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製造業ERP系統模塊

生產製造業ERP系統模塊

 

1、  計劃管理系統

(1)、物料需求管理 

支持如下功能:

     配置產品的管理,用戶可以定義可選件、必選件,以及必選件中的可選件

     BOM成批修改

     BOM合法性、完整性和嵌套性檢查

     BOM單級正查和反查、多級正查和反查,以及綜合查詢

     BOM成本查詢提供上月平均單價、計劃單價和最新單價

     BOM差異分析,可分析比較多個BOM的用料情況

 

BOM的優選庫

根據BOM進行領料,輸入成品料號數量,自動分解爲元器件領料,測試領料用

 

2)、主生產計劃

該計劃提供多種選項的運行方式。數據來源可指定生產預測和銷售訂單的任意組合,並提供對主生產計劃結果的維護功能和直接投放生產任務單的功能。

3)、物料需求計劃

該計劃提供多種選項的運行方式,數據來源可選擇生產任務單和銷售訂單的任意組合或直接選擇主生產計劃的結果。

4)、能力需求計劃

該計劃提供粗能力和細能力計劃計算,並提供能力計劃的彙總和明細查詢。

5)、項目MRP計劃

該計劃專爲來料加工型企業提供特殊的計劃管理功能,能夠按照項目對物料的需求進行彙總管理。

6)、訂貨策略管理

訂貨策略管理提供按需定貨(Lot For Lot)、固定定貨量(Fix Order Quantity)、期間定貨(Period Order Quantity)和再定貨點(Reorder Point)等定貨策略

7)、計劃方案管理

計劃方案管理提供多種計劃方案的設置和管理,並對每次計算過程進行日誌管理。

8)、查詢和報表

餘缺料分析和物料配套查詢報表提供物料的配套情況查詢,銷售訂單查詢能夠根據當前系統的數據計算銷售訂單的可承諾交換日期。

 

2、  採購管理系統

該系統是通過採購申請、採購訂貨、進料檢驗、倉庫收料、採購退貨、購貨發票處理、供應商管理、價格及供貨信息管理、訂單管理,以及質量檢驗管理等功能綜合運用的管理系統,對採購物流和資金流的全部過程進行有效的雙向控制和跟蹤,實現完善的企業物資供應信息管理。

採購管理系統包括的主要功能如下:

1)、多途徑採購功能

在企業中,採購業務的需求來源有多種,有計劃部門的主生產計劃、物料投放需求計劃,以及庫存缺貨而生成的需求;有爲滿足以銷定購的工商業一體化業務需求;有根據長期購貨合同確定的定期購貨需求;有零星的購貨需求等。採購管理系統提供根據計劃、銷售、倉庫及採購自身需要等多途徑採購功能。

2)、訂單管理

採購訂單是物資在採購業務中流動的起點,它通過採購申請獲取來自生產和銷售等系統的信息,將供應鏈整體的信息有機地聯繫起來。訂單管理主要記錄、跟蹤和控制訂單執行的情況,包括針對採購合同的執行,控制購貨價格、折扣及數量。隨時跟蹤訂單完成情況,控制訂單的執行;根據實際補貨情況追加執行訂單,通過比較訂單執行差異,以及通過業務和分析報表反映訂單執行情況等。如果企業有集團內部的購銷業務,還要包括集團內部購貨或調撥訂單的執行情況。

3)、發票管理

採購發票具有業務和財務雙重性質,發票的業務處理和控制是企業採購業務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採購發票與全部業務單據都有聯繫,與其與採購合同、付款單及預付單據聯繫緊密。採購管理系統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和普通發票管理,並與應付款系統實現發票共享。

4)、購貨質檢管理

工業系統提供比較全面的質量檢驗管理,包括購貨檢驗、完工檢驗和庫存抽檢3種質量檢驗業務。在採購管理系統中,爲非免檢貨物提供檢倉和送貨流程。並根據檢驗結果確認入庫貨物,同時提供相關的業務查詢報表。

5)、供應商供貨管理

供應商供貨信息管理以購貨價格爲中心,完善地記錄、控制並管理供應商的供貨業務資料,包括對不同供應商、不同物料、不同數量段、不同幣別的價格和折扣信息的詳細記錄,以及業務傳遞、自動更新及數據分析。同時進行採購最高限價的控制和預警管理,是採購管理系統,乃至整個供應鏈體系中重要的綜合數據處理中心之一。

6)、集團內部採購業務

在採購管理系統中,針對集團內部採購業務(包括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之間),可以通過兩個方向的數據傳遞和兩種分銷業務的處理來實現。

7)、業務流程設計

業務流程設計是按企業業務規範設計業務流程工具,是實現用戶業務處理自定義的必要基礎之一。在工業系統中實現系統自定義,即在系統設置的所有業務單據關聯的路徑中,用戶可選擇一條、多條或全部。系統將根據用戶的設置進行相關控制,保證企業獨特業務流程的需要。

8)、業務資料聯查

單據關聯(包括上拉式和下推式關聯)是工業供應鏈業務流程的基礎,而單據聯查即查看業務流程中的單據關係。採購管理系統中提供了單據、憑證、賬薄和報表的全面關聯及動態連續查詢功能。

9)、多級審覈管理

多級審覈管理是對多級審覈、審覈人、審覈權限和審覈效果等授權的工作平臺,是處理業務單據時採用多角度、多級別和順序審覈管理方法。它體現了工作流管理的思路,屬於ERP系統用戶權限性質的基本管理。

10)、代管和發運業務管理

代管和發運業務管理爲代管物料專門代管倉,提供代管物料收、發和存的業務處理,並提供相關報表供用戶查詢和監控。此外,採購管理系統還專門管理貨物發運業務。

11)、物料對應管理

物料對應管理通過物料對應表來實現物料在用戶與往來單位之間的對應管理功能。物料對應表是企業的重要業務資料,是供應商對應物料代碼、名稱表與客戶對應物料代碼、名稱表的合稱。在採購管理系統中,分別提供供應商和客戶對應物料的代碼、名稱表。在單據和報表中,直接調用相應代碼、名稱,可供查詢和顯示,滿足用戶的對應業務需求。

12)、系統參數設置

系統參數設置初始設置業務操作的基本業務信息和操作規則,包括系統設置、單據編碼規則、打印設置、單據類型及各系統選項等,幫助用戶把握業務操作規範和運行控制。同時,採購管理系統將ERP系統所有業務基礎資料和必要的管理輔助資料彙總,然後統一管理和維護。

13)、報表查詢功能

該功能包括查詢並使用採購業務報表、採購分析報表、萬能報表和查詢分析工具。採購業務報表是針對用戶已經實現的業務處理,將所取得得業務成果進行篩選和分析,以綜合反映企業採購業務的信息;採購分析報表分析採購流程中各項主要業務的處理結果和運作情況;萬能報表和查詢分析工具是一種自定義形式的報表,是方便用戶根據自身查詢分析需要製作自定義業務和分析報表的工具。

14)、完善的系統輔助工具

利用功能強大、使用靈活方便的系統輔助工具,用戶可以進行數據處理,以滿足需要。

3、 車間管理系統

車間管理系統是在工業供需鏈及生產管理各子系統的基礎上,爲工業企業提供製定生產任務、投料與領料、工序計劃與派工、生產檢驗,到產品入庫全過程監督與控制的系統。旨在幫助企業提高業務管理效率與生產效率、減少車間在製品、降低損耗與成本、提高產品質量與客戶滿意度,車間管理系統的功能如下。

 

1)、生產任務單管理

生產任務單是生產系統唯一的需求來源,可以手工輸入,也可由MPS/MRP系統自動生成。生產任務單管理同時提供MRP的模擬功能,根據指定的任務單產生其下級任務單。通過任務單的拆分,將一個任務單拆分成不同數量和不同加工單位的任務單。對於新增的任務單類型,生產任務單管理允許用戶自定義各種生產類型並設置屬性,從而使任務單更加靈活。同時允許用戶直接根據銷售訂單生成任務單,這一功能特別適合嚴格按照銷售訂單生產的企業。它能夠提供對指定任務單可用物料及可用能力的分析和任務單拆分功能,便於用戶隨時調整並安排任務單。

2)、投料單管理

投料單是一個生產任務單的領料計劃表,它不僅能夠控制物料的領用數量,而且提供相關生產任務單的BOM歷史紀錄。投料單管理允許用戶調整、查詢並分析單位用量及損耗率等,同時根據投料單提供4種領料方式供用戶選擇,即根據投料單、根據投料單的比例關係及指定的配套數配套領/退料、根據投料單彙總領料,以及根據投料單的領料倒衝。投料單的編輯功能允許用戶對特製的產品指定臨時BOM,靈活處理返工及產品拆卸等業務。

3)、物料替代

該功能提供對替代物料的定義,以及用於替代的物料和被替代的物料庫存數量。可以分別根據BOM及產品等指定替代的範圍,也可指定適用於所有物料,允許用戶定義替代比率。替代物料定義後,在投料單的維護中即可選擇替代。

4)、工票管理

工票管理是普通型企業的特徵之一,通過工票管理實現對生產任務工序級的詳細安排和分工。工票管理提供自動的正排和倒排工序計劃,同時支持串行和並行的生產方式。其中的工序優先設置功能提供多種優先級計算方法,並允許用戶自定義優先級。

5)、替代工序

定義替代工序,在工票管理中可以調用替代工序,實現工序替代。

6)、替代工藝路線

替代工藝路線可以大大減輕工藝路線的維護工作,尤其是工藝比較標準的企業。用戶可將工藝相同的產品定義爲一個工藝路線。

7)、工序彙報

工序彙報配合工票管理,通過彙報功能收集生產車間每道工序的產量、質量、設備使用、操作人員和操作時間等情況,便於分析考覈車間績效,同時掌握車間的運作情況。

8)、投入產出控制

投入產出控制又稱爲“輸入/輸出控制”,是衡量能力執行情況的一種方法。投入產出報告即I/O報告,這是一個計劃與實際投入,以及計劃與實際產出的控制報告。輸入/輸出計算主要生成某一時間段內各工作中心的計劃投入工時(臺時和能力標準)及計劃產出工時(臺時和能力標準)等其他信息。

 

4、  倉庫管理系統

倉庫管理系統是通過入庫業務、出庫業務、倉庫調撥、庫存調撥和虛倉管理等功能,綜合批次管理、物料對應、庫存盤點、質檢管理、虛倉管理和即時庫存管理等功能綜合運用的管理系統,有效控制並跟蹤倉庫業務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過程,實現完善的企業倉儲信息管理。該系統可以獨立執行庫存操作,與其他系統的單據和憑證等結合使用,可提供更爲完整全面的企業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信息。

倉庫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如下功能:

1)、業務批次管理

該功能提供完善的物料批次信息、批次管理設置、癖好編碼規則設置、日常業務處理、報表查詢,以及庫存管理等綜合批次管理功能,使企業進一步完善批次管理,滿足經營管理的需求。

2)、保質期管理

在批次管理基礎上,針對物料提供保質期管理及到期存貨預警,以滿足食品和醫藥行業的保質期管理需求。用戶可以設置保質期物料名稱、錄入初始數據、處理日常單據,以及查詢即時庫存和報表等。

3)、質量檢驗管理

集成質量管理功能是與採購、倉庫、生產等環節的相關功能,實現對物料的質量控制,包括購貨檢驗、完工檢驗和庫存抽檢3種質量檢驗業務。同時爲倉庫系統提供質量檢驗模塊,綜合處理與質量檢驗業務相關的檢驗單、質檢方案和質檢報表,包括設置質檢方案檢驗單、質檢業務報表等業務資料,以及查詢質檢報表等。

4)、即時庫存智能管理

該功能用來查詢當前物料即時庫存數量和其他相關信息,庫存更新控制隨時更新當前庫存數量,查看方式有如下多種。

     所有倉庫、倉位、物料和批次的數量信息

     當前物料在倉庫和倉位中的庫存情況

     當前倉庫中物料的庫存情況

     當前物料的各批次在倉庫和倉位中的庫存情況

     當前倉庫及當前倉位中的物料庫存情況

5)、贈品管理

該功能實現贈品管理的全面解決方案,包括贈品倉庫設置、連屬單據定義、贈品單據設置、定義業務單據聯繫、日常業務流程處理,以及報表查詢等功能。

6)、虛倉管理

倉庫不僅指具有實物形態的場地或建築物,還包括不具有倉庫實體形態,但代行倉庫部分功能且代表物料不同管理方式的虛倉。倉庫管理設置待檢倉、代管倉和贈品倉等3種虛倉形式,並提供專門單據和報表綜合管理虛倉業務。

7)、倉位管理

該功能在倉庫中增加倉位屬性,同時進行倉位管理,以豐富倉庫信息,提高庫存管理質量,主要包括基礎資料設置、倉庫倉位設置、初始數據錄入、日常業務處理和即使庫存查詢等。

8)、業務資料聯查

單據關聯(包括上拉式和下推式關聯)是工業供需鏈業務流程的基礎,而單據聯查查詢業務流程中的單據關係。在倉庫系統中提供了單據、憑證、賬薄、報表的全面關聯,以及動態連續查詢。

9)、多級審覈管理

多級審覈管理是對多級審覈、審覈人、審覈權限和審覈效果等進行授權的工作平臺,是採用多角度、多級別及順序審覈處理業務單據的管理方法。它體現了工作流管理的思路,屬於ERP系統的用戶授權性質的基本管理設置。

10)、系統參數設置

該功能初始設置業務操作的基本業務信息和操作規則,包括設置系統參數、單據編碼規則、打印及單據類型等,幫助用戶把握業務操作規範和運作控制。

11)、完善的系統輔助工具

利用功能強大、使用靈活方便的系統工具,用戶可以處理數據,滿足自身需要。

如果企業已確定了實施方案,包括模塊的先後順序,那麼下一步應實施倉庫管理系統。

 

5、  存貨覈算系統

該系統是用於工業企業存貨出入庫覈算、存貨出入庫憑證處理、覈算報表查詢,期初期末處理及相關資料的維護管理系統。它接收其他工業物流模塊(倉存、採購和銷售等)產生的核算單據,進行金額覈算,將應計存貨成本的採購費用與加工費用傳遞到應付系統,並將生成的憑證傳遞到總帳系統。

存貨覈算系統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1)、入庫覈算

入庫覈算功能主要用來覈算各種類型的存貨入庫的實際成本,即根據各種入庫覈算的不同特點分別提供不同的核算流程,可靈活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2)、出庫覈算

出庫覈算功能主要用來覈算存貨的出庫成本,分爲材料出庫覈算和產品出庫覈算。可選擇總倉、分倉或分倉庫覈算,提供覈算嚮導。同時提供計算報告和出錯報告,反映庫覈算過程,併爲負庫存出庫、紅字出庫和調撥出庫等特殊出庫提供多種覈算方案供用戶選擇。

3)、記帳憑證管理

該功能將各種業務單據基於憑證模板生成憑證,可根據憑證模板中選定的科目屬性生成不同憑證,如數量金額憑證和外幣憑證等。單據中的核算項目(包括自定義覈算項目)信息也可以傳遞到憑證,並可查詢或修改生成的憑證,以及單據和憑證之間的聯查。

 

6、  成本管理系統

成本管理系統專門處理採用計劃成本覈算的材料成本,計劃成本法的物料通過該系統錄入計劃價調價單,以調整計劃單價。可查詢、修改、審核計劃調價單,並查詢計劃成本法物料的歷史計劃價格。

成本管理系統主要實現以下功能。

1)、期初和期末管理

該功能處理整個企業供應鏈系統的本期業務,同時開始下期新業務,並可調整期初餘額,實現期末結帳等。

2)綜合查詢賬薄報表

該功能綜合查詢與存貨覈算業務相關業務信息,主要包括覈算賬薄和核算報表,根據每一種賬薄和報表的特點提供不同的過濾和彙總條件。

成本管理系統圍繞“費用對象化”的成本理念,通過費用歸集、費用分配及成本計算的過程來實現成本處理業務流程。同時結合了成本對象、成本項目和費用要素的重要成本概念來描述整個過程,並集成出入庫業務及出入庫覈算以實現一個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統。

成本管理系統的應用流程如圖94所示。

 a

成本管理系統包括如下模塊。

1)、初始化設置

該模塊包括設置基礎信息和系統參數,錄入初始數據,提供成本處理所需的各種要素及結束初始化功能,並在以後的業務處理過程中維護基礎信息的屬性。

2)、分配標準

該模塊提供有關分配標準的如下3項功能。

     定義費用分配及在產品成本中心的分配標準

     錄入定義的各種分配標準的數值,是定義分配標準的來源

     在定義的分配標準範圍內指定各種費用並在產品成本分配時採用的分配標準。

分配標準的定義、錄入和設置爲費用對象化提供了依據和標準。

3)、數據錄入

該模塊提供如下兩組數據的輸入功能。

     費用錄入:錄入各要素費用的發生額,屬費用歸集的內容。

     產量錄入:從投入產出的角度錄入各環節的產量信息。

產量是費用的載體,費用信息和產量信息是費用對象化的基本業務數據

4)、成本計算

該模塊包括共耗費用的分配、成本計算步驟的判斷、產品成本的分配等重要過程,可以實現成本分析。成本分析主要從如下3種角度提供成本升降的原因,爲企業成本決策提供重要的信息。

     各成本項目的金額結構分析:有利於掌握成本的構成,確定重點控制的成本項目。

     不同成本類型分析:掌握實際成本與企業制定的計劃成本和預算成本之間的比較,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

     同期的成本分析:通過定義成本類型及會計期間分析每一成本類型在時間傷得發展趨勢,分析產品成本升降的原因。

(摘自《ERP精髓與實施》 9 生產製造業實施ERP系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