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如何成爲了開放基礎設施的“弄潮兒”?

在雲基礎設施領域,有着截然不同的兩種路線,一種是以自研架構爲基礎的雲基礎設施,另一種是以開源項目爲基礎的開放基礎設施,但在逐漸複雜的雲環境與日益豐富的業務應用以及用戶需求的三重重壓下,對於開放基礎設施的呼聲也愈發響亮起來。

開放基礎設施最大的優點在於其靈活性:可以根據每個企業的特定需求添加解決方案。最後,使用開放式解決方案標準使得開放式基礎設施的組件可以實現互操作,相同API可以用於不同的部署,允許不同的企業跨不同的雲環境聯合資源,甚至包括選擇相同的開放式基礎設施或使用相同API的公有云。而這也是用戶之所以選擇擁抱開放基礎設施的重要原因。

而隨着以OpenStack爲代表的開源雲基礎架構的愈發穩定和成熟,構建在開源雲基礎架構之上的開放基礎設施的應用,也逐漸普及開來,越來越多的數據中心開始採用了開放的技術體系,從底層的技術硬件,比如OCPODCC這種開源組織生產的開放的硬件,到系統軟件,例如Linux操作系統,雲層面的OpenStack以及Kubernetes等一系列的技術都是開放、開源的技術。而未來在整個IT基礎設施領域,開源、開放的技術將會越來越多的引導和推動着IT基礎設施的轉變。

更加開放和融合的開放基礎設施

雲基礎設施向開放基礎設施轉變的趨勢,不僅僅體現在用戶用腳投票的行動之上,也體現在對開源項目起主導作用的基金會層面,事實上已經成爲開源雲基礎架構標準的OpenStack基金會已經用行動表明了他們向開放基礎設施戰略調整的決心——剛剛在丹佛舉行的一年一度的OpenStack Summit已經改名爲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這種轉變實際上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開放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因爲在很多新的領域,即使作爲最成功的開源項目的OpenStack也已經力不從心了,因此,它需要更加開源、更加開放,同時也需要融合更多的諸如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安全容器、裸機等新鮮血液。

而在此次爲期3天的丹佛峯會中,OpenStack基金會這種更加開源、更加開放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會議內容和參會者跨越30多個開源社區,其中包括CephDockerKata ContainersKubernetesOPNFVZuul等。300多場主題演講、研討會和協作會議涵蓋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ML)、高性能計算(HPC)、容器基礎設施、持續集成/交付(CI/CD)、邊緣計算、混合雲、公有云和私有云、電信及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和安全等衆多方向。

在產品層面,這種走向融合的趨勢,也在OpenStack最新的Rocky版本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作爲OpenStack的第18個版本,Rock修復了OpenStack上一個版本的7萬多個Commit,不僅提升了核心組件的穩定性,還能夠支持各種最新的硬件架構,更加入了對當下大火的機器學習、邊緣計算、人工智能以及NFV等新技術的支持以及針對裸機配置項目Ironic的改進。Rocky版本的推出,一方面讓我們看到了OpenStack基金會向開放基礎設施戰略調整的決心,另一方面也引領着開放基礎設施向着融合方向發展。

而同時,更加開放的開放基礎設施也意味着將會有更多的開源技術、開源項目融入原本只有OpenStack所構成的單一雲環境中,也就是說,用戶將可能會面臨更加複雜的多雲異構環境,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多雲異構的開放基礎設施的管理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雲海平臺 延伸多雲管理版圖

順應開放基礎設施的發展趨勢,緊跟OpenStack社區步伐,在雲計算、大數據、AI、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和應用共同構成的新一代IT產業生態中,全新雲海平臺將雲海OS和雲海IOPInCloud Open Platform)兩大方案融合,在開放雲基礎架構的基礎上,將平臺能力進一步向PaaS層整合,從而延伸了雲海OS的多雲管理版圖。

具體看,雲海平臺從不同層面對浪潮雲平臺開放融合的產品技術理念進行了完整詮釋:

雲海OS向下兼容浪潮自有的基礎設施產品方案,同時對計算、存儲、網絡等物理資源發展出更加高效的異構資源整合能力,實現對x86PowerGPU等各種異構硬件資源的統一管理。同時,在虛擬化層即實現對KVMVMwarePowerVM等異構虛擬機環境的統一納管。

雲海OS還具有持續強化大規模集羣管理和多雲管理能力,能夠輕鬆實現對OpenStackK8SvCenter等多種雲平臺的統一管理。PaaS層整合可快速交付數據庫、雲中間件的應用開發及服務平臺雲海IOP,具備標準化、開放、高可用、自動伸縮、自動化部署等核心特性。同時,面向傳統應用和新興應用開放,融合支持企業利舊+上新的業務需求。前者如常見的ERPCRMOA、運營商計費系統、銀行交易系統等,後者則以基於容器、微服務、分佈式數據庫等環境的新興應用爲代表。

通過開放的雲海平臺,用戶享受到的是功能的變化,而不是當平臺面臨升級時需要考慮一大堆問題,重新定製、重複造輪子,這也是浪潮雲平臺產品規劃策略關注的核心議題。現在,基於開放的技術架構,浪潮雲平臺已經可以實現分層,用戶可以輕鬆解除對原有應用的垂直綁定。

打造全連接的開放基礎設施合作生態

實際上,一直以來,浪潮都是開放基礎設施的主要支持者和貢獻者,也是開放基礎設施生態的構建者。201611月,浪潮正式成爲OpenStack基金會黃金會員,201791日,OpenStack發佈最新的Pike版本,在這個新版本的代碼貢獻度中,共有45家中國企業上榜,浪潮在P版本核心項目的Commit排名中,其中有4個項目進入全球Top1012個項目進入全球Top20保持了其一直以來的活躍度。在最新發布的OpenStack Stein版本中,浪潮的BPCompleted Blueprints)貢獻率也是排名全球Top10

在應用層面,浪潮也當仁不讓,在丹佛Open Infrastructure Summit上,浪潮就分享了與英特爾聯合的基於Rocky版本的InCloud OpenStack大規模集羣測試數據,爲Rocky版本在企業實際生產環境的部署提供了先導性技術驗證。而持續強化InCloud OpenStack大規模集羣部署與多雲異構管理能力,也不斷推動OpenStack商業化進程。目前,浪潮雲海平臺已經成功應用於政府、金融、能源、電信、環保、教育、企業等,累計擁有近5000行業用戶,而這些用戶和浪潮衆多的合作伙伴一起組成了浪潮強大的開放基礎設施生態版圖。

接下來的發展過程中數據的應用是關鍵。浪潮在整個產品規劃的過程中將使平臺變得更加穩定。浪潮雲平臺會關照所有東西向或者南北向的用戶,在平臺層一層一層地開放APISDK接口。浪潮雲計算產品部總經理蔣永昌表示,未來有可能應用功能會發生很多變化,雲海平臺往下的功能和特性也都會增加,但是開放接口不會變。這意味着,無論面向用戶還是合作伙伴,浪潮雲平臺都有能力提供一致、可靠的服務和價值體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