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故事 007 程序員是喫青春飯的

007 程序員是喫青春飯的

    這天中午喫飯時照例閒聊,小眼鏡聽到了一個讓他心驚肉跳的說法:程序員是喫青春飯的。
    他想,這程序員的飯我還沒能喫上呢。剛剛在公司裏做測試工作,背地裏悄悄地學習編程。想着以後請領導給轉個崗做成程序員。如果過幾年了反而沒人要了,自己可怎麼辦哪。

    黎想在大呼小叫,“程序員一過30歲,就跟妓女一樣,人老珠黃,沒人要了。”
    “確實,做應用軟件的年齡大了,幹不動了,無法適應沒完沒了地加班,只能轉行了。”許昊是應用軟件工程師,他也時不時地擔心自己的未來。
    “年齡大了,早就當主管了,怕什麼。”小林子不以爲然。他是硬件工程師,看着自己的主管多年媳婦熬成婆,並不太擔心。
    許昊不同意,“跟你們硬件不一樣,你們有經驗積累。”“我們做應用的,技術更新換代快。你看外包公司最典型,都是碼農,有幾個能最後當了主管的。”

    老汪過來了,他不喜歡聽到這樣的言論。“十年前就有人說程序員是喫青春飯的,十年前我還半信半疑。現在我認爲就是胡扯。”
    “產品研發涉及到很多方面。你就拿我們現在做的產品來說,沒有老石、老五、老郭他們鎮着,你們這些小屁孩能做架構設計啊。”
    “微信之父是張曉龍,他年齡夠大了吧。雷軍是第一代程序員吧,他創辦了小米。我們天天用的Windows,內核架構師叫David,都快70歲了。”

    許昊是老汪下屬,作出認真聆聽地樣子。黎想就嘀嘀咕咕了,“他們都是領導了,做管理了,根本就不是程序員好吧。”可他不敢大聲反駁,聲音低到只有他自己能聽到。

    “有些技術是需要經驗的積累,實踐的證明。沒有常年累月的學習積累的過程,如何能做出靠譜的設計。至少在嵌入式這一行,2年工作經驗的,就算給100個人,也做不出一個可用的產品。”
    “外包行業的經驗不適用於我們,什麼敏捷開發,快速迭代,在嵌入式行業就是鬼扯。”
    老汪不依不饒。

    阿維附和着,“IT行業必將成爲全社會各個行業的基礎,互聯網公司不是要顛覆傳統產業嘛。”“他們顛覆的百貨商場營業員減少了,他們顛覆的經銷商渠道銷售員減少了,”阿維總結說,“可是,互聯網公司反而增加了更多的程序員!”
    “只要市場需求還在,老程序員依然喫香嘛。”
    “我做測試都沒這麼悲觀,你們程序員擔憂什麼呢?”

    “其實啊,你們說的都對。”老郭嚴肅地說,“這一行,只會淘汰那些不求上進的,或者不能與時俱進的。”
     “得用到老,學到老,不可懈怠啊。”老郭說,“作爲程序員,如果期望像有些行業那樣,做一些年有了經驗積累,就喫一輩子,無疑是癡人說夢。”
     “只有時時警覺,有常年學習的覺悟,才能提高水平,往上走。而不是被淘汰出局。”

     小眼鏡晚上回到宿舍,寫日記時想,這程序員到底是個好職業嗎?他有點迷茫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