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內億萬的晶體管制程工藝

芯片內億萬的晶體管制程工藝

一.原理

晶體管並非是安裝上去的,芯片製造其實分爲沙子-晶圓,晶圓-芯片這樣的過程,而在芯片製造之前,IC涉及要負責設計好芯片,然後交給晶圓代工廠。

芯片設計分爲前端設計和後端設計,前端設計(也稱邏輯設計)和後端設計(也稱物理設計)並沒有統一嚴格的界限,涉及到與工藝有關的設計就是後端設計。芯片設計要用專業的EDA工具。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如果我們將設計的門電路放大,白色的點就是襯底, 還有一些綠色的邊框就是摻雜層。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當芯片設計好了之後,就要製造出來,晶體管就是在晶圓上直接雕出來的,晶圓越大,芯片製程越小,就能切割出更多的芯片,效率就會更高。

舉個例子,就好像切西瓜一樣,西瓜更大的,但是原來是切成3釐米的小塊,現在換成了2釐米,是不是塊數就更多。所以現在的晶圓從 2 寸、4 寸、6 寸、8 寸到現在 16 寸大小,

製程這個概念,其實就是柵極的大小,也可以成爲柵長,它的距離越短,就可以放下更多的晶體管,這樣就不會讓芯片不會因技術提升而變得更大,使用更先進的製造工藝,芯片的面積和功耗就越小。但是我們如果將柵極變更小,源極和漏極之間流過的電流就會越快,工藝難度會更大。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芯片製造共分爲七大生產區域,分別是擴散、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拋光、金屬化。

其中雕出晶圓的最重要的兩個步驟就是光刻和蝕刻,光刻技術是一種精密的微細加工技術。常規光刻技術是採用波長爲2000~4500的紫外光作爲圖像信息載體,以光致抗光刻技術蝕劑爲中間(圖像記錄)媒介實現圖形的變換、轉移和處理,最終把圖像信息傳遞到晶片(主要指硅片)或介質層上的一種工藝。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光刻技術就是把芯片製作所需要的線路與功能區做出來。簡單來說芯片設計人員設計的線路與功能區“印進”晶圓之中,類似照相機照相。照相機拍攝的照片是印在底片上,而光刻刻的不是照片,而是電路圖和其他電子元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而蝕刻技術就是利用化學或物理方法,將抗蝕劑薄層未掩蔽的晶片表面或介質層除去,從而在晶片表面或介質層上獲得與抗蝕劑薄層圖形完全一致的圖形。集成電路各功能層是立體重疊的,因而光刻工藝總是多次反覆進行。例如,大規模集成電路要經過約10次光刻才能完成各層圖形的全部傳遞。

在半導體制造中有兩種基本的刻蝕工藝:幹法刻蝕和溼法腐蝕。目前主流所用的還是幹法刻蝕工藝,利用幹法刻蝕工藝的就叫等離子體蝕刻機。

在集成電路製造過程中需要多種類型的幹法刻蝕工藝,應用涉及硅片上各種材料。被刻蝕材料主要包括介質、硅和金屬等,通過與光刻、沉積等工藝多次配合可以形成完整的底層電路、柵極、絕緣層以及金屬通路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驅動之家有一片的CPU的製造過程,《從沙子到芯片:且看處理器是怎樣煉成的》,就從微觀上講解了這個步驟。

在塗滿光刻膠的晶圓(或者叫硅片)上蓋上事先做好的光刻板,然後用紫外線隔着光刻板對晶圓進行一定時間的照射。原理就是利用紫外線使部分光刻膠變質,易於腐蝕。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溶解光刻膠:光刻過程中曝光在紫外線下的光刻膠被溶解掉,清除後留下的圖案和掩模上的一致。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刻蝕”是光刻後,用腐蝕液將變質的那部分光刻膠腐蝕掉(正膠),晶圓表面就顯出半導體器件及其連接的圖形。然後用另一種腐蝕液對晶圓腐蝕,形成半導體器件及其電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清除光刻膠:蝕刻完成後,光刻膠的使命宣告完成,全部清除後就可以看到設計好的電路圖案。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裏說一下,什麼是光刻膠。我們要知道電路設計圖首先通過激光寫在光掩模版上,然後光源通過掩模版照射到附有光刻膠的硅片表面,引起曝光區域的光刻膠發生化學效應,再通過顯影技術溶解去除曝光區域或未曝光區域,使掩模版上的電路圖轉移到光刻膠上,最後利用刻蝕技術將圖形轉移到硅片上。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而光刻根據所採用正膠與負膠之分,劃分爲正性光刻和負性光刻兩種基本工藝。 在正性光刻中,正膠的曝光部分結構被破壞,被溶劑洗掉,使得光刻膠上的圖形與掩模版上圖形相同。相反地,在負性光刻中,負膠的曝光部分會因硬化變得不可溶解,掩模部分則會被溶劑洗掉,使得光刻膠上的圖形與掩模版上圖形相反。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可以說,在晶圓製造中,直徑30釐米的圓形硅晶薄片穿梭在各種極端精密的加工設備之間,由它們在硅片表面製作出只有髮絲直徑千分之一的溝槽或電路。熱處理、光刻、刻蝕、清洗、沉積……每塊晶圓要晝夜無休地被連續加工兩個月,經過成百上千道工序,最終集成了海量的微小電子器件,經切割、封裝,成爲信息社會的基石——芯片。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是一個Top-down View 的SEM照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見CPU內部的層狀結構,越往下線寬越窄,越靠近器件層。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這是CPU的截面視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層狀的CPU結構,由上到下有大約10層,其中最下層爲器件層,即是MOSFET晶體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工藝流程

提煉單晶硅錠

最廉價的硅來源非沙子莫屬,因此半導體材料中採用的硅元素就是從沙子(SiO)中提取出來的。

通常,生產單晶硅錠的公司會將沙子從的硅元素提取出後來經過高溫整形、多次提純等手段得到電子級硅(EGS),純度爲99.9999%。

然後將純硅在1400C的鍋中融化,把包含所需晶體取向的小晶種插入熔融的硅中,再緩慢地(1毫米/分鐘)拔出,這樣硅晶體就被製造成了圓柱形的單晶硅錠,單個單晶硅錠的重量約爲100公斤。

晶圓加工

主要包含兩個步驟:第一步是將單晶硅錠橫向鋸成圓盤,再進行拋光和晶體定向,得到如鏡面般平整的晶圓;第二步是對晶圓進行熱氧化,這個時候純硅會經過充氧的高溫爐,從而在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二氧化硅,作爲晶體管的進時柵極氧化物層。

光刻

所謂的光刻工藝包括掩膜和光蝕刻兩個部分。首先是將具有抗光蝕能力的光刻膠塗敷到晶圓上,在硅基表層形成電路圖案。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然後利用光對準器將晶圓對準掩膜,晶圓將透過掩膜鏤空部分暴露在紫外線下,此時暴露部分的光刻膠變成可溶狀態,從而將掩膜版上的電路結構臨時複製到硅基上。

刻蝕

按光刻機刻出的電路結構,在硅片上進行微觀雕刻,刻出溝槽或接觸孔。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具體來說,刻蝕是利用顯影后的光刻膠圖形作爲掩模,再借助化學液體或等離子體在襯底上腐蝕掉一定深度的薄膜物質,隨後得到與光刻膠圖形相同的集成電路圖形。

離子注入

離子注入是芯片製造工藝中的一種重要的摻雜技術,也是控制MOSFET閾值電壓的一個重要手段。

通常是在真空、低溫的環境下,將磷化氫或三氯化硼雜質離子加速,獲得有一定動能的雜質離子,然後將離子束攝到敷有光刻膠掩膜的晶圓上。

有光刻膠掩蓋的部分,離子束無法穿透光刻膠而被阻擋開來;沒有掩蓋的部分,離子束會被注入到襯底上,實現摻雜,而摻雜深度取決於離子束的能量。

離子注入完成後,必須進行光刻膠的徹底清除工作,才能進入下一環節。

金屬化

金屬化指的是採用沉積等方式將金屬薄膜沉積到晶圓上,再通過金屬薄膜光刻,形成表面金屬連線,將各個元器件連接到一起的工藝。

因此第一步就是要刻蝕出接觸孔。第二步是製備金屬薄膜,主要導電金屬材料可能是鋁合金或金,手段通常包括蒸發、濺射、金屬CVD以及電鍍等,目前金屬CVD因具有很強的臺階覆蓋能力。

第三步是採用光刻和刻蝕工藝或剝離技術去除佈線以外的部分,形成相互連接的金屬導線。第四步是進行合金化的熱處理,從而保證芯片和金屬之間有較好的導電性。

最後是平坦化,減少因晶圓表面的不平整度帶來的光傳播的精確度受損,從而影響其準確地進行圖形制作的一種工藝。這種工藝不僅會被用到表層,當金屬層增加的時候也會被用到中間層中。

晶圓測試

當載有集成電路的晶圓加工出來之後,需要對其進行測試,主要目的是減少封裝的成本,提早篩選出有問題的集成電路模塊(芯片原型)。

具體操作是採用探針測試平臺,在無塵室中根據事先定義好的測試點對芯片原型進行交直流、光照等電氣性能測試。

該測試通過治具可以對測試平臺上的晶圓進行一次性測試,而無需對芯片逐一進行,因此測試效率較高。

切割與封裝

每個晶圓都包含數百至上萬個芯片,通過金剛石鋸將晶圓切割成單片,經過減薄工序,然後針對每一個單片(芯片)進行電氣測試。

如果測試結果有問題,這顆芯片就會被丟棄;如果測試結果合格,該芯片就會被送去封裝。在封裝前,將會使用顯微鏡對芯片進行復檢,只有通過複檢的芯片纔會被真正封裝起來。

封裝測試

對於芯片來說,出廠前測試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前兩項分別是晶圓測試和芯片測試。最後一項測試是封裝測試,也就是芯片出廠前測試。據統計,這三項測試將會佔據整個芯片生產成本的比例高達1/4至1/2。

此時的待測芯片已經包裹了一層封裝,沒有那麼脆弱了,因此對於測試環境要求也沒有那麼嚴苛,不需要無塵室測試了。

但是對於封裝測試而言,由於封裝本身的阻擋,測試探針無法觸及芯片內部,測試範圍受到限制的同時,也增加了測試的複雜度。

據悉,一般的芯片封裝測試包括各種環境下的消耗功率、發熱量、運行速度、耐壓度等多項電氣特性測試,在測試過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編程、燒錄驗證工序。

有的時候根據客戶的要求,也會做一些針對性測試,看是否滿足客戶的需求。當測試結果一切正常,該芯片就會被打上規格、型號及出廠日期等絲印,等待打包出廠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