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金融科技建設實踐與經驗談

2013年,着手研究雲計算、分佈式技術,提出開放銀行概念,構建易商產品系列;

2014年,深入對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進行研究並嘗試應用;

2017年,積極推進新技術之間的交叉與融合,規劃並逐步構建一系列平臺;

2018年,基於人工智能平臺構建的“中銀大腦”項目榮獲人民銀行科技發展獎一等獎;

……

這些年,中國銀行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加強金融與新技術的融合,並實實在在應用於各大業務場景,對運營效率有顯著的影響。

金融與新技術深度融合並落地應用

中國銀行陸續規劃並構建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三大平臺,作爲技術轉型的基礎平臺,支撐細分場景下定製化系統的建設和落地應用。

首先,新技術的研究及應用按照“技術預研-原型研發-平臺規劃-試點應用到規模化應用”的思路,有節奏的推進各系統的建設與落地。

其次,堅持以客戶爲中心,打造極致客戶體驗。例如,通過語音導航,可從手機銀行上百項功能中直接定位到客戶所需的業務功能,並識別客戶意圖,自動完成預填單,這是運用語音識別、語義分析、智能搜索、機器學習等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結合的成功範例,可極大提升客戶體驗。還可以通過客戶畫像和行爲分析,實現界面功能展示的“千人千面”,並能通過認知大腦分析客戶偏好、客戶資產和行爲偏好,自動推薦適合產品。

第三,築牢風控合規底線,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傳統風控體系進行智能化轉型,構建風險決策引擎、風險模型工廠和風險知識圖譜。通過風險地圖,實現實時交易欺詐風險分析和處置;通過知識圖譜,對客戶股權關係、資金流向等進行分析,挖掘客戶隱性關係,識別潛在集團客戶;通過傳導模型,發現企業之間風險傳導路徑、時間等特徵,解決了長期依靠人工分析工作量大、準確度低的難題,實現風險管理從“人控”向“機控”轉變,提升了管理效率。

第四,發揮綜合化優勢,賦能集團發展。作爲中國持牌最全的商業銀行之一,綜合化一直是中行的戰略核心。中銀大腦不僅服務於海內外總分行,還面向集團綜合經營公司,提供交叉營銷等多種智能服務。例如,在保險營銷領域,通過中銀大腦整合中國銀行、中銀保險和中銀三星人壽保險的業務模型,根據客戶信息、產品信息和交易信息,形成偏好概率,並納入客戶畫像。客戶經理基於此開展精準營銷,大幅度提升了營銷成功率。

金融科技應用過程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金融科技應用中最具挑戰的是人員思維轉變和培養、平臺建設環節。

首先,要建立技術研究與場景試點的相關管理方式,例如我行“技術預研-原型研發-平臺規劃-試點應用到規模化應用”的思路,鼓勵員工預研新技術,結合業務場景進行技術的試點,逐步搭建技術平臺,推動人員的思維轉變、技術能轉型。新技術平臺建設是錘鍊數字化人才的良好契機。

新技術平臺建設過程中,中國銀行年均投入超過幾百人,專注於平臺建設。在此過程中,邊幹邊學,以幹帶訓,實現了科技人員技術能力的提升和轉型,涌現出了算法專家、數據分析師、客戶體驗師、模型設計師等數字化人才。

更爲重要的是,實現了技術人員思維模式的轉變,如今敏捷迭代、客戶體驗、用戶思維、平臺效應,已在中行科技體系深入人心。比如,中國銀行組織的“小海豚杯”人工智能建模大賽,吸引了來自於全集團、海內外,共計350支隊伍近千人蔘賽,其中近20%爲各級分支行的人員。業務人員使用新技術平臺完成建模、預測流程,並獲得了不錯的結果,促進全行更多的人員成爲數據建模師、數據分析師,激發全行使用新技術的熱情,推動全行數字化轉型。

其次,規劃建立企業級的新技術平臺建設,推動數字化轉型。銀行是大型企業,有衆多業務部門,需要搭建統一的平臺提供規範化的服務。通過建立共享複用的企業級平臺,例如大數據平臺、人工智能平臺,可將各項目中分散的功能提煉出來,進行集中規劃與研發,並賦能全集團,這樣才能避免陷入數據孤島、資源浪費、標準缺失等困境。

同時,商業銀行的數字化研發,已不能簡單延續業務提需求、科技搞開發“來料加工”的模式。項目的需求-這個研發的起點,當下依然面臨很多困難與挑戰。根源在於:商業銀行不可能簡單照搬互聯網公司,要形成不偏離金融屬性的銀行業務新模式,需要將商業洞察、客戶體驗、場景生態與技術運用相結合,並要平衡發展增量與維持存量的關係。爲解決這個問題,企業級技術平臺提供了科技業務融合的一種新思路,和一種產生更加結構化“需求”的新方式。

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力度 多領域頗有建樹

中國銀行持續加大金融科技創新投入的力度,夯實科技基礎,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等多領域頗有建樹。

人工智能領域:智能客戶關係管理,使用人工智能技術挖掘數據價值,輔助客戶經理營銷,覆蓋客戶過億,推薦成交額破百億。智能客服,採用語音識別技術爲客戶提供語音導航,並通過問答機器人提供良好的人機交互體驗。

區塊鏈領域:西藏扶貧資金支持保障系統應用區塊鏈,資金流轉全程上鍊,保證透明使用和投放,實現精準扶貧。中國銀行自主研發了區塊鏈債券發行系統,這是國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債券發行簿記系統。利用區塊鏈難以篡改、智能合約公開透明、分佈式賬本可信共享等特點,解決債券發行過程中發行過程依賴手工效率低下,定價配售人爲控制透明度低,各方無信息共享渠道信息滯後,事後評估缺乏數據支撐改進困難的業務痛點問題。我行依託該系統成功完成300億元二級資本債和200億元小微債的發行,節省承銷費,節約人力投入,大幅提升自動化程度。

雲計算領域:打造易商系列產品,加大場景生態建設,構建分佈式影像平臺,提供易拓展、高可用、異地多活的影像存儲和訪問服務。

大數據領域:搭建完成大數據平臺,支持結構化、非結構化海量數據處理支持智能營銷、風險控制、授信評級等數十個大數據應用場景,其中網絡金融事中風控實現全流程、全渠道、全業務的事中風險管控,篩查風險交易,極大提高了風險控制能力。

此外,在物聯網、虛擬/增強現實(AR/VR)、生物識別領域也開展了積極探索。

在普惠金融方面,積極採用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新型企業信貸模型,對小微企業進行數據挖掘分析,識別小微企業風險,提供資金助力;實現人行二檔降準指標。

在金融科技應用中,始終鼓勵原創、堅持自主可控,近年來在專利方面也實現了較大突破。連續三年,新提交專利申請數量居四大行前列,在區塊鏈方面申請專利居於前列。

金融科技在金融行業實踐經驗及思考

一路走來,感觸良多,金融行業多年經驗積累來看,金融行業是數據密集型企業,擁有豐富的數據;同時,金融行業也是技術密集型企業,爲了保證客戶的資金安全對於IT技術的要求極高。從這兩個角度看,金融行業必然是金融科技的推動者和踐行者。以下幾方面經驗:

一是金融行業對IT技術有“金融級”的要求,爲了保證客戶資金安全,偏重於使用成熟技術,但是金融行業也是新技術的重要使用者,只有經過金融行業驗證的技術,才能走向成熟。金融行業對於金融科技應該本着積極試用,謹慎推廣的態度,制定好企業級技術平臺規劃,做好數字化轉型。

二是金融行業要積極擁抱新技術,積極在客戶服務中使用新技術提高客戶體驗,才能服務好客戶。新技術的使用,應該做好規劃,從技術預研到原型設計,再到試點,最後纔是規模化推廣。新技術需要積極預研,主動尋找場景進行試用,這樣才能不落後於時代發展。

三是金融企業具備使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天然優勢。2010年前後,各大行陸續完成大集中,這是各銀行信息化的里程碑,也是中國金融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前,受益於政策支持,各行業掀起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研究及探索的高潮。相較於其他行業,商業銀行信息化程度較高,大集中後,系統經過近十年的使用和完善,積累了海量的、強金融屬性的高價值數據,並基本實現了採用大數據技術的存儲和管理,同時伴隨雲計算的應用,銀行業已具備了廣泛應用人工智能的數據基礎和算力基礎。

展望未來,隨着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的深度***,將重構服務架構,提升服務效率,在向長尾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同時,還將大幅度降低風險。這都將會推動金融業構建更大範圍的高性能生態系統,從而提升金融企業商業效能,促進內部經營過程變革。

金融科技領域發展趨勢及傳統金融機構佈局

金融科技不是全新的概念,而是30多年中金融和科技不斷融合過程中演變的形態。美國科技公司十年前開始佈局金融版圖,中國金融科技緊跟美國,得益於中國巨大的網民數量和電子商務培養的用戶習慣,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出現領先全球的態勢並開始全球化佈局。

當前,金融科技的概念逐漸明晰,且逐漸成爲了推進金融業務創新發展的主要力量。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可以分爲三個階段:金融電子化,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

近年來,監管陸續出臺“科技+金融”政策導向性文件,肯定了金融科技的同時爲建立健全金融科技監管制度與市場秩序做出了卓越貢獻,2019年8月《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的落地更是爲金融科技發展做出了頂層規劃與指導建議。

目前金融科技主要聚焦人工智能,區塊鏈,生物識別,雲計算,大數據方面。在金融脫媒的背景下,金融企業較以往更加註重用戶,解決用戶的痛點、滿足用戶的需求,提升用戶的體驗,在精細化管理、風控能力和服務水平等加大信息化投資。

傳統金融如何佈局?傳統金融積極探索科技驅動的創新發展路徑,佈局金融科技,在各個業務場景的應用。銀行業發展金融科技普遍存在三種模式:

  1. 投資併購: 銀行建立或者參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金融科技公司,美國銀行多采用此方式;
  2. 內部研發:銀行在已有信息技術部門或者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親自佈局金融科技;
  3. 戰略合作:銀行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或向金融科技公司直接購買產品或者服務。大型銀行佈局金融科技方式多元化,自建、投資、跨界合作,積極向同業輸出金融科技服務。中小銀行更多是選擇“內部研發+外部合作”。銀行突破內部信息部門發展金融科技的侷限,成立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也是發展佈局模式之一。

金融科技應用場景佈局方面,重點是將新技術應用於業務場景,推動金融企業的智能化、輕型化發展。重點構建小前臺/輕前臺,通過大中臺的數據分析處理能力支持小前臺運轉;加強場景生態建設投入,豐富金融服務應用場景。一方面,金融服務應用場景向線上遷移,金融企業需要迎合這個趨勢發展線上業務,加強場景生態建設,豐富獲客、活客渠道和方式;另一方面,加強線下、線上金融服務融合、打通,構建場景生態圈,拓寬服務領域、延伸服務週期,將服務交付場所逐漸由實體網點向各類生活消費場景轉移、融合。

文/中治智庫特約高級研究員、中國銀行軟件中心劉述忠博士

編輯/王雪燕

來源/51CTO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