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HBA 、LUN

有些新手總是在各式各樣的概念裏繞來繞去,弄的不亦樂乎。所以我就把我的一些理解寫了下來,供您參考.我說的不侷限於任何一種具體產品和廠家,也可能有些說法和某些廠家的說法不一樣,但是我覺得應該算的上是本原的東西,有以不變應萬變之功效,呵呵,見笑
1、關於HBA
HBA的全稱爲Host Bus Adapter,即主機總線適配器。
a、總線適配器是個什麼東西呢?
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主機的結構,一臺計算機內部多半由兩條總線串在起來(當然實際情況會有不同,這裏只討論常見的,簡單的情況),一條總線叫系統總線,一條叫I/O總線。系統總線上接了CPU,MEmory,cache什麼的,I/O總線上接的就是外圍設備,現如今最常見的就是PCI總線了。這兩條總線之間用橋接的芯片或者說電路連接起來。舉個形象的例子,就好比一個城市裏,有兩條主幹道,一條屬於行政區,一條屬於商業區,中間有個環島,將兩條主幹道連接到了一起,系統總線就好比行政區裏的主幹道,而I/O總線就好比商業區的主幹道。系統總線和I/O總線的帶寬的單位都是以Gbyte來記,但是顯而易見的是,行政區的主幹道和商業區的主幹道相比的話,前者肯定更“核心”,更寬,更順暢,設計的要求也高。
我們知道,在向公僕部門要求服務的時候,是要有一些接口的部門和程序的,而橋接芯片的作用就是連接和協調兩條總線的工作的。
雖然I/O總線的速度和系統總線的帶寬相比要低很多,但是好歹也是以G來計量的,而我們知道外圍設備的速度,往往只有幾百兆,甚至幾十k而已,怎麼協調工作呢?好比賣煎餅果子攤子不能直接戳到城市主幹道上,怎麼辦?好辦,在主幹道邊上開個2000平米的小吃城,把攤子都收進去好了。那麼主機總線適配器的作用也就是這個,我們就是要把外設組織起來,連接到I/O總線上去!HBA就是指Host和I/O BUS直接的一個適配器,也好比一個水管工常說的“雙通”。
b、常見的HBA有哪些呢?
比如顯卡,網卡,scsi卡,1394卡等等。我要拿出來說的就是FCHBA和ATA&IDE。我們通常說的什麼Emulex的LP9002,什麼Qlogic的QLA2340都是FCHBA卡,就是將Fibre Channel的設備和IO總線連接起來的適配器。ATA也是一種適配器技術,我們PC主板上的ATA接口,就是一個磁盤適配器的對外接口,要強調的就是,ATA說的是適配器技術,IDE是說得存儲外設技術,比如我們可以說IDE硬盤,IDE光驅,說ATA接口,但是說IDE接口,ATA硬盤就不時那麼合適了,雖然很多情況下,大家都習慣把他們混在一起說。
描述HBA的時候,有幾個主要的規範要說一下
> 一個承上,就是說,HBA和IOBUS怎麼連,我們經常說的PCI接口卡,就是指這個HBA卡是要插在PCI BUS上的PCI slot上的,但是現在的計算機上,不僅僅只有PCI總線而已,大家碰到的時候留意。
>一個啓下,就是說HBA要和外設怎麼連,這樣的規範就很多了。
>再說HBA本身,比如帶寬,比如運行機制(protocol等),獨立處理能力等等
Tips: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一塊卡,看到的實際是一個物理的卡,有的時候實際上是多個Adapter,好比一家機構,掛多個牌子,有的時候,一塊卡有兩條通道,好比一家公司,有兩套人馬。
2、關於lun
a、lun的概念
lun的全稱是logical unit number,也就是邏輯單元號。我們知道scsi總線上可掛接的設備數量是有限的,一般爲6個或者15個,我們可以用target ID(也有稱爲scsi id的)來描述這些設備,設備只要一加入系統,就有一個代號,我們在區別設備的時候,只要說幾號幾號就ok了。
而實際上我們需要用來描述的對象,是遠遠超過該數字的,於是我們引進了lun的概念,也就是說lun id的作用就是擴充了target id。每個target下都可以有多個lun device,我們通常簡稱lun device爲lun,這樣就可以說每個設備的描述就有原來的target x變成target x lun y了,那麼顯而易見的,我們描述設備的能力增強了.就好比,以前你給別人郵寄東西,寫地址的時候,可以寫:
xx市人民大街54號 xxx(收)
但是自從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你不得不這麼寫:
xx市人民大街54號xx大廈518室 xxx (收)
所以我們可以總結一下,lun就是我們爲了使用和描述更多設備及對象而引進的一個方法而已,一點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b、lun是什麼東西?
lun id不等於某個設備,只是個號碼而已,不代表任何實體屬性,在我們的實際環境裏,我們碰到的lun可能是磁盤空間,可能是磁帶機,或者是media changer等等.
lun的神祕之處(相對於一些新手來說)在於,它很多時候不是什麼可見的實體,而是一些虛擬的對象。比如一個陣列櫃,主機那邊看作是一個target device,那爲了某些特殊需要,我們要將磁盤陣列櫃的磁盤空間劃分成若干個小的單元給主機來用,於是就產生了一些什麼邏輯驅動器的說法,也就是比target device級別更低的邏輯對象,我們習慣於把這些更小的磁盤資源稱之爲lun0,lun1,lun2....什麼的。而操作系統的機制使然,操作系統識別的最小存儲對象級別就是lun device,這是一個邏輯對象,所以很多時候被稱之爲logical device。
有人說,我的windows裏,就認到一個磁盤呀,沒看到什麼lun的說法,是不是lun=physical disk呢?回答是否定的,只要你注意,磁盤的屬性裏就可以看到有一個lun的值,只是因爲你的disk沒有被劃分爲多個存儲資源對象,而將整個磁盤當作一個lun來用,lun id默認爲零,如此而已。
我們曾經碰到過這樣的問題,比如有人問,我們有一個磁盤陣列,連到了兩個主機上,我們劃分了一個lun給兩個主機認到,然後我們想,先在操作系統將磁盤分爲兩個區,讓兩個主機分別使用兩個分區,然後再出現某一臺主機宕機之後,使用集羣軟件將該分區切換到另外一個主機上去,這樣可行嗎?答案也是否定的,集羣軟件操作的磁盤單元是lun,而不是分區,所以該操作是不可行的。當然,在一些環境,一般也是一些要求比較低的環境,可以在多個主機上掛載不同的磁盤分區,但是這種情況下,實際上是沒有涉及到磁盤的切換的,所以在一些高要求的環境裏,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允許存在。
還要說明的地方是,在有些廠商和有些產品的概念裏,lun id被綁定到了具體的device上,比如ibm的一些帶庫,整個帶庫只有一個target id,然後changer,tape drive被分別分配爲lun0,lun1,lun2.....,但是我們要注意到,這只是產品做了特別設計,也是少數情況。
c、存儲和主機的電氣獨立時代的lun的概念
還有很多新手總是把陣列裏面的磁盤和主機的內部磁盤的一些概念搞混淆了。
在磁盤陣列和磁帶庫大行其道的時代,存儲越來越智能化,越來越像一個獨立的機器,實際上存儲和主機的電氣獨立本來就是一個必然趨勢,俗話說得好,兒大要分家嘛。在存儲越來越重要的時代,存儲要自立門戶是必然的事。
如果我們把存儲當作一個獨立的主機來看,理解起來就很簡單了。我們說到lun的概念的時候,我們就要將分爲兩個層面。一個層面就是在陣列這個機器的os識別到的範圍,一個層面就是服務器的os識別到的範圍。這兩個層面是相對獨立的,因爲如果我們把存儲當作一個主機來看,那麼它自然有自己的device,target,lun之說,而服務器也有自己的device,target,lun之說;另外一方面,這兩個層面又是相互關聯的,一個陣列的控制系統,大多都有虛擬化的功能,陣列想讓主機看到什麼樣的東西,主機才能看到相應的東西。當然,服務器識別到的最小的存儲資源,就是lun級別的。那麼主機的HBA卡看到的存儲上的存儲資源就靠主要兩個東西來定位,一個就是存儲系統的控制器(target),一個就是lun id,這個lun是由存儲的控制系統給定的,是存儲系統的某部分存儲資源。
d、lun masking,lun mapping
我們有了獨立的磁盤陣列用了之後,服務器只要看到存儲的控制系統,就有可能使用磁盤陣列的磁盤資源,但是磁盤陣列不可能只爲某一個服務器來使用,所以他必須管制主機使用某部分磁盤資源。這個管制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lun mapping,類似於綠色通道,就是保證服務器能看到某部分存儲資源,一部分就是lun masking,類似於警戒線,就是保證服務器只可訪問給它分配的存儲資源,而沒分配給服務器的資源,就不要染指了。
實現lun masking和lun mapping有三種方法:一個是基於存儲控制系統來設置,一個是基於存儲交換系統來設置,一個是基於服務器os來設置。
基於存儲控制系統得設置,是比較常見的設置,比如很多磁盤陣列的控制系統,本身就能設置lun被某服務器看到。比如FastT的partition功能。
基於存儲交換系統的設置,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比如常說的zoning。
基於服務器os的設置,比較少採用,一般採用安裝某些操作系統上安裝某些軟件來實現,因爲這個方法全靠服務器自覺,所以比較少用,呵呵。
e、lun的multi-path
現在,存儲網絡越來越發達了,一個lun有多條通路可以訪問也不是新鮮事了。
服務器使用多個HBA連接到存儲網絡,存儲網絡又可能是由多個交換設備組成,而存儲系統又可能有多個控制器和鏈路,lun到服務器的存儲網絡鏈路又可能存在着多條不同的邏輯鏈路。那麼,必然的,同一個physical lun在服務器上必然被識別爲多個設備。因爲os區別設備無非用的是總線,target id,lun id來,只要號碼不同,就認爲是不同的設備。
由於上面的情況,多路徑管理軟件應運而生了,比如emc的powerpath,這個軟件的作用就是讓操作系統知道那些操作系統識別到lun實際上是一個真正的physical lun,具體的做法,就是生成一個特別的設備文件,操作系統操作這個特殊的設備文件。而我們知道,設備文件+driver+firmware的一個作用,就是告訴操作系統該怎麼使用這個設備。那麼就是說,多路徑管理軟件從driver和設備文件着手,告訴了操作系統怎麼來處理這些身份複雜的lun。


原文出處:http://www.loveunix.net/thread-126756-1-2.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