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電量計--BQ34Z100踩坑總結

一、循環學習

1、關鍵標誌位

【RUP_DIS】、【VOK】、【QEN】、【FC】

2、關鍵寄存器

【cycle counts】、【update status】、【Qmax】

3、循環學習過程

二、循環學習失敗的原因

       個人總結:

        (1)Taper Current(充完成閥值電流),要根據電芯的容量來設置,不宜設置太小,因爲設置太小,充電就很難滿足這個條件。在設置循環學習充放電工步時,因注意充電截止電流應該要小於Taper Current * 實際設計縮小的倍數;

三、踩坑

1、電流電壓校準

在導入性的固件後,需要對板子的偏移、電壓、電流進行校準;

(1)在校準的過程發現,有的電腦不能校準電壓,報出的警告是“電壓超過範圍”,但是換一臺電腦校準電壓又完全沒有問題。這種問題不知道是bq stadio軟件還EV2300造成的;

(2)校準電流時,bq stadio軟件顯示的電流非常的慢,這種問題不知道是bq stadio軟件還是電量計採用平均電流的原因造成的;

2、學習失敗

(1)充電時【FC】,滿充標誌位不置位,造成的原因可能有:進行恆流恆壓充電時,恆壓設置的比電量計內部設置的要低;截止電流比電量計中設定的截止電流要大;以上原因是【FC】不置位的原因;

(2)靜置的時間不夠,充完電後一般需要靜置2小時,放完電後一般需要靜置5小時。不過在實驗中發現,這個靜置的時間也是視情況而定,如果是大容量的電池包,一般充完電後放完電後30min--50min之間就會更新,小容量的電池儘量設置靜置的時間長一點,因爲稍微有點電流就會造成電壓波動,從而不能滿足小於4uv/s的變化;

(3)在使用老化櫃對電池進行充放電時,要看老化櫃檢測的電流電壓與電量計檢測的誤差。例如我在做實驗時發現,老化櫃檢測的電壓比電量計檢測的電壓值要高出200mV左右,所以在設定工步的時候就要考慮這個誤差值,比如我是12串的電池包,那麼我的充電電壓就應該設置在4200*12+200mV,否則很可能充電結束後【FC】不置位;

(4)在學習的過程中,避免電池給其他器件供電,必要的供電可採取外接電源的方式;

3、對量產文件進行SOC精準度驗證

在學習成功後,導出gg和srce文件。爲驗證SOC的精準度,需要把量產文件燒錄到一個新的電池包中,進行1C充放循環和大電流放電,看充電滿電後SOC是否變爲100%,放空後SOC是不是變爲0%。在這個過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燒錄完固件後,需要進行電壓電流校準;

(2)進行電壓電流校準後,需要發送【RESET】命令進行復位操作;

(3)在進行大電流放電驗證SOC之前,最好是先進行1C充放循環之後再做大電流放電;

踩過的坑:

電量計燒錄新的固件後,沒有進行復位操作,沒有先進行1C充放循環學習,就進行大電流放電,驗證SOC的精準度。這時發現,SOC從50%直接變爲0%。後來經過1C充放循環後在進行大電流(100A)放電測試,發現SOC還是挺準的。

四、總結

1、進行循環學習時,最好是同時使用多組電池進行試驗,用一組電池放空後靜置備用,如果學習失敗了,可以立即換備用電池進行充放學習,這樣就可以節省學習前放空操作的時間;

2、阻抗跟蹤在進行充電前纔開啓;

3、阻抗跟蹤開啓是否成功,不能只看【QEN】位狀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