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讀書筆記之一:表達的邏輯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講思考、表達、溝通和解決問題的經典書籍。分四篇:表達的邏輯、思考的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和演示的邏輯。本篇講表達的邏輯,下圖爲提綱:

這一篇表達的邏輯其實從表達的角度出發,也解釋了本書的核心概念和意義,開篇先講爲什麼要讀本書。

一、爲什要用金字塔

爲什麼要用金字塔結構,如果用一句話解釋,那就是金字塔是受衆最容易理解和記住的結構。

表達的核心是讓受衆聽懂,形成目標或情感上的共識!

1、歸類分組,將思想組成金字塔

人們更容易記住歸類分組後的信息,因爲可以通過數量更少的組信息進行分層關聯,減輕了記憶的負擔。

多次歸類分組的結果,就是金字塔。

2、自上而下表達,結論先行

因爲受衆需要逐句瞭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碎片化的細節會導致受衆無法準確判斷作者想要說什麼,即使最終可以得出結論,這一過程也會非常累。

3、自下而上思考,總結概括

每一層觀點的表達都應當圍繞上一層的中心思想進行闡述,這樣讀者不會聽到“意外”的表達,更容易理解。

二、金字塔內部的結構

1、縱向關係

縱向關係的核心是分層遞進,縱向的行文是一問題/回答式對話,環環相扣,邏輯清晰。

2、橫向關係

橫向關係應當是演繹或歸納。

演繹的邏輯分3步:描述現象,描述主語或謂語,得出結論。如:馬善奔跑,白馬是馬,所以白馬善奔跑。

3、序言結構

序言的作用是做背景交代,以讓讀者入境。序言通過講故事形式呈現:背景、衝突、疑問、回答。

三、如何構建金字塔

這裏是理清構建金字塔的思路,也就是寫文章的過程。

1、自上而下法

1)列出準備討論的主題

2)理出讀者關於該主題的疑問,並回答疑問

3)說明背景,指出“衝突”,引出疑問

4)用演繹推理或歸納推理回答疑問

2、自下而上法

1)列出想表達的所有思想要點

2)找出各要點之間的邏輯關係

3)得出結論

四、序言的具體寫法

這章不感興趣,略。

講一下主旨,序言有兩個作用,一是爲了吸引讀者,而是爲了解答主題引入的疑惑。將背景介紹的東西全部放在序言中,下文闡述的時候可以不用再解釋背景和概念。

五、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TODO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