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礎命令和快捷設置

一、Linux環境下各個目錄

  • /dev,存放硬件相關的文件;
  • /etc,存放配置文件的目錄;
  • /bin,存放普通用戶命令的目錄;
  • /sbin,存放管理員root可以執行的命令;
  • /home,存放普通用戶的家目錄;
  • /root,管理員的家目錄;
  • /media,存放多媒體資料的目錄。

二、系統常用命令及快捷鍵

1. 常用命令

  • uname - r,查看內核版本;
  • ifconfig,查看IP地址;
  • shutdown,關機;
  • reboot,重啓;
  • help,查看內部命令的幫助信息;
  • man,查看絕大多數命令的幫助信息。

2. 常用快捷鍵

  • Tab:命令及路徑補全功能;
  • Ctrl+c:強行終止當前程序;
  • Ctrl+d:退出終端;
  • Ctrl+l:清屏;
  • exit:退出終端;
  • :顯示你輸入的上一條命令。

三、常用文件目錄命令

  • pwd: 顯示當前所在路徑(絕對路徑);
  • ls :列出目錄;
 ls -a   列出全部的文件,連同隱藏檔( 開頭爲 . 的文件) 一起列出來
 ls -l   長數據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屬性與權限等等數據
  • cd:切換目錄;
 cd ~ 回到根目錄
 cd .. 回到上一級目錄
 cd  test  切換當前目錄爲test目錄
 . 表示當前目錄,..表示上一級目錄,~表示根目錄
  • mkdir:創建一個新的目錄;
mkdir test     創建名爲test的新目錄 
mkdir -p test1/test2  創建多層目錄
  • rmdir:刪除一個空目錄(不可刪除非空目錄);
rmdir test  刪除test目錄
rmdir -p test1/test2  刪除空目錄(連父級空目錄也一起刪除)
  • cp:複製文件或目錄;
語法:cp [-adfilprsu] 源文件source 目標文件destination
 -a 複製所有的目錄
 -p 連同文件的屬性一起復制過去
 -r 遞歸持續複製,用於目錄的複製操作
 -i 若目標檔已經存在時,在覆蓋時會先詢問動作的進行

如將/test1目錄下的file1複製到/test3目錄,並將文件名改爲file2,可輸入以下命令:
cp /test1/file1 /test3/file2
  • rm:移除文件或目錄;
rm -r 文件或目錄     遞歸刪除
rm -f 文件或目錄     強制刪除(忽略警告信息)
rm -i 文件或目錄     刪除前會詢問你

如刪除/test目錄下的file1文件,可以輸入以下命令:
rm -i /test/file1
  • mv:移動文件與目錄或者重命名文件;
語法:mv [-fiu] source destination
 -f 如果目標文件已經存在,直接覆蓋
 -i 若目標文件已經存在時,就會詢問是否覆蓋
 -u 若目標文件已經存在,且來源比較新,纔會升級

如將/test1目錄下的file1複製到/test3 目錄,並將文件名改爲file2,可輸入以下命令:
mv /test1/file1 /test3/file2

四、常用其他操作命令

1. Linux下kill掉進程

查詢pid,ps -ef|grep java
查看進程pid
殺死對應pid進程,kill -s 9 1575
殺死對應pid進程

2. 啓動項目
啓動SpringBoot Jar包命令(linux下不掛斷的運行)

/usr/bin/nohup /usr/bin/java -XX:+HeapDumpOnOutOfMemoryError -Xmx2g -Xms1g -Denv=dev -jar -Dspring.config.location=xshq-entry-template/application.properties xshq-entry-template/xshq-entry-template-1.0.0-SHAPSHOT.jar > xshq-entry-template/entry-template.log 2>& 1&

  • rz,上傳文件到Linux;
  • sz filename,從Linux下載文件保存;
  • more filename,查看文件內容;
more start_root.sh
  • vim filename,編輯文件內容;
vim start_root.sh
  • grep xxxx,對文本行的搜索命令;

  • grep -v xxxx,反向文本行搜索,過濾xxxx;

  • free -h,顯示當前操作系統內存使用狀況;


五、Vim編輯器常用命令

vim的三種工作模式:命令模式、輸入模式、末行模式

模式切換:

輸入模式到命令模式:esc
命令模式到輸入模式:a i o A I O

修改完文件內容保存退出輸入模式:

  • :q,退出(未編輯信息時使用);
  • :q!,強制退出且不保存;
  • :wq,保存且退出。

vim翻頁指令:

  • Ctrl + f f爲forward,向前翻頁;
  • Ctrl + b b爲backward,向後翻頁;
  • L,移至視窗的最後一行;
  • G,移至該文件的最後一行;
  • :set number,顯示行號;
  • :set nonumber,隱藏行號;
  • 12gg,調到文件的第12行。

查找與替換:

  • /字串,往遊標之後尋找該字串;
  • ?字串,往遊標之前尋找該字串;
  • n,往下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
  • N,往上繼續尋找下一個相同的字串。

取消前一動作(Undo)

  • u,恢復最後一個指令之前的結果;
  • U,恢復遊標該行之所有改變;
  • (vim) u,可以多次撤消指令,一次撤消一個操作,直至本次操作開始爲止;
  • (vim) Ctrl+r,可以恢復撤消前內容,按多次可恢復多次。

其他設置

1. 修改Xshell快速複製粘貼

工具 - 選項 - 鍵盤鼠標,向右按鈕選擇粘貼剪貼板內容,勾選 將選定的文本自動複製到剪貼板。
Xshell快速複製粘貼.png

2. 防火牆

修改防火牆,開放8080端口可以對外訪問
#對外開放8080端口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zone:作用域
–add-port=8080/tcp:添加端口,格式爲:端口/通訊協議
–permanent:永久生效,沒有此參數重啓後失效

#重啓防火牆
firewall-cmd --reload
#查看已經開放的端口
firewall-cmd --list-ports

#停止防火牆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啓動防火牆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service
#禁止防火牆開機啓動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