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小隊與財務自由

備註:下面的文字摘自下面的鏈接,作者純銀,成都理工大畢業,曾任網易多個產品負責人。
http://firecacada.blog.163.com/blog/static/70743762012769432491/,文章內容主要爲讀者向作者諮詢關於兼職創業的疑惑及作者的解答。

談談個人對兼職小隊創業的看法:

兼職小隊創業能否成功?結論肯定是沒有固定的答案。在我周邊有成功的故事,也有失敗的故事。怎麼樣才能放大成功的概率纔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事情。

1、知道自己要什麼

無論是爲了財務自由還是爲了理想,無論是逃避現狀還是幻想未來,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現在覺得如果連自己要做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但是就是想創業,那肯定是沒準備好!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2、知道到達目標有哪些路

當然,誰也不能預估未來,但是必須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並將目標進行分解逐個完成。沒有明確目標的想法、行動僅僅是浪費自己的精力而已。兼職小隊更是如此,時間很寶貴,如果還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各個方向都使使勁,早晚會將熱羣消耗殆盡。

3、時間分配的問題

兼職小隊沒有足夠的時間怎麼辦? 如果完全沒有時間,那就考慮全職吧。否則你必須得強迫自己分配出時間來,將分解的目標放在這些分配的時間裏。每天只要有一小點進步,積少成多總會有所成就。

======================分隔符====================

介紹一些背景吧,我是一家一線互聯網公司的產品項目經理,憑着一腔熱血,從畢業到現在沒兩年,也算是業務骨幹了。公司給的機會以及對我的培養都挺好的,但是對我而言,有自己的規劃,雖然在公司發展已經比其他人要好很多了,但是我還是感覺我未來想做的和現在在做的不是一碼事兒,我對自己的定位還是要去做與人相關的社區類產品,且對無線方向十分沉迷,但是目前在做的卻與此有所相去甚遠,也反應過相關的訴求,但是老大畢竟還是沒法對應人去做業務,所以……而我也深知產品底層道理是一樣的,做什麼都得厚積薄發,但是越發感覺到在做的並不對之後產生十分有效的影響,內心深處開始有點不忠於內心的感覺,這不是我要的。

同時也和您之前說的那樣,如果體制內可以做的話,就不用去體制外了,在大公司感受到了非常多的成本與阻力,我只是想把想做的事情做好,但是卻把大量的精力花費在了不斷對簡單問題的協調資源分配資源上,而外面的世界已經風起雲湧,我做的東西似乎並不能帶給我這樣的成就感,而且我也十分肯定地認爲,我不想成爲一個每天對着電腦打豆豆,有了問題分配分配協調協調,然後繼續打豆豆的人。而在大公司事實上已經沒有讓你親身一線的機會了,名義上當然是已經是指導別人了,不過其實這種人真的碰到問題還不一定能解決,還是得做起來,而在體制內是沒有親身做自己想做的東西的機會了。

於是我受不了現狀,好不容易找到了幾個不錯的夥計一起做東西,現在開始在兼職的狀態做,大家都是那種不甘現狀、需要成就感的人,但是又迫於沒法灑脫甩開一切來無薪做起,就算我可以,也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所以我們還是希望能夠一步步把東西做雛形了,獲得投資了一起出來。但是這樣過程是慢長而有風險的,從你寫兼職做應用的事兒來看,確實碰到了類似的問題,需要我不斷地去推動,去團結大家,但是畢竟要顧及養家的那份工作還得顧及追夢的這份事業。

這就是我目前的狀態,那麼問題就隨之而來,而這些問題似乎我都無法找身邊的人來解答,只能求助怪蜀黍了:)

1. 對我而言,我確信我肯定會選擇做自己熱愛的產品的路,所以多次有衝動離職搞起來,但是我明白這事兒急不來,即使我離職了,其他人還在兼職,一樣還是不能推進得更快。所以,能否分享你從體制內到出來創業的感受,以及如果是你,或許怎麼樣的方式會更好呢~

2. 我們都不是業界大佬,沒有太財務自由,但是我們都很熱血靠譜,目前的模式是一起兼職做然後出來,爲什麼選擇這樣也是一種平衡,並不是意味着我們還在猶豫,只是中國的現實狀態是很殘酷的,大家都得養家餬口的同時保持理想。所以,想請教這種方式是否靠譜,有什麼預知風險,或者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這封來信看得我很傷感,因爲自己的“方言君”最近被無限期凍結。我在去年5月發起這個兼職項目,3周討論確認策劃交互,2周搞定視覺設計,隨後13個月過去了,中途還換過一次開發人員。這個APP雖然早就擱在了我的手機裏,至今仍沒有完全跑通基礎流程,沮喪壞了,只能放棄。

反省此事,最大的失誤是按照慣性思維,設計了一個需要全職iOS工程師投入3-4周的方案,意味着在兼職狀態下,熟手大概得花上8周來研發。這個過程是如此漫長,又缺乏階段性的激勵,以至於壓垮了兼職狀態下的開發效率。

如果我們把產品人員分兩類,技術類(研發/視覺),非技術類(策劃/交互/運營),在國內,技術類人員很可能分佈在兩個極端上。一端是很珍惜自己的私人生活時間,擠不出多少來給兼職項目;另一端則是熱情高漲,以至於同時被N個團隊拉來入夥,自然會優先分配精力到激勵“來得快”的項目。

所以,我發起一個需要兼職研發8周的項目,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或者說,我的人脈關係無法成功組隊。吸引兼職同伴比創業期吸引全職同伴難多了,對兼職項目的控制,也比管理全職創業項目難多了。我很理解疲憊回家之餘,還要再拿出兩三個小時來做私人項目,真心不容易。只有項目發起者纔有這樣的狂熱來克服疲憊——但其他人並非發起者,投入度與其說是靠“認同感”,不如說依賴階段性的鼓勵。一旦研發週期拉長,兩週找不到激勵點,效率就會打着滾的下降,並且進入惡性循環。

正面回答問題:

1、
我有兩次創業經歷,一次是被投資人拉去做總經理(挺詭異的經歷),權當是找了份工作;另一次是現在,在大公司的資歷基本到頭——做了5年總監,已經很清楚知道自己升不上去了,也沒什麼特別喜歡的項目可做。再待下去要不就是混着,老母雞護小雞一樣護着自己的部門;要不就是被髮配去另一個部門做天知道什麼項目。

即便如此,我猜,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留下來,覺得創業的時機還不夠成熟。我很理解他們,創業需要某個垂直領域內的天時(市場機遇)地利(產品構思)人和(團隊組建),談何容易,步步求穩也是常態。但我並非爲了追求成功而創業,僅僅是厭倦了體制內的日子,徹底厭倦週而復始的,令我煩惱沮喪又無可奈何的工作。想丟掉那個被工作環境扭曲的自己,連自己都厭惡的自己。選擇某種生活不再出於壓力或者慣性,只是因爲“我喜歡”“我樂意”“我開心”。

僅此而已。

12月提交離職申請時,我連技術合夥人都沒找到,並沒有信心組隊成功,更沒有把握創業成功。那又如何?那就去全世界旅行一兩年唄,或者找個偏僻的小縣城,住在廉價旅店裏,安安靜靜寫幾個月小說(特別想在川藏或西藏這麼幹一次)。作爲職場上的loser,我接受失敗,心甘情願走上另一條命運軌道。

不過命運沒打算這麼容易讓我退出戰場,組隊的事情居然搞定了。好耶,開工。

2、
經歷過方言君的失敗,讓我覺得,兼職小隊還能長期保持激情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建議設置密集的check point,不斷拿出實在一點的東西(版本進展/數據增長/用戶反饋)來激勵大家,而不是空喊號子。

去年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珍惜自己的名聲,不願意把一款相對簡陋的產品推向市場,怕被同行笑話。所以對方言君功能的精簡太少,對細節的雕琢太多,結果(兼職狀態下的)研發週期拉長到了8周以上,從第3周開始就有明顯減速,最終拖垮整個項目。我的出發點固然有其合理之處,但項目無限期凍結的結果恐怕更令人黯淡。

以我的挫折來看,每兩週設置一次比較實在的激勵點,容易保持士氣。不能像全職項目那樣,方案一致通過後就坐等研發。

至於你提到的財務自由,嘿嘿,很多年薪三四十萬家產三四百萬的人,不願意離職過自己喜歡的日子,原因也是“財務不自由”。這個世界上有年薪5萬的消費方式,年薪50萬的消費方式;供小房子的消費方式,供大房子的消費方式;沙縣小喫的消費方式,海底撈的消費方式。真正束縛你的並不是金錢,絕大部分人終其一生都不會擁有財務自由,捆住腳的其實是慣性——停留在當下的慣性,以及對不可知未來的恐懼。

創業後,我的收入銳減爲過去的28.4%,生活費銳減一半,去超市買點什麼都得精打細算,還得冒自己投進去的幾十萬打水漂的風險。作爲36歲中年男子,委實有點狼狽。然而相比起來,我顯然認爲過去幾年的日子更加苦逼得多。對我個人來說,消費水準在影響快樂度的若干指標中,只佔不太大的一部分。僅僅拿大公司應屆生的工資也能養得白白胖胖,大公司部門總監的職場生涯卻倍感煩惱。

人生短暫,及時行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