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筆記】Linux的基礎知識,基礎命令,常用工具-1

Linux的哲學:一切皆爲文件。

嵌入式中的軟硬件可裁剪指的是不需要的東西可以去掉

Linux根目錄下的必要目錄

/bin:二進制可執行文件的目錄

/etc:操作系統的配置文件目錄

/dev:設備文件目錄

/home:系統默認的用戶目錄(家目錄)

/sbin:高權限可執行二進制文件(root用戶可執行的)

/tmp:臨時文件存放目錄(重啓後清空,不要在此存放文件)

/usr:應用程序存放目錄

/usr/lib 庫(存放程序運行時所需要的函數庫文件)

 

Linux的常見命令

用戶管理:

useradd 用戶名——創建用戶

passwd 用戶名——設置用戶密碼(缺省時爲設置root的密碼)

userdel 用戶名——刪除用戶

su 用戶名——切換用戶爲(缺省時爲切換爲root用戶)

 

解壓縮:

壓縮:tar -zcvf 文件名.tar.gz路徑——壓縮某目錄並命名爲文件名.tar.gz

解壓:tar -zxvf 文件名.tar.gz-C 路徑——解壓至某路徑

 

文件:

cp——複製 cp 文件名 目錄

mv——移動或更名 mv 文件名 目錄/mv 文件名 文件名

cat——顯示文件內容

mkdir——創建目錄,mkdir-p 缺什麼創什麼

du -sb/k/m——查看目錄的大小

touch——創建一個空的文件

cd——進入某個目錄 cd .. cd--

pwd——查看當前目錄的絕對路徑

find 目錄 -name 內容——查找文件

grep 內容 ./* -r——於當前目錄下查找包含關鍵字的文件

rm -rf 強制刪除

chmod 更改文件權限

-rwxrwxrwx   -/d:文件/目錄      三項rwx爲一組,分別爲當前用戶權限u,同組其他用戶權限g,其他用戶權限o。A:所有三項

用法:例:chmod ugo+w 文件名/chmod 777 文件名

 

進程:

ps——查看進程

kill——殺死進程

 

Linux常用工具

vim編輯器

先於etc/vimrc(rad hat系統)或etc/vim/vimrc(Ubuntu系統)修改:

set autoindent

set tabstop=4

set number

set shiftwidth=4

syntax on

 

vim有三種模式:命令行模式,插入模式,底行模式

命令行模式下的快捷鍵:

x:刪除一個字符,前面可加數字,表示刪除幾個字符

dd:剪切一行

yy:複製一行

p:粘貼

u:撤銷

shift + g:去最後一行

gg:去開頭

/:搜索字符

N向下搜索,Shift+N 向上搜索

%s /關鍵字/關鍵字/g:替換

sp+文件名:在vim中再打開一份文件

cltr +wj/k:在兩份文件中切換目標

 

 

gcc編譯器

gcc xxx.c -o xxx

gcc編譯原理(過程):

預處理 編譯 彙編 連接

1、 預處理:gcc xxx.c -o xxx.i 展開所有#開頭的語句

2、 編譯:gcc xxx.i -o xxx.s 語法檢查,編譯成彙編語言

3、 彙編: gcc xxx.s -o xxx.o 把彙編編譯成二進制文件

4、 連接:gcc xxx.o -o xxx 把二進制文件轉換成可執行二進制文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