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丨爲何Bounty會毀了項目

本文作者爲DAO Maker的B.M.,由BlockMania翻譯。

 

就在一年前,賞金活動( Bounty campaigns)似乎還是加密貨幣行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現在大多數人都同意,熊市暴露了與賞金相關的主要問題。這篇文章將集中在爲什麼賞金活動是項目運營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及賞金活動常常無效的原因。文章也將從「賞金獵人」的視角來進行分析。

 

牛市成功地用獎金掩蓋了問題

 

在牛市的早期階段,項目往往可以通過發起鉅額的賞金活動和空投來輕鬆完成它們的硬頂,因爲在當時,行業仍然由最早的支持者組成,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從BTC的巨大增幅中獲得了大量收益。

 

一旦牛市階段過去,早期的持有者繼續堅守BTC,但新的參與者爲了獲得當年BTC走勢的增長,開始對1CO產生興趣。他們認爲Token的價值是可以通過「使用率」來衡量,因此項目的潛力與觀點、追隨者和訂閱者的相關。正是這段時間締造了賞金活動的黃金時代,每月的賞金達到7位數。大量涌入加密行業的投資者大多是根據這些數字(其實極易被僞造)來判斷項目。喊單水軍的影響比現在要大得多,因此一些項目通過讓成百上千甚至上萬的人在項目的社區中進行虛假活躍,從而讓投資人深信這是個好項目。

 

因此通過虛假繁榮來構建FOMO(fear of missiong out,「怕錯過的恐慌」)變得如此容易,一些項目願意設置價值數十萬美元的賞金池。此外,由於這個時期哪怕是最糟糕的1CO項目也能收穫大票投資者(因此也帶來了此後的歸零),項目創始人無視對投資者的責任,願意將大部分Token作爲賞金回報散發出去。

 

牛市的狂熱掩蓋了資金問題,同時也造就了不合理的Token分配方式和缺乏經驗的投資者。

 

實際上,賞金只是公司去中心化價值創造的一種破碎而粗糙的物化形式,這些活動迅速削弱了去中心化項目的合理性,因爲許多項目只是建立了虛假的、短暫的社區。

 

牛市之後,賞金開始分崩離析

 

一旦新手投資者失去了他們的財富,退出了加密貨幣投資,倖存的少數投資者和早期的老手批評這種導致代幣供給被稀釋的做法。獎勵幾個百分點的代幣供應來製造虛假繁榮可以是一開始最直接的方法,但給那些在項目中沒有利害關係的人大量的代幣只會導致代幣被大量拋售,同時這些人通常也無法交付高質量的產出。對於賞金獵人來說,牛市提供了一次次短暫的騙局,令他們可以參與每一場賞金活動,並儘快將得到的代幣拋售。

 

根據Topkie.io的分析,一個典型的賞金獵人在任何時候同時參與10+以上的活動。質量和數量是互斥的,因此,正如預期的那樣,純粹爲了數字的賞金活動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因此,賞金系統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雖然它的初衷是爲了創造一個有價值的社區,激勵人們爲了去中心化的精神而爲新項目工作,但賞金的條款導致了獵人們的「極短期支持」而並非項目所預期的能夠長期持續和綁定的關係。

 

賞金獵人同時參加的活動的次數  (Tokpie.io)

 

正如上面的數字所闡明的那樣,大量的賞金獵人同時參加了100多個活動。這些賞金獵人可能意識到賞金活動只是曇花一現,因此要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獲利。

 

這種適得其反的去中心化的工作形式面臨着一個問題:人們沒有既得利益。在傳統的、中心化的價值創造過程中,比如被公司僱傭後,僱員們希望公司能成功,因爲他們只在一家公司全職,生計與公司的成功息息相關。

 

然而,賞金則是一種短暫的類似合同的機會,且對結果幾乎沒有監督,因此助長了一種去中心化工作的幻想,而實際上它只是一個鬆散的生成引擎。在快速增長的「零工經濟」領域中確實存在去中心化工作,但這類傳統的靈活用工會嚴格分析工作成果,並且:

 

1)運行在昂貴的集中化平臺上,這使得它們對於加密貨幣的初創公司來說是不可行的

2)不涉及到用尚未鑄造的代幣支付

 

賞金是一種解決傳統的去中心化工作和零工經濟的問題的方式。然而它失敗了。

 

這是一個破碎的系統

 

重要的是要認識到賞金獵人不是罪魁禍首。那些從1CO中賺了數千萬項目發起人需要他們來實現虛假繁榮,賞金獵人只是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

 

罪魁禍首其實是這個扭曲的系統上,因爲它的設計與建立一個能爲項目創造價值、圍繞開發進行積極的的討論社區毫無關係。

 

2018年初以後,獎金就不值得了

 

根據Topkie.io的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賞金獵人的平均收入是每月90美元。由於利用賞金活動的項目的表現不佳,承諾的獎勵往往會貶值90%,這意味希望獲得900美元報酬的人最終只會得到90美元。

 

註明:這項研究並沒有包括那些最終未能上交易所的項目,如果把這些都計算在內,實際收益的貶值遠大於90%。

 

已實現的賞金獵人收入(topki .io)

 

去中心化價值創造和工作的正確姿勢

 

這個時代的難得的機會在於,人們無需全職加入團隊,便可以爲一家正在崛起、顛覆傳統行業的初創公司創造價值。這樣的機會只應該向積極的支持者(也就是Hodlers)打開。

 

Hodlers擁有既得利益,這些社區成員的獨特技能能爲項目帶來高質量的價值創造,而不僅僅是虛榮的數字。爲了組織這種去中心化的hodler的價值創造,DAO Maker開發了「Social Mining」,這是一種可插拔的軟件解決方案,允許項目獎勵對生態系統做出貢獻的hodlers,同時保留區塊鏈開發的去中心化屬性和開放性。

 

這個系統將典型的被動社區變成主動的hodler,從而驅動項目增長。Social Mining允許用戶將他們的代幣作爲既得利益的證明,爲項目提供增值,然後通過他們的個人儀表板來驗證彼此的工作。一個用戶投入的Stake越多,他/她獲得的「驗證能力」(validation power)就越大,因爲投入更多的人更有動力去獎勵最優質的工作。因此這也爲代幣增加了一個新的功能,增加了它的使用性和潛力。驗證能力也包含其他衡量標準,比如「產出高質量的工作的可持續性」,用多維度構建「驗證能力」,可以激勵社區中最有才的人投入更多時間,爲項目帶來核心增長。

 

當然,在平臺上開始工作前,需要滿足一個最低要求的Stake(金額不同,由每個項目決定)。重要的是,用戶持有的時間越長,他stake的權重就越大,因此長期持有的人獲得更多的驗證能力。這建立了一個防拋售的激勵機制,同時也獎勵了那些對項目的發展有長期興趣的小散用戶,從而真正抓住了區塊鏈的民主化精神。

 

因此,生態系統成爲了項目的增長引擎,成爲一種致力於個人成長的DAO形態。所有向平臺貢獻價值的參與者都會受到其他參與者的評判,每個人都爲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使生態系統更有價值。

 

用例:用戶A將在本地商店推廣項目X,作爲該推廣的結果,商店將開始接受項目X令牌。他將把自己的成就上傳到這個平臺上,其他用戶將通過投票來評估這個生態系統從中獲得了多少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