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項假設性思維-續

最近在學習高渙堂老師的四項假設性思維練習,這一篇,接上一篇的簡介。

不論在公司,或者我們自己的工作,學習中,都會有一個願景,例如老闆想明年公司營收4個億,員工想到年底學會python,轉型高大上的AI工程師,數據XX工程師等,這都是“願景”。

  1. 願景(vision)-規劃(plan)

通常我們有了一個願景,就需要思考如何實現,在上一節,我們講到:

  • 依據想象來規劃
  • 依據事實來驗證或者否定規劃

在《初心與終點》一文,喬布斯曾說:

“你不可能在眺望未來時把生活中的每個點連接起來,只有回顧過往時能才連點成線。所以你必須相信今日所做的會影響你的未來。”

這麼說,其實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但可以從今天回顧昨日;那麼也可以想象自己身處未來,去回顧現在

所以對於公司的架構師尋找Vision並不是關鍵的事(一般也是老闆去Vision--畫餅),而尋找Vision到今日的之間"連線",纔是最重要的事。因此,架構師要了解Vision,瞭解現有Reality(技術架構,組織架構,甚至國家架構,世界格局)。

Vision   + Reality = Architect

    2. 高級架構師的架構之道

我們先看一下架構師 Fred George 說到:

I will alwas refine the idea in that first implementation.
then i feel comfortable lettting the rest of the programming team follew that pattern. that is architecture.

我總會不斷檢驗之前的觀念,然後感覺足夠好的話,纔會讓團隊去跟進,

這就是架構。

軟件開發是這樣一個過程:根據願景進行“設計模式,代碼架構”的編寫,做出一個軟件,然後再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測試,否證假設的一個過程。

    3. 從未來回顧今日

彼得-杜拉克指出:

人們決策往往不是從真相(事實)開始的,而是從一個想法開始的。

尋找Vision並非最關鍵的事,反而尋找Vision -> Reality 之間的連線纔是架構師最關鍵的事。

舉個例子:

一羣人爲了完成老闆的願景去解決問題1,但是架構師發現,解決問題1並不能完成老闆的願景,這時候,他就需要

告訴老闆:“解決問題2,纔是完成你的願景的手段。”

架構師在這裏,就是假設從未來看回來,看到問題2 -》 vision之間密切關聯。

衆人陷入了問題1時,他了解到解決問題2 纔是實現vision的重要手段。

這是一種從未來觀察現在的思考方式。
我們先做假設願景已經實現,可能遇到的重大問題1,2,3,那麼是否解決問題1能完成願景?否則,去解決問題2,問題2解決才能實現願景,那麼優先解決問題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