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國產OS能取代Windows?倪光南院士的答案是……

“統信UOS系統可以說是代表了目前我國PC端自研操作系統的最高水平,從底層兼容到交互界面,再到應用生態,都有了大幅提升。”

一年多來,隨着中美在經貿、科技、人文交流,以及涉港、涉臺、涉疆等問題上的摩擦加劇,一些美國利益集團、政客、學者、媒體拋出了“中美脫鉤論”,鼓吹美國政府與中國“全面脫鉤”。應該說,中美“全面脫鉤”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爲其會導致兩敗俱傷。不過,我們也不能不妨,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

正如權威機構所分析的,美國挑起中美貿易戰中的目的之一是遏制我國發展高科技產業,遏制我國產業升級、高端化。因此,可以預計,未來美國封殺我國高科技產業、企業的舉措會源源不斷,而我國也多半會被迫進行“自衛反擊”。其結果很可能是局部的“中美脫鉤”——美國是主動,我們是被動。上個月中旬美國工業與安全局發佈限制華爲使用美國技術和軟件設計和生產半導體的禁令即是其證。

顯然,我們要做最壞的預測與打算,尤其是在IT產業制高點的“薄弱環節”。

對我們來說,IT產業制高點的“薄弱環節”有二:一是芯片,尤其是CPU、GPU等,二是操作系統。

衆所周知,除了程序員、網管員、數據庫管理員等專業人士,我國的個人電腦(既有家用也有商用)大多采用的是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倘若美國政府禁止我們採用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這種可能性不大,抑或出於“被迫反擊”的意願,我國用戶主動放棄Windows操作系統,國內操作系統能否“頂槓”,在不犧牲良好“用戶體驗”的前提下取而代之嗎?

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市場上已有不少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以Linux爲內核的操作系統:統信UOS系統、中興的新支點系統、中科紅旗系統……這些系統均可“頂槓”。

從“能用“到”好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使用基於Linux的國產PC操作系統並不是技術倒退,因爲自研操作系統正在向更先進的水平迭代。從目前來講,自研操作系統在交互體驗、界面設計、安全性、穩定性等方面,已經不輸Windows系統。”

需要說明,所謂“不輸Windows系統”並非僅是純技術考量的結果——至少在多用戶這點上Linux要優於大多數Windows版本,也是應用生態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結果。

所謂生態建設是指操作系統,一要儘量支持、兼容不同硬件平臺,比如不同架構的國產CPU,二要支持、兼容各類外設產品,比如打字機、數碼相機,三要支持、兼容各類應用軟件——一般而言,其分爲3類:首先是辦公軟件,比如WPS;其次是通訊和娛樂軟件,比如微信、QQ、音視頻軟件;再次是專用軟件,比如作圖軟件。

“國內做操作系統的企業的最大短板並不在技術方面,而是在生態方面。生態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牽扯到上下游廠商的戰略佈局、研發投入等諸多問題。從目前來看,大部分國內生態夥伴、部分國外夥伴已經看到了自研操作系統未來的趨勢,並開始主動對接兼容適配工作。這都是非常好的現象,生態其實也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倪光南說。“希望有更多的優秀軟硬件企業和人才聚焦到自研操作系統生態上,加快構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技術體系。”

在上述衆多系統中,倪光南更爲青睞統信UOS系統,因爲其對Windows系統的替代性最強。他說他關注國產統信UOS系統很長時間了,他認爲統信UOS系統可以說是代表了目前我國PC端自研操作系統的最高水平,從底層兼容到交互界面,再到應用生態,都有了大幅提升。

倪光南對統信UOS的評價絕非溢美。安信證券在今年4月6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也稱統信UOS生態“日趨完善,已具備替換 Win7系統的能力”,正在從‘能用’向‘好用’的目標邁進。“截止目前, UOS 已經完成應用軟件與外設產品適配測試 600 餘款,完成合作夥伴廠商對接 322 個。在芯片方面,兼容龍芯、飛騰、申威、兆芯、鯤鵬、 海光以及通用 X86 平臺;在整機方面,完成對聯想、華爲、清華同方、長 城、曙光、寶德等整機廠商發佈的數十款終端和服務器設備進行了支持;在軟件方面,能夠兼容流式辦公、版式辦公、電子簽章廠商發佈的幾十款 辦公應用,兼容數據庫、中間件、虛擬化、雲桌面、安全等廠商發佈的數 百種應用和業務;在外設方面,兼容主流的打印機、掃描儀、Raid 卡、HBA 卡等。除此之外,通過預裝的應用商店和互聯網中的軟件倉庫還能夠獲得 近千款應用軟件的支持,滿足用戶對操作系統的擴展需求。可以說,在日常辦公領域已經具備替換 Win7 操作系統的能力,正在向‘好用’目標邁進。”

表一:UOS系統在日常辦公領域已具備替換Win7系統的能力

表二:UOS系統與Win7系統功能對比

表三:UOS目前適配廠商概覽

以上3表數據來自統信軟件官微、官網和安信證券研究中心

從“厚積”到“勃發”

UOS系統能在衆多國內操作系統脫穎而出是因爲統信是專業操作系統提供商,是民營的、高度市場化的企業。

早就有業內專家撰文稱,一些具有國有背景的企業或科研機構,出於國防和信息安全的需要,雖然在自主研發操作系統方面有所投入,但其針對的一般只是特定應用或特定客戶的需求——多爲項目"結頂",也就是把某個客戶的問題解決後,項目就“下馬”了。換言之,這些企業在自研操作系統方面缺乏全局性、系統性、架構性的規劃與部署,致使大量資源、時間和人力被浪費。

與他們不同,專家操作系統提供商大都是從底層研發起步的,要直面行業用戶和家庭用戶的普遍“痛點”,需要在產品規劃與部署方面具有全局性、系統性、架構性,需要重視培訓體系和售後服務團隊的建全性、研發工作的規範性、技術標準的延續性, 需要樹立用軟件著作權、專利等無形資產謀尋長期利益的經營思想······這一切可以幫助其更好地完成了在技術與產品方面從“厚積”到“勃發”的轉變。另外,由於業務單一,專業操作系統提供商開拓新市場的意願,包括開拓普通消費市場意願也較非專業企業強烈。

當然,專業操作系統提供商也有“短板”:由於是民營企業,規模小,資金與人才比較匱乏,因此在生態建設方面往往進展緩慢。

應該說,經過多年的努力及採用相應的策略,加上國內政策環境向好,目前,在生態建設方面統信已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

當然,在生態建設方面統信還有許多要做的工作,因爲還有許多行業市場與個人消費市場有待統信去開拓,而統信已經具備了進入這些市場的技術與產品能力。據悉,統信已於今年 3 月 10 日推出了擴招 5000 人的舉措,其中研發人員爲 3000 人。與此同時,統信還進一步加強了與生態發展有關的組織建設工作:一方面,通過全國佈局的6家研發中心網羅優秀人才;另一方面,依託全國3家軟硬件適配生態中心,和主流整機廠商和應用軟件廠商形成常態適配合作,打造更廣更強的軟硬件生態體系。 

 

讓UOS系統具有取代Windows系統的能力只是統信的近期目標。統信的長期目標是立足中國、面向國際,爭取在十年內成爲全球主要的基礎軟件供應商。用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聞歡的話說,即成爲“世界的統信”,而非像一些業內領導和朋友所希望的那樣,成爲“中國的微軟”。“統信要代表中國參與全球信息產業基礎生態的競爭,讓中國信息產業擁有世界話語權。”

換言之,統信要成爲一家國際化企業。在這方面,統信也已經有所斬獲。統信官微上的消息顯示,不久前,統信已與位於土耳其、韓國、俄羅斯等國家的6家Linux發行版團隊建立了合作關係,邁出了全球生態建設的步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