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全球CTRM市場的前世今生

一文讀懂全球CTRM市場的前世今生
http://www.kgula.com/article/2029566.html
熱門資訊• 2020-01-05 03:22:28• 財經• 閱讀 148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佈第三季度財報:宣佈公司虧損6.18億美元,引起投資者和媒體一片譁然。隨之而來的是安然在12月向法院申請破產,次年1月被紐交所停牌。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能源帝國”,前一年度總收入依然高達1000億美元,名列《財富》雜誌“美國500強”第七位。短短兩個月,能源帝國轟然倒地,令人難以置信。

2004年11月30日,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宣佈:公司因石油衍生品交易虧損5.5億美元。淨資產不過1.45億美元的中航油因嚴重資不抵債,已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在此之前,中航油在新加坡口碑極好,2001年11月上市以來,股價穩步上升,2004年更是增長了80%。

2014年6月6日,剛剛在香港上市的青島港成爲鉅額“融資騙貸案”的事發地,德正資源的全資子公司德誠礦業將一批礦石存於青島港港區倉庫,從不同的倉儲公司開具多份倉單,去不同銀行重複質押融資,以此揭開“青島港”事件序幕,據統計,“德正系”騙貸案受牽連的中外銀行多達數十家,涉案金額在45億美元左右。

近20年間,全球大宗商品領域風險事件頻發,安然、中航油及青島港等事件給行業內的企業一次次帶來血淋淋的教訓。但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這些問題並非生來無解。早在三十年前,美國就誕生了第一套CTRM(commodity trading and risk management)系統,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信息化系統”,可以對大宗商品企業事前、事中、事後的風險問題進行監控,幫助其實現業務、風控、財務一體化管理,而我們今天所討論的人工智能和量化模型,也早已經被應用其中。

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了目前中國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國際化CTRM軟件廠商——Enuit全球CEO韓崗先生,請他帶我們走近這個科技含量極高、緊貼實體經濟脈搏的行業——神祕的CTRM江湖。

本文將分爲四個部分:

  1. 風雲錄:失敗的收購,行業巨頭隕落的開始

  2. 行業圖譜:基因不同,被“地基”耽誤的摩天大樓

  3. 發展史:用腳投票,證明我們看好中國

  4. 大推演:中國的CTRM市場即將迎來爆發式的“黃金十年”

  5. 風雲錄:失敗的收購,行業巨頭隕落的開始

韓崗:CTRM與ETRM軟件的出現需要有一個貿易自由度非常高的市場作爲土壤,當時的大背景剛好是美國在1978年通過了《天然氣政策法案》,激活了北美的天然氣貿易市場。

由於天然氣在北美基本上都是通過管道來運輸,一些大的天然氣公司的業務會包含產氣、運輸管道,甚至零售等等。所以,在某一個特定的區域內,只要有一家這樣的大公司,其他公司就很難進入市場,因爲運輸管道已經被這些大公司掌控了。

但《1978年天然氣政策法案》的出臺打破了這種局面,規定同一家公司不能既生產天然氣又控制運輸管道,需要設立“防火牆”,將兩者隔離開來,自此,天然氣的貿易市場和競爭格局開始慢慢形成。

我們所說的ETRM軟件中的E,指的就是Energy。當時的能源市場並沒有一個專門的軟件供應商來提供這樣的服務,一般都是能源生產商或者貿易商內部有這樣的需求,由自己的IT部門設計開發風險管理軟件。

有一些公司自己內部開發完系統之後,覺得其他公司存在類似的需求,所以原來在公司內部做軟件開發的團隊就獨立出來,把這個軟件賣給其他的公司。最早的ETRM供應商,基本上都是這樣形成的,到了後期纔開始出現獨立的ETRM供應商。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時候,CTRM軟件只有一些非常基礎的功能,比如交易錄入以及會計上的簡單結算。當時的貿易市場以長單(長期合約)居多,所以結算起來也相對簡單。到了90年代中期,隨着貿易市場變得越來越活躍,參與的人也越來越多,對CTRM軟件的功能要求開始逐步提高,加入了計算“市場風險”的部分。2000年之後,期貨市場開始漸漸成熟起來,企業內部對於對沖和套利的需求開始增多,CTRM軟件隨之發展出了算盤位、算盈虧這些功能。到2010年之後,市場對系統的精細度要求就更高了,需要它能夠算量化模型及α因子等等。近幾年出現的趨勢是,把原本是其他軟件應該做的事,比如算外匯、算資金,以及比較複雜的期權,都用CTRM軟件清楚的算出來。

我從9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這個行業,當時專業的CTRM軟件供應商還不是特別多,其中最大的一家公司叫做Caminus, 它應該算是在CTRM行業裏面最早實現上市的公司。Caminus最早是一家顧問公司,通過收購的方式將CTRM行業裏很多軟件公司都整合到了一起,實現了較大的市場佔有率。但收購的弊端就是,在它的產品序列裏面會有非常多重複的軟件。

“安然事件”的爆發對Caminus而言是一個轉折點,因爲它的大部分客戶都是與安然有業務往來的企業。隨着“安然事件”的不斷髮酵,與之相關的能源貿易公司,要麼破產,要麼在貿易量上大規模收縮。可以說“安然事件”直接造成了能源貿易市場在2000年到2003年期間進入了停滯期,因爲能源貿易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爲後盾,而那段時間,幾乎沒有資金敢進入這個市場。

經過了兩到三年的停滯期之後,有一股力量開始推動能源貿易市場復甦,這股力量來自金融機構,包括花旗銀行及一些證券公司在內的金融機構開始進場。金融機構對“風控”有自己獨特的理解方式,在這個階段催生了另一家CTRM巨頭:Openlink。

Openlink本身是做銀行軟件出身的,所以它最初的名字叫Findur, Fin指的是Financial, 專注於銀行需要的功能模塊,比如固定收益的計算模型。

大量銀行進入能源貿易領域之後,也給了Openlink一個機會,憑藉與銀行客戶的良好關係進入能源與大宗商品領域。爲此,在Findur的基礎上,Openlink又開發了另一個軟件,叫做Endur,這裏的En指的就是Energy,開始正式進軍ETRM市場。

近幾年CTRM行業影響力最大的事件要數ION收購了包括 Triplepoint 、Openlink, Allegro和Aspect在內幾個有代表性的CTRM/ETRM軟件公司,但這一系列的收購後是否能最終成功現在來說爲時尚早,但至少從先前的Triplepoint被收購後在業內幾乎很難再看到其身影的現象來說,其結果多少可以預測。

其實原因很簡單:其一, Triplepoint 這個軟件公司已經被收購好幾次了,在賣給ION的時候作價8到9億美元左右,遠遠高於它的實際價值。其二,ION這8到9億美元並不是自有資金,而是通過向投資者融資的方式,相當於ION爲了這次的收購背上了8到9億美元的債務。所以ION面臨着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向投資者承諾一定的回報率,保守估計,以每年5%到6%的水平來算,ION每年需要從Triplepoint 的利潤中拿出好幾千萬來付給投資者。由於ION在收購時就高估了 Triplepoint 的價值,它實際的盈利能力無法支撐這樣高額的回報,那唯一的出路就是縮減開支,也就是減少研發投入以及裁員。對一家科技公司來說,這等同於惡性循環。

所以類似的收購案在不斷髮生時,反而給了其他的軟件供應商更多的機會,Enuit也是從中受益的一員。

大家常常會有一個思維定式,認爲行業整合之後,鏈條中的企業的競爭力會變得更強,但現實的情況要複雜的多。如果在整合的時候背了太多債務,會導致企業的經營壓力變得非常大,不得不節省開支,甚至裁員。但對軟件服務行業來講,專業的支持和服務團隊恰恰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石。
2. 行業圖譜:基因不同,被“地基”耽誤的摩天大樓

韓崗:剛纔提到的每一家公司,都是這個行業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企業,但因爲各自“出身”不同,在產品的底層邏輯上會有很大的差別,可以理解爲帶有不同的“基因”。

以Allegro爲例,它在上世紀80年代就成立了,當時市場上還沒有CTRM的概念。Allegro初期做的是會計軟件,後來因爲客戶中有一些開始從事貿易,就讓Allegro在原有的會計軟件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貿易方面的功能,成了它進入這個行業的契機。

Openlink的發展路徑也是類似的,它最早是做銀行軟件的,跟着銀行業的客戶一起進軍大宗商品及能源貿易市場。當時絕大多數CTRM廠商都沒有辦法滿足銀行在風險管理方面精細化的要求,這就給了Openlink一個非常好的拓展市場的機會,它的“風控引擎”最早就是爲銀行的風控體系定製的,這也是它在CTRM領域聲名大噪的法寶。

再比如SunGard ,它在發展的過程中合併了很多軟件,這些軟件最早都是貿易公司爲了滿足業務需求自己開發的,之後纔拿到市場上來銷售,所以基因裏或多或少都會帶有原來行業的特性或者說侷限性。

不管是財務軟件出身的Allegro、銀行軟件出身的Openlink,還是貿易公司內部軟件出身的Triplepoint和SunGard收購的不少CTRM軟件, 他們的基因(底層設計框架)都和最早的客戶羣有關,發展的過程也是被自己的客戶推着往前走,不斷疊加功能。所以,隨着這些軟件的功能越來越多,底層基因所帶來的問題就會越來越明顯。

這就好比是蓋房子,原來打算蓋一個兩層樓的小洋房,按着這個要求打的地基,結果蓋了三十幾層的高樓。樓的表面看不出什麼問題,或者說看到哪裏有問題就調整一下、加固一下,但地基的深淺是沒有辦法輕易改變的,這就決定了大樓蓋的越高,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會越多。

一套成熟的軟件的底層設計框架,和大樓的地基是一樣的,不能被輕易改變。底層框架如果不是按照大宗商品的行業特性來進行全盤考慮和設計的,往上疊加的功能越多,後期的問題就會越嚴重。

很多人會好奇,產品存在一些問題,會不會導致這家公司的市場份額被輕易替代,或者從市場上消失?其實不會的。

CTRM不算特別大的行業,不像有些財務軟件是所有公司都會用到的,CTRM的客戶羣主要還是大宗商品領域的貿易公司。但這個行業有非常強的特殊性,因爲對貿易公司來說,一旦使用了某一款CTRM軟件,就會對它產生極強的依賴,對功能上的要求也會特別高,通常會把包括外匯、固定收益、資金管理、現貨、財務等等所有與大宗商品風險管理相關的功能都疊加在一起。而且會與企業的其它系統比如財務系統做對接,所以一旦企業開始使用某一款CTRM軟件,其他的供應商想要替代它,還是挺難的。

所以對這些CTRM的軟件供應商來說,一旦發展起來,只要不犯太大的錯誤,生存都不會有問題,只是在成長性上會有高低之分。這些導致客戶抱怨的“不舒適感”來自於這些軟件的“基因”,底層結構上的侷限性導致它們即使主觀上想要不斷改進,也很難做到全面的完善。

這裏可以順便提一下我們公司的發展路徑,我們的團隊在大宗商品和CTRM行業深耕多年,這些行業專家聚在Enuit想要做一個真正適用於大宗商品各個品種、功能也較爲全面的CTRM軟件。所以,在公司創立初期,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埋頭開發軟件,期間沒有去找一個客戶,而是基於我們團隊多年的經驗和對市場的深刻理解去做底層框架的設計,在一開始就把大宗商品貿易企業需要用到的各個功能模塊放在了底層框架中。這也是爲什麼我們開始拓展市場之後,發展速度非常快的原因,因爲我們在前期就已經把客戶的核心需求都考慮到了。

如果說很多老牌的CTRM供應商有沉重的歷史包袱和固定思維,是在兩層樓的地基上蓋三十層的樓,那麼,Enuit在打地基的時候就爲蓋一百層的摩天大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不管是蓋到十層、三十層還是五十層,都不需要再改動我們的地基。

  1. 發展史:用腳投票,證明我們看好中國

韓崗:我在大學的時候唸的是機械專業,但因爲對電腦軟件和會計非常熱衷,所以又輔修了很多計算機和會計類的課程。

我在90年代中期的時候進入CTRM行業,當時進的是Nucleus,當一個普通的程序員。Nucleus起初是替一家貿易商量身打造的CTRM軟件,後來覺得這個市場不錯,就把軟件回購,成爲獨立的CTRM軟件供應商。Nucleus最後被SunGard收購了。我就一直在這家企業做軟件開發,一路做到了SunGard負責管理開發的副總裁,也是因爲職能的轉變,我開始走到前臺,更多的跟行業內的客戶打交道。

2005年的時候,當時的SunGard出現了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問題,它開始像投資公司那樣思考問題,在研發成本上的投入非常有限。SunGard的軟件都是在十多年前開發的,從技術上來說已經非常老舊,很多更新更好的軟件技術都已經出來了。當時我就向管理團隊提出,想要更新軟件技術,但管理層從成本角度考慮,不願意再在開發上做太大的投資。這也是我當時離開SunGard的主要原因。

我現在的合夥人David Meyers就是Nucleus創始人,他在公司被SunGard收購之後從德州搬到加州,住在海邊,雖然處於退休狀態,但對CTRM行業還是念念不忘。他是我的同事,也是我的前輩,在離開SunGard之後,我倆通電話,聊了很長時間。聊到最後我們都很激動,因爲我們覺得CTRM行業中的大多數軟件都有“歷史包袱”,這個市場需要全新的、真正爲大宗商品貿易領域而生的軟件,我們可以、也願意一起開發這樣一個新的軟件。

從2006年開始,一直到2008年,我們花了兩年時間埋頭開發,完成了Enuit的核心產品——Entrade的底層系統的搭建和核心模塊的開發。產品成型之後,也就是2008年,我們才正式成立公司,開始攻市場、找客戶。

我們最初的客戶羣在美國,主要集中在煤炭、天然氣和電力領域。2008年到2012年的四年裏,我們在這幾個領域做了很多漂亮的項目,慢慢在行業裏建立起了自己的口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斷從客戶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感受到大宗商品行業的發展。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很深,那是我們在煤炭貿易上的第一個客戶,邀請我們參觀他們的採煤工廠。作爲全美第二大的煤炭開採商,他們有一個龐大的運營中心,完全採用自動化操作,整個運營中心只有六個人!看完之後我覺得非常震撼,同時也很驕傲,因爲Enuit軟件是他們這個龐大的運營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2013年的時候,中聯油在美州的公司選中了我們的軟件,作爲它在北美的天然氣貿易公司的CTRM軟件。這也是我們第一次接到中國貿易公司的訂單。在中聯油美洲公司的成功實施是Enuit進入中國市場的一個前奏。

2014年我們開始開拓亞洲市場,先後在北京和新加坡成立了子公司,現在北京公司的董事總經理劉輝輝就是我們在中國的第一個員工,所以北京團隊是我們從0到1培養起來的本土化團隊,他們可以說是中國CTRM市場的第一批專業化團隊。

在Enuit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有非常專業的人加入,比如像我們的產品開發負責人,全球副總裁饒耕先生。我和饒總相識的過程非常有意思,原本只是朋友介紹,說饒總在花旗銀行負責風控,之前還有在德意志銀行、殼牌、中石化工作的經驗,更難得的是,他之前在Triplepoint 做過系統開發,既懂如何“用”CTRM系統,又懂如何“開發”CTRM系統。我們第一次見面是在會議室,交流對於原油和成品油風控流程的看法,越聊越投機,饒總就乾脆拿着筆開始在會議室的黑板上畫風控流程圖和各種油品的定價方式和市場價格的關聯,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裏就畫了整整一黑板。我當時就有一個感覺,他非常有才,必須把他挖到我們公司!事實證明我當時的感覺很對,饒總的加入讓我們在風控專業度上有了明顯的提升,也讓我們在後期與Openlink等老牌廠商的競爭中獲得了優勢。

對於CTRM行業來說,要找一個像饒總這樣全面的“產品總工程師”是很困難的,第一,他要對大宗商品貿易和風控非常熟悉;第二,要對軟件技術也非常熟悉;第三,還要知道怎麼樣從頂層到細節去設計一個完整的風控軟件,知道如何讓這個軟件真正符合貿易公司的整體運營和風控架構,讓貿易公司各個部門的操作人員用的“順手”。我覺得能同時做到這三點的人,在全球都是鳳毛麟角的。

從2016年開始,Enuit在全球範圍內的發展速度可以用“井噴式”來形容,對很多老牌的CTRM廠商來說,他們的軟件迭代速度和服務團隊可能都很難支持這樣的發展速度。而Enuit之所以會發展的這麼快,和剛剛說到的“基因”優勢有很大的關係。我們的底層架構在設計之初,不管是軟件技術、全面性、對大宗商品貿易企業的適用性還是實施團隊的專業服務能力,都已經超過了這些老牌CTRM廠商。

我們現在的客戶羣中,有很多在全球範圍內都是頭部的貿易公司,比如日本的四大貿易行:三菱、三井、住友和伊藤忠,都在用或實施我們的軟件,而且效果都非常好。在跨國貿易集團嘉吉一期實施也非常成功。CTRM的成功實施對這些大型貿易公司來說也是標誌性的事件,這意味着他們會把原來用人工或者線下去算的一系列複雜的貿易定價公式,通過我們的軟件去進行統一的管理,效率會大大提升。

我們從2015年開始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四年的時間不算太長,但我們已經和包括中聯油、中海油,中化、新奧能源、中信金屬等行業頭部企業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係。他們是我們的合作伙伴,也是我們的朋友,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中國的大宗商品貿易市場,共同推進專業的風險管理理念在中國的本土化應用。

當然,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競爭者不止來自於中國本土的CTRM廠商,還有很多國際老牌的廠商也非常想進入中國市場。但中國的貿易環境和企業生態和歐美國家相比較有其特殊性,如果沒有下定決心在中國本土建立自己的市場、銷售、售前諮詢、售後實施及軟件開發的專業化團隊,只是想着把軟件的使用許可賣給客戶的話,是很難真正獲得中國客戶的認可和信任的。

目前中國的CTRM市場還處在發展的初期,和90年代初這個行業在美國剛誕生時的情況很類似,會有大量的從貿易企業內部走出來的CTRM軟件,這是好事,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但從功能的完整性和適用性來講,這些帶有太強的單個品種或者企業基因的軟件,在不同類型或者品種的貿易企業中,很容易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同時,這些企業本身可能沒有真正國際貿易的經驗,所以對國際貿易的風控的理解程度不會太深,很難達到跨國貿易企業的要求。

當然,我們在中國市場的競爭者不止來自於中國本土的CTRM廠商,還有很多國際老牌的廠商也非常想進入中國市場。但中國的貿易環境和企業生態和歐美國家相比較有其特殊性,如果沒有下定決心在中國本土建立自己的市場、銷售、售前諮詢、售後實施及軟件開發的專業化團隊,只是想着把軟件的使用許可賣給客戶的話,是很難真正獲得中國客戶的認可和信任的。

這也是Enuit在戰略上和其他的國際CTRM廠商最不同的一點,我們看好中國的發展潛力,希望長久的陪伴中國的客戶,和中國的CTRM市場共同成長。所以,在決定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天,我們就在北京建立了自己的中國團隊。經過四年的實踐檢驗,事實證明我們的戰略是正確的,真正做到了“兩條腿走路”——國際化的軟件加上中國本土的實施團隊。中國的客戶有自己的訴求,他們不僅僅需要一個成熟的、已經被衆多跨國企業認可的CTRM軟件,同時需要一支真正熟悉中國大宗商品貿易市場,具有專業能力和服務精神的實施團隊來對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所以,我認爲在中國的CTRM市場,Enuit目前是排第一的,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爲我們同時做到了以上兩點,真正滿足了中國客戶的核心需求。

Enuit的戰略目標或者說企業價值觀只有非常簡單的幾點,一是在產品上不斷投入和優化,打造真正爲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提供價值的軟件;二是對公司來講,最大的財富不是產品,而是我們的員工,我們希望把Enuit打造成一個好的平臺,讓員工在這個平臺上發展,收穫自我的成長,能夠吸引更多好的人才到公司來,同時能把他們留住;三是對客戶的服務能力方面,要持續保持學習和進步,我們的宗旨是與客戶成爲真正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簡單的客戶和供應商的關係。CTRM是一個非常新,也非常尖端的行業,在任何一個大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都會碰到很多的困難,但只要我們堅持上面的三個宗旨,Enuit就能和自己的客戶、自己的員工團結在一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一同克服這些困難,讓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和運營效能都上一個新的臺階。

  1. 大推演:中國的CTRM市場即將迎來爆發式的“黃金十年”

韓崗:中國的CTRM市場和海外相比,無論是市場需求還是對軟件的精細化程度的要求上來講,都還處在行業發展的初期。中國絕大多數純做內貿的公司對風控的要求不會太高,一是因爲本身市場化還在不斷完善,二是因爲從合規的角度來說,很多貿易公司需要跟集團的ERP對接進行結算。

但對那些貿易規模較大的公司來說,一旦設立海外的分支機構,開始涉足外貿,盤位和貿易量都會上一個新的臺階,對風控的要求就會變高。

大宗商品風險管理領域,中國現階段的痛點和歐美國家不同,問題並不是選用哪家的CTRM軟件,中國市場目前最大的痛點是缺少大宗商品風控方面的知識體系和全面掌握這些知識的人才。如果沒有好的風控人員,和懂風控的管理人員,即使有了好的軟件,在應用上也會打一些折扣。第二大痛點是,中國目前的大宗商品市場並不是一個完全自由流通的市場,以成品油或者化工品爲例,雖然有體量很大的期貨市場,但與實貨之間並沒有建立起非常緊密的聯繫。在監管和制度上還沒有做到像國際市場那麼細緻的程度。

針對第一個痛點,其實Enuit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就有這樣的規劃,利用公司內部包括我們中國區合夥人鄭鵬程鄭總在內的專家團隊,爲中國的大宗商品貿易企業提供專業的風險管理培訓、諮詢和顧問服務。Enuit提供的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而是真正來自於超大型企業的風險管理實操經驗,也只有這些實操經驗才能真正幫助其他企業解決他們在風險管理中碰到的問題。

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的客戶羣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基本上都是大宗商品領域的頭部企業,所以我們後期也會考慮組織“用戶俱樂部”,定期聚在一起分享企業管理上的經驗,碰到問題也可以一同尋找最佳解決方案。俱樂部裏不只有中國的企業,也會有很多國外的企業,可以把海外的經驗直接帶到國內,幫助中國企業獲得最新、最前沿的企業管理方面的資訊。後期我們也會考慮把俱樂部的規模擴大,邀請一些對風險管理感興趣的專業人士或者行業中有代表性的企業一同參加。

按照中國目前的貿易環境和發展態勢,未來十年間,CTRM市場在中國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中國的貿易市場已經過了靠信息不對稱就能“搬磚”獲利的時代,很多聰明的企業開始利用量化工具配合金融衍生品的各種組合來賺取“安全”的貿易價差,而這種態勢一旦開始,就會更快的倒逼那些傳統的貿易商轉型。量化模型對於數據量及運算速度的要求極高,用人工+excel表格的方式肯定是不行的,這個時候CTRM軟件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我們可以直接連接外部的價格數據源,將複雜的公式直接導入系統,瞬間完成計算,生成財務、風控、管理部門需要的各種類型的報告,對於需要快速捕捉價格機會的貿易公司來說,CTRM系統在未來幾年會成爲每家貿易公司的標配。

全球的CTRM市場已經經歷了三十年的發展,有很多明星級的企業爲了短期的利益發生了戰略上的失誤,背上了高額的負債,不斷削減開發和實施團隊的成本,喪失了進一步發展的機會。這不僅僅是這些公司本身的損失,也給他們的客戶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因爲替換CTRM軟件的成本太高,所以在初期選擇時一定要格外慎重。

對於Enuit來講,我們是一家穩紮穩打、專心做產品和服務、立足長遠發展的公司,所以公司成立至今現金流一直非常健康,也沒有任何的負債。甚至很多客戶都覺得我們太過低調,所有的精力都用來做產品和服務,完全靠口碑帶來客戶,之前沒有太多的市場方面的動作。其實我們是希望能用實實在在的項目向我們的客戶證明,我們不是一家短視的公司,不會爲了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放棄公司未來的發展。客戶一旦開始使用我們的CTRM系統,那就意味着極大的信任,我們會一起攜手走過很多個十年,會見證彼此的發展和壯大。​​​​

本文作者:朱璵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