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永亮:超級產品戰略助戴森品牌C位出道,它卻在汽車行業栽跟頭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襲擊全球,面對疫情,許多小家電企業遭遇負面衝擊、產品、生產、用戶消費受到抑制,一時間小家電企業陷入恐慌…這時,不少企業只能看着2019年的雙十一數據安慰自己,只要扛過這次,運用超級產品戰略再創輝煌…

那麼大家還記得在2019年的雙十一當中,最讓國內用戶爲之瘋狂的小家電品牌是什麼?

無論是在京東、天貓、蘇寧還是拼多多的雙十一排行榜中,戴森品牌的都位列其中。

這不經讓我思考,爲什麼那麼多人會選擇買戴森?難道僅僅只是因爲戴森產品,檔次高、價格貴?在同款功能相似的產品中,一百多元的吹風機都不如戴森二千多元的超音速吹風機來得受歡迎。

當然,貴並不是讓用戶購買的理由,卻能夠顯示出它的品牌忠誠度。

憑什麼戴森能把產品賣出貴10倍以上的價格?

“你覺得一個讓你欲罷不能的痛點值多少錢?”這是戴森創始人對於這個問題給出的最佳答案。也適用於任何一家企業來重新定義企業戰略方向。

超級產品戰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是產品受歡迎的絕招

大部分的小家電產品是讓用戶覺得平凡又不夠“檔次”的存在,能夠將時尚、黑科技、高端這些詞語和捲髮棒、吹風機。吸塵器連接在一起的品牌,只有戴森。

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實,無論是戴森的吹風機、吸塵器、還是風靡全網的捲髮棒,這背後都有一個超級產品戰略目標,那就是把自己變成核心競爭力。

01

發現痛點的本質問題

舉個例子,在戴森品牌創始人詹姆斯·戴森31歲時,他還是個經營一家手推車工廠的老闆,爲了清理倉庫,他選擇買一款較爲知名的品牌吸塵器。起初,該吸塵器還挺好用的,隨着使用產品的次數越多,吸塵器總是清潔到一半時就堵塞,還弄得倉庫裏塵土飛揚。

在詹姆斯·戴森向該品牌企業反饋問題時,他發現當時的吸塵器裏面有集塵袋,用戶在使用完產品後就得及時更換,否則吸塵器堵塞就成了家常便飯,但由於更換集塵袋的成本太高,相當於重新買一次吸塵器,那麼,在用戶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花費高昂的價格頻繁更換集塵袋,要麼重新買吸塵器。再加上市面上也沒有更好的替代品,因此,這個問題幾乎成爲讓每個家庭煩躁的痛點。而當時的企業早已習慣了賺集塵袋的錢,自然不會“自毀錢程”去創新更好的產品來解決用戶痛點。

因此,發現該痛點的詹姆斯·戴森決定爲用戶“發聲”,自研自產。

想要解決用戶痛點,就要分析痛點背後本質。當時,市面上的吸塵器採用的馬達是由第三方的碳刷馬達,由於該馬達是通過相互接觸的方式推動馬達轉子的運行,這很容易對吸塵器造成磨損和產品功能的減弱。

換句話說,只要解決了馬達的問題,相當於解決用戶使用吸塵器時本質上的痛點,而這則需要詹姆斯·戴森從產品層面出發,利用空氣動力學對產品進行創新。

他先是做了幾百個模型,賣掉手推車工廠、甚至抵押房產來作爲產品創新的資金,歷經五年的時間對5127個原型進行否定和分析後,戴森企業的第一臺切換式磁阻數碼馬達——X21出世。

該類型馬達摒棄了傳統馬達的碳刷設計,而馬達轉子的動力源來自於馬達內部的磁鐵所產生的強力磁場,換句話說,吸塵器不再受到馬達的影響而產生磨損從而影響到產品功能,再加上馬達內部的電子元件被重新整合,馬達的體積被大大縮小,不再需要大型電容器來穩定電壓。

到了1993年,詹姆斯·戴森在英國市場上推出了售價200英鎊的真空吸塵器,這款產品讓用戶不再需要更換集塵袋,如此出色的產品,讓戴森品牌在業內站穩腳跟。

02

傳統企業戰略與超級產品戰略

很多時候,在傳統企業戰略中,企業管理者常常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做類比式思考。舉個例子,戴森發現用戶的痛點,陷入對產品外觀、集塵袋等不重要的問題上進行創新,結果毫無意義。而超級產品戰略是通過剝開一層層事物表面的假象,找到產品痛點背後的本質,解決用戶問題。

這也是爲什麼詹姆斯·戴森拼上全部身家,花費大量的時間也要對馬達這樣的局部產品進行改造,因爲他用的是典型的超級產品戰略上的本質思考方式。

運用超級產品戰略,讓企業形成核心競爭力,聽上去簡單,但實施起來,卻需要企業付出無數的努力。例如,詹姆斯·戴森爲了確保生產的效率和產品的精確性,建立起自動化的生產線,將該工作交給機器人完成。而在粘合產品零件時,針對不同零件使用不同類型的膠水。當用戶反饋產品馬達聲音太大時,爲了解決這個痛點,他在原有馬達的基礎上增加了兩個葉片,將馬達聲音頻率調節到用戶聽覺範圍之外,也就是超聲波,因此,戴森品牌的產品發出的聲音遠遠小於同類競品。

聽到用戶的聲音,找到痛點背後的本質,把握產品的每個細節,快速迭代產品,這些讓戴森品牌在小家電產品中形成了足夠強的核心競爭力。

03

超級產品戰略的產品創新

看到這裏,我們可以把詹姆斯·戴森對產品創新的方向分爲三大方面:

1)找到用戶常用的產品

2)發現用戶痛點,分析痛點背後的本質

3)以產品爲支點,解決用戶痛點

如今在戴森的產品矩陣中,例如,吸塵器、吹風機、電風扇、捲髮棒,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產品,但它們能夠被用戶喜愛的原因其實都一樣,那就是重視產品,用產品發力,解決用戶痛點的本質問題。

舉個例子,傳統的吹風機都會添加電阻絲加熱空氣,不僅噪音大,而且損傷用戶髮質,讓本就髮量稀少的用戶們禿上加禿。按照吹風機產品的行業標準,能夠吹乾溼布的吹風機就可以順利面世了。

而戴森企業卻不這樣認爲,戴森吹風機不僅減少了噪音,並針對不同國家的女性進行針對性的吹頭髮測試,例如,絕大多數的日本女性希望自己的頭髮更加柔順,英國女性希望自己的頭髮較爲蓬鬆,誰都不希望自己的頭髮受損太大,利用四年的時間投入5000萬英鎊的產品研發成本,將產品功能發揮到極致,讓用戶用得舒心。

那麼對於超級產品戰略而言,只要企業做好產品就一定會獲得成功嗎?

其實不然,好的產品是企業能否在市場中生存的基礎。但在不同市場中超級產品戰略的方法不同,在2016年時,詹姆斯·戴森高調宣佈進入汽車行業,試圖將戴森吹風機的成功複製到汽車市場中,結果卻讓詹姆斯·戴森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汽車行業作爲世界上壁壘最高的行業之一,它的產品鏈較爲複雜,高度依賴於行業協作於技術積累,並要求企業及時響應市場,這對於戴森企業而言無疑是條艱難的道路。

其實早在戴森之前,蘋果和谷歌也曾加入過汽車行業並開始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但隨着汽車行業的寒冬,車企面臨存忘難題,它們只得選擇放棄…

2019年10月,詹姆斯·戴森寫了一封信宣佈放棄汽車行業,在信中他寫道:

做這個決定並不是因爲產品出現了什麼問題,也不是汽車團隊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在汽車研發當中已經做到了很大的成就,但因爲找不到適合的買家,企業不得不取消該項目的投入。

詹姆斯·戴森在汽車行業內損失了百億,一家想要永遠走在創新前沿的科技企業太難,因爲它們很有可能會因爲速度太慢而顯得在追求速度。快節奏的時代中格格不入。

在超級產品戰略中,不同的市場,實現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方式不同,唯有深耕自己的市場領域,用心做好產品,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即便慢點也沒關係,時間會告訴你,匠心所付出的價值是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