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操作系統邏輯結構-學習筆記

學習資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6264774/

二、操作系統邏輯結構

1. 操作系統的邏輯結構

  • 整體式結構
    • 模塊爲基本單位構建
    • 模塊設計、編碼和調試獨立;模塊調用自由;模塊通信多以全局變量形式完成
    • 信息傳遞隨意,維護和更新困難
  • 層次結構 (類似TCP/IP協議棧)
    • 所有功能模塊按照調用次序排成若干層, 相鄰層間只有單向依賴或單向調用
  • 微內核機構 (Minix OS)
    操作系統 = 微內核 + 核外服務器
    • 微內核: 足夠小,提供OS最基本的核心功能和服務
      • 實現與硬件緊密相關的處理
      • 實現一些較基本的功能
      • 負責客戶和服務器間的通信
    • 核外服務器: 完成OS的絕大部分服務功能,等待應用程序提出請求
      • 進程服務器、線程服務器,需存服務器、設備管理服務器等,以進程形式運行在用戶態。

Linux是單體內核(宏內核)

2. CPU的態

支持操作系統的最基本硬件結構

  • CPU
  • 內存
  • 中斷
  • 時鐘

CPU態(Mode)

  • CPU的工作狀態
  • 對資源和指令使用權限的描述

態的分類

  • 核態(kernel mode)
    • 能夠訪問所有資源和執行所有指令
    • 管理程序 / OS內核
  • 用戶態(User mode, 目態)
    • 僅能夠訪問部分資源,其它資源受限
    • 用戶程序
  • 管態(Supervisor mode)
    • 介於核態和用戶態之間

用戶態和核態之間的準換

  • 用戶態向核態轉換
    • 用戶請求OS提供服務
    • 發生中斷
    • 用戶進程產生錯誤(內部中斷)
    • 用戶態企圖執行特權指令
  • 核態向用戶態轉換
    • 一般是執行中斷返回: IRET

存儲體系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CPU讀取指令或數據時的訪問順序

  1. 訪問緩存(命中, HIT)
  2. 訪問內存(沒有命中,MISS)
  3. 訪問輔存(缺頁, PAGE_FAULT)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中斷機制

定義: 指CPU對突發的外部事件的反應過程或機,當CPU收到外部信號(中斷信號)後,停止當前工作,轉去處理該外部工作,處理完畢後回到原來工作的中斷處(斷點)繼續原來的工作。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引入中斷的目的:

  • 實現併發活動 (CPU和外設等)
  • 實現實時處理
  • 故障自動處理

中斷源和中斷類型

  • 引起系統中斷的事件稱爲中斷源
  • 中斷類型
    • 強迫性中斷(I/O,外部中斷)和自願中斷
    • 外中斷和內中斷
    • 不可屏幕中斷和可屏蔽中斷

斷點

  • 程序中斷的地方,將要執行的下一指令的地址
  • CS:IP

現場(上下文)

  • 程序正確執行所依賴的信息集合
    • 相關寄存器

現場的兩個處理過程

  • 現場的保護: 進入中斷服務程序之前,棧
  • 現場的恢復: 退出中斷服務程序後,棧

中斷響應的過程

  1. 識別中斷源
  2. 保護斷點和現場
  3. 裝入中斷服務程序的入口地址(CS:IP); 硬件完成,不需要程序員干預
  4. 進入中斷服務程序
  5. 恢復現場和斷點
  6. 中斷返回: IRET

中斷響應的實質

  • 交換指令執行地址
  • 交換CPU的態 (中斷響應的過程是在覈態完成的)
  • 工作
    • 現場保護和恢復
    • 參數傳遞(通信) 由主程序傳遞給中斷服務程序,同樣中斷服務程序可以返回給主程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