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簡史

數據庫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概念

  1. 數據庫
    按照數據結構來組織、管理、存儲數據的倉庫
  2. 誕生
    計算機的發明是爲了做科學計算的,而科學計算需要大量的數據輸入和輸出
    早期,可以使用打孔卡片的孔、燈泡的亮滅來表示數據輸入、輸出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940年,數據可以存儲在磁帶上,順序的讀取、寫入磁帶
    1956年IBM發明了磁盤驅動器這個革命性產品,支持隨機訪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隨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有了硬件存儲技術的發展,有大量的數據需要存儲和管理

數據庫DBMS發展

  1. 萌芽期:文件管理
  2. 第一代:層次數據庫、網狀數據
  3. 第二代:SQL、關係型數據庫
  4. 第三代:面向對象的DBMS(OODBMS)、對象關係的DBMS(ORDBMS)

文件系統管理

  1. 磁盤上一個個文件,數據孤立,數據冗餘
  2. 格式不統一,很難統一管理
  3. 無法高效查詢,無法靈活查詢

層次數據庫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以樹型結構表示實體及其之間的聯繫。關係只支持一對多

代表數據庫IBM, IMS

網狀數據庫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通用電氣最早在1964年開發出網狀數據庫IDS,只能運行在GE自家的主機上

結點描述數據,結點的聯繫就是數據的關係

能夠直接描述客觀世界,可以表示實體間多種複雜關係,而這是層次數據模型無法做到的。比如,一個結點可以有
多個父結點,結點之間支持可以多對多關聯

關係數據庫

使用行、列組成的二維表來組織數據和關係,表中行(記錄)即可以描述數據實體,也可以描述實體間關係

關係模型比網狀模型、層次模型更簡單,不需要關係數存儲的物理細節,專心於數據的邏輯構建,而且關係模型有論文的嚴格的數學理論基礎支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970年6月,IBM的研究員E.F.Codd發表了名爲“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論文,提出了關係模型的概念,奠定了關係模型的理論基礎

1976年,IBM實驗室System R項目,通過實現數據結構和操作來證明關係模型實用性,並直接產生了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1987年,SQL被ISO組織標準化

關係模型,有嚴格的數學基礎,抽象級別較高,簡單清晰,便於理解和使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關係數據庫百花齊放,技術日臻成熟和完善

基於關係模型構建的數據庫系統稱爲RDBMS(Relational DataBase System)

IBM DB2、Oracle的Oracle和Mysql、微軟的MS SQL。以前的Infomix、Sybase等

Oracle的發展

拉里·埃裏森(Larry Ellison)仔細閱讀了IBM的關係數據庫的論文,敏銳意識到在這個研究基礎上可以開發商用軟件系統。他們幾個創始人決定開發通用商用數據庫系統Oracle,這個名字來源於他們曾給中央情報局做過的項目名

1979年發佈了ORACLE 2.0版本(實際上是1.0)。1983年,Oracle v3。1984年,Oracle v4。1985年,Oracle v5。1988年,Oracle v6引入了行級鎖等新技術,然而這是個不穩定的版本。直到1992年的時候,Oracle7才逐漸穩定下來,並取得巨大成功。2001年的9i版本被廣泛應用

2009年4月20日,甲骨文公司宣佈將以每股9.50美元,總計74億美金收購SUN(計算機系統)公司。2010年1月成功收購

2013年,甲骨文超過IBM,成爲繼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

Mysql發展

1985年幾個瑞典人爲大型零售商的項目設計了一種利用索引順序存取數據的軟件,這就是MyISAM的前身

1996年,MySQL 1.0發佈,隨後發佈了3.11.1版本,並開始往其它平臺移植

2000年MySQL採用GPL協議開源, MySQL 4.0開始支持MyISAM、InnoDB引擎

2005年10月,MySQL 5.0成爲里程碑版本

2008年1月被Sun公司收購

2009年1月,在Oracle收購MySQL之前,Monty Widenius擔心收購,就從MySQL Server 5.5開始一條新的GPL分支,起名MariaDB

MySQL的引擎是插件化的,可以支持很多種引擎:

  1. MyISASM,不支持事務,插入、查詢速度快
  2. InnoDB,支持事務,行級鎖,MySQL 5.5起的默認引擎

去IOE

它是阿里巴巴造出的概念。其本意是,在阿里巴巴的IT架構中,去掉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取而代之使用自己在開源軟件基礎上開發的系統。傳統上,一個高端大氣的數據中心,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可以說缺一不可。而使用這些架構的企業,不但採購、維護成本極高,核心架構還掌握在他人手中

對於阿里巴巴這樣大規模的互聯網應用,應該採用開源、開放的系統架構。這種思路並不是阿里巴巴的新發明,國外的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早已爲之。只不過它們幾乎一開始就有沒有采用IT商業公司的架構,所以他們也不用“去IOE”

去IOE,轉而使用廉價的架構,穩定性一定下降,需要較高的運維水平解決

NoSQL

NoSQL是對非SQL、非傳統關係型數據庫的統稱
NoSQL一詞誕生於1998年,2009年這個詞彙被再次提出指非關係型、分佈式、不提供ACID的數據庫設計模式

隨着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數據爆發式增長,數據庫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要適應新的業務需求
隨着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的到來,大數據的技術中NoSQL也同樣重要

數據庫流行度排名 2018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