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是如何蠶食企業利潤的?如何破解高成本和改善盈利能力?

經常有HR抱怨,企業財務報表利潤慘烈,需要砍人優化內部結構,業務部門又反覆抱怨人力效率低下,認爲HR招聘選人不認真,又或者營收增長,利潤下滑,都有可能是HR的鍋 。

某一家制造型企業,從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間,營業收入每年遞增約10%,但利潤卻下滑了54%之多。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結果的發生。我們首先對這家企業的狀況做了一個詳實而透徹的分析。(事例爲轉載:績效謀策)

 

起初,企業只提供了關於企業經營與工資費用的這組數據。

 

點評:

1、這份數據表過於簡單,只能看到表面數據,很難發現數據背後更有價值的規律。

2、上表員工工資總額取的是實發工資數據,其中有很多同工資無關的加項、扣項,這不是真實的工資數據,應該抓取應發工資總額。

3、對數據必須做細分處理,才能展開更精細透徹的分析。

於是,我們重新梳理更有深度、更細緻的有效數據。

一、公司經營狀況。

三組簡單而重要的數據:營業收入(經營之母)、淨利潤(經營成果)、淨利潤率(盈利之母)

 

二、人力成本主要開支到哪些部門或人員?

由於人員方面的數據比較混亂,我們無法抓取到,於是只能用部門工資費用做分析。

 

三、公司到底有多少員工在領工資?必須同步分析到部門。

在分析數據時,要從“額、率、人”三個維度入手,才能更全面地反映事實真相。

 

四、員工平均工資有哪些變化?尤其是各部門員工的工資增長情況。

這關係到資源的匹配。因爲資源是有限的,各部門的貢獻與人員流動也是重要參考。

 

五、從公司到部門的工資費用率是怎樣的?哪些部門的工資費用率在增加。

工資費用率是反映公司人力成本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指標,一定要切開來分析。

 

六、透過這組數據,可以清晰地發現工資費用與經營利潤之間的關係。

同時,也可以看清哪些部門增加了工資費用率造成某種資源的浪費,制約公司的盈利能力。

 

點評:

1、若工資費用保持在2014年水平,2016年公司可多獲得700萬利潤。

2、二線單元增支工資費用80萬元。實際上不僅不能增支,還要減負,以便爲一線提供更多的資源與激勵。

3、真實的數據是不會騙人的,但是如果不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抓取和分析,等於沒有數據。

4、我們要學會尊重和利用數據,通過數據分析更精準地找到隱藏其中的問題,發現更有意義的經營規律。

如何管控人力成本,提升經營利潤?

常規內容組織優化方式如下:

優化人員結構   提升人才競爭力

人力成本的對象是員工,因此,要管控人力成本,最根本的是從人開始,改變組織形式,優化人員結構,提升人才的競爭能力。首先,要實現組織結構精簡化,將臃腫的中間層簡化,充足高層和基層,建立扁平化的組織結構,提高管理效率,減少管理失誤,降低管理費用,擴大管理幅度。按照二八定律,經銷商要清晰的認識到,這20%爲公司帶來80%利潤的精英到底是誰,他們具備什麼樣的特點,有沒有什麼不足的地方。然後按照分析所得,因“人”制宜,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護及鼓勵他們,同時幫助他們修正不足,讓他們更好的發揮所能。另外80%的人員裏面,有70%是基礎人員,也就是說,他們屬於比較安全的員工,不會犯很大的錯,不過也別指望他們給你帶來多大的效益,他們是必需的,但不是不可替代的。對於這70%的人員,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努力促進他們向那20%靠攏,以提升整體人員素質。剩下10%的人員,基本上是屬於對公司沒有貢獻的,要狠下心來進行淘汰,更換。

加強人員管理  發揮人才效能

有人說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擁有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團隊。而要做到專業化、職業化,就必須在招聘、培訓、激勵等方面下一番功夫。首先要選對人,在招聘過程中,儘量詳細地瞭解招聘對象的條件,詳細地瞭解對方的過往薪資、期望薪資等,如果確定錄用,雙方要詳細協商薪酬計算,要保障協議的公開、公正、可協商、可調整,以免留下爭議,影響員工情緒。如果是招聘重要崗位的人員,還要做好被招聘者的背景調查,以免招到誇誇其談、實際上沒有真本事的員工。招到員工後,培訓也很重要。一些經銷商認爲,自己是小本買賣,請幾個導購員沒必要搞什麼培訓,也不知道要培訓什麼內容。其實不然,導購員、業務員是公司的“活招牌”,也是銷售主力,她們對產品性能的瞭解、對銷售技巧的運用等等,都直接關係到產品銷售的成功與否。

另外,還可以利用月度獎金、年終獎金、補充醫療保險等各類福利對員工進行激勵,進一步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提升員工忠誠度,降低離職率

不少經銷商都發現,員工跳槽對於公司來說,傷害非常大,自己花了一兩年的時間,好不容易將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培養成了一個合格稱職的導購,結果還沒怎麼出業績,她就辭職了,白白爲他人做了嫁衣裳,這說明員工的忠誠度不夠。而員工忠誠度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歸咎於經銷商本身,也就說,經銷商本身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讓員工爲其盡忠,因此經銷商要想提升員工的忠誠度,當以自檢自修爲主。首先開誠佈公,誠信用人,慎承諾,重兌現,要麼不輕易承諾,一旦承諾就一定要想辦法做到;同時充分信任員工,爲員工提供一種寬鬆的工作環境,完善薪酬福利制度,爲員工解除後顧之憂。另外,還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儘量揚長避短,發揮員工的長處,一方面利用員工的長處爲自己的發展發力;另一方面員工能夠將自己擅長的發揮出來,自然容易做得比別人好,也就容易獲得成就感,就不會輕言離職了。

 

如何通過勞務派遣有效降低用工成本?

  1、工資成本如何降低:

  很多國有企業採取勞動派遣用工,最大一塊就是派遣員工比正式員工的工資低,因爲工資成本低,用工的政策成本和風險成本也就變相降低了。《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出臺後, “同工同酬”的現象有所改善。

  工資結構的改變也能降低用工成本,例如一個員工工資1萬元,可以有3種發法,每月1萬發;每月8000+年終獎的形式發;3個月試用期工資+8000元正常工資+年終獎發。改變結構將改變5險1金基數、個稅基數。

  2、政策成本如何降低:

  政策成本最大的就是員工的5險1金,由於我國還沒有做到全國統籌,各個城市的5險1金基數有一定差異,企業可以通過勞動派遣用工利用地區政策的差異,選擇政策窪地採取人才派遣用工,通過勞務派遣公司在政策窪地爲員工購買5險1金,最多能降低50%以上的5險1金成本。

  3、風險成本如何降低:

  勞務派遣公司在用工風險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處理經驗,可以在員工入職、在職、離職過程中做事前預防、事中處理、事後賠付。我們每年都要爲客戶處理多起解除勞動合同關係、仲裁、訴訟、員工死亡賠付案件,不懂勞動法或對風險處理經驗的缺乏,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和社會影響。

  4、服務成本如何降低:

  服務成本在勞務派遣用工中是比較明顯的,因爲派遣公司會提供員工招聘、入職辦理、工資發放、5險1金購買、離職辦理、勞資糾紛處理、工作證件辦理等服務,企業只要聚焦關鍵事務就可以。

  以上是根據用工成本模型分析的降低用工成本方法,在共享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通過勞務派遣用工能夠降低的用工成本,更有利於企業發展,讓企業走的更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