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力》爲你剖析營銷的魅力

技術人員平時除了學習技術之外,也應該多補充其他領域的知識。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站的高才能看得遠。

最近看一些關於營銷的書籍,看了之後寫讀後感與大家分享。

 

影響力--這是一本關於營銷、解剖消費者心理的經典作品

被《財富》雜誌鼎力推薦的商業必讀書之一。
 
書中列舉了大量的現實中的例子、調研和科學測驗 ,體現了書中觀點的真實性、可靠性、普遍性
 
書的主線圍繞了營銷心理的六大原則展開。
分別是:互惠、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和稀缺
以下分別針對這六個原則進行簡述和點評。
 
互惠原則:
當你接受了某人或某機構的恩惠之後,然後由於心存感激,茫然的答應購買了自己本來不需要的產品或服務。
舉個例子:
當你在機場收到了一位可愛的陌生小姑娘送給你的花,正在你感激到喜悅的時候,她提出某某山區學校的由於經費不足導致小孩上學困難,問你是否願意捐款的時候。此時,閱歷豐富的你雖然覺得這很有可能是一個騙局,但是,你仍然掏出錢包捐款。而且,事後越發覺得這鐵定是一個策劃好的騙局。
 
這就是互惠原則的威力。
同樣很多超市商家把免費試用食品放在店門最顯眼的地方。消費者免費品嚐食品後心存感激就會購買付費貨物。
 
 
承諾一致原則:
人人都有一種言行一致的願望。
比如說我們一旦某事做出承諾後或選擇了某種立場後,我們立刻就會碰到來自內心和外部的壓力,迫使我們按照承諾說的那樣去做。
舉一個有趣的例子:
有一位家長髮現了玩具製造商的營銷祕密。
每當過年前玩具製造商大力宣傳某款玩具的廣告,小孩看到了很想要。家長答應過年就買給小孩。
但是到了過年的時候,製造商只把該款玩具小量投放到市場,而把大量囤積在倉庫。對外卻說,貨物緊缺早就買完。家長只好買另外一款玩具回去應付小孩。
接着,過年完了之後,玩具製造商又繼續大力宣傳這款玩具的廣告。小孩看到後越發想要,他們跑去跟父母哭訴:“你答應過的,你答應給我買這個玩具的”。於是,家長迫於無奈只好痛苦的跑去玩具店履行自己的諾言。
 
這就是承諾一致的影響力。
 
書面承諾如此有效的一個原因,它比口頭承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對於書面承諾至少你得執筆造詞)。有證據清楚表明:爲一個承諾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對承諾者的影響越大。
 
 
 
社會認同原則:
在你判斷一件事情是否處理正確時,你會根據別人的意見行事。
 
舉一個例子:
罐頭笑聲,對於這個名詞你可能沒聽過,但是你一定經歷過。
比如說看過國內一部很火的情景劇《愛情公寓》,該劇有很多笑料。每當播放到一處搞笑的地方的時候,同時會附帶播出一段笑聲和掌聲,由此你也被帶動去笑,儘管你可能還沒看懂劇情或還沒對這個笑點反應過來。
這同樣解析了爲什麼那麼多宗教組織集體自殺行爲。都是社會認同惹的禍。別人幹什麼,我就跟着幹什麼,儘管我還沒想過這會導致什麼後果,先幹了再說。
 
 
喜好原則:
我們大多數人總是更容易答應自己認識和喜好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一般情況下長的帥氣/漂亮的銷售員、導購員業績會更好。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們也容易接受背景跟我們相似的人所提出的請求。
比如說我們碰到同鄉、職業相同或興趣愛好相同的營銷人員時,更容易答應購買他們地產品。
所以,爲什麼這麼多商家花了大錢請娛樂明星、體育明星做廣告,儘管這些明星的職業跟這些產品本身沒有半點關係。對廣告商來說,重要的是把明星和產品的聯繫建立起來,合不合邏輯無關緊要,只要是正面積極的關聯就行。
 
 
權威原則:
我們很輕易的服從權威人物的命令。
這些權威人物包括專家、上司、老師(對學生來說老師是上級領導)。他們提出的要求,大多數人都會服從,卻不加以懷疑。這就是權威原則。
 
 
稀缺原則:
某種物品比較稀缺,越是難以得到的時候,你就會越發渴望得到。
或者說當你即將失去某東西或某人的時候才後悔之前沒有懂得好好珍惜。
比如,大學生們在想象戀愛關係或考試中所失的時候,情緒波動會比想象所得的時候更強。
 
 
 
以上就是《影響力》的六大原則。看了這本書感覺獲益匪淺。
 
學習、實踐、總結、分享。
於北京  2014-9-2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