激烈。

在確定需要分析的競品後,如果無法使用產品,那麼企業可以試着向競品企業申請試用。如果對方不方便提供使用的話,可以找他們要宣傳產品的手冊,通常都會給,畢竟這些都是公開的信息。

二、市場分析

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第一步就是進行市場分析,而該市場分析又分爲:超級產品戰略、市場數據。

超級產品戰略是基於宏觀角度分析競品和競品企業的市場思路,首先企業要了解競品的營銷方案,他們是如何觸達用戶的。其次,企業要了解競品企業在行業內的核心資源,以及那些資源爲競品帶來了哪些優勢。

企業還要分析競品的盈利模式,他們是以訂閱的形式還是買斷的形式,競品能否定製開發,定製開發的收費情況如何?

最後,企業還要了解競品的後續服務,對於B端產品而言,售後情況會影響到用戶選擇產品的因素,因此,在市場分析時,企業可以運用以上的超級產品戰略的方法進行調查。

做競品分析時,需要企業儘可能的對競品數據進行完善,記錄競品在市場的份額和用戶粘性。

三、用戶與業務架構

完成市場分析後,企業可以正式對競品進行分析,在進行競品分析時需要分析競品的用戶和其所依賴的業務。

用戶分析,需要企業明確B端產品的最終使用者。

在進行用戶分析時,其核心目標能夠分析出競品的核心用戶,以及用戶屬性,爲打造超級產品提供基礎。

這時,我們要思考,用戶會在什麼樣的場景下,使用產品的哪個功能,完成哪個業務,針對不同的功能將業務進行連接,並對用戶進行業務分區。

當然,如果企業能夠接觸到用戶和業務的話,還可以與競品進行對比,分析競品解決了哪些業務,爲用戶創造了哪些價值?

四、超級產品戰略

做完競品分析和業務架構後,我們可以根據業務架構和產品功能之間的依賴關係,整理出核心數據,根據數據連接業務流程,分析出每個產品功能的數據流轉和傳遞。

很多時候,以產品功能來劃分產品架構層次纔有機會打造出超級產品,例如:業務層、架構層、數據層、最好結合實際情況的業務來進行劃分,這些都是超級產品戰略中的一部分。

五、解決問題

在B端產品的競品分析中,最重要的是分析出競品是如何解決業務問題,爲用戶創造價值的,因此,必須通過競品分析去預測競品在進行產品創新時,爲業務所想的產品解決方案。

要預測產品的解決方案,需要了解用戶未使用過競品前的業務,並找出差異化,根據差異化分析,競品爲用戶帶來了哪些價值?

六、思考

運用超級產品戰略做B端產品競品分析的目的,最終是爲了打造產品提供基礎。通過競品分析,挖掘出針對用戶業務,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高價值的競品分析,能夠影響用戶的購買產品的決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