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瑞茨:怎樣分辨只想暴富的人和真正希望創業的人

黃鳴和張亮的博客,都是本週的收穫。阮一峯已經節選了張亮的這篇好文章,我根據自己的興趣點來做一些節選,因爲我知道,好文章不怕多轉載,多節選,多點評。

GE:你是怎麼分辨只想暴富的人和真正希望創業的人的?

莫瑞茨:前者往往缺乏深度希望暴富者往往是那些浮於表面的人,那些對深入瞭解事物缺乏巨大興趣的人,那些只有太多淺層知識的人,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有過很多投資科技公司的經歷,特別是那些對他們的技術和生意有着非常非常深刻理解的人們。實際上,不論是你投資一家科技公司,或是餐館,或消費者服務公司,在所有行業裏我們傾慕有加的創業者,都是沉浸在各自領域的細節之中的人

Yeka:做出版多年,真正開始對這個職業感興趣,是工作15年之後了,不感興趣,是因爲從未深入。真正開始深入到這個職業中去,是近兩年的事情,此前做的工作很多還是浮在表面,只不過我們略微深入一點,就有了比同行更好的運氣,但人不能光靠運氣過活,還得有自己的根本。而對豐田和萬科的深入學習,也讓我們更明白爲什麼我們總是遇到很多障礙,那都是因爲常常都放過了細節問題。而唯有保持不斷優化的精神,對很多與工作相關的細節都不放過,纔會走在正確的路上。最近讀啓功的《文心書魂》,裏面提到了陳垣、齊白石、臺靜農等文化大家,都是在各自的領域裏非常注重細節的人,此書值得所有想把事情做好的人仔細閱讀。)

GE:這是你在谷歌的創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雅虎的創始人楊致遠和大衛·費羅、YouTube的創始人陳士駿和查德·赫利他們身上找到的?

莫瑞茨:我認爲那是所有成功者的特質。我們也有在中國的投資案例作爲佐證,我認爲這是世界通行的成功企業家的品質,無關於他使用什麼語言,生活在哪個國家,他們都會試圖弄清一個具體領域中數目繁複的、比其他人所能想象的多得多的細節問題,尤其對於初創公司,有時那些細節看起來太瑣碎了。細節很難令大多數人產生興趣,甚至會被認爲是邊緣的、不熱門的、從未聽說過的話題,但這令他們興奮。

(Yeka最近我們在整理做一本原創書和外版書的種種細節,以及各個崗位的職責,發現細節非常多,很欣賞同事們面對細節不肯忽略的精神。我們的設計師們也不辭辛苦地把自己做一件事的細節認真回顧記錄下來,比如“書籤DIY”。昨天兩個客戶來公司小坐,我們和他們討論做書的一些細節,他們很欣賞我們的做法,而且好些細節他們一眼就發現了,這也給了編輯們很多的鼓勵。)

GE:當你會見一名創業者時,在你觀察他時,你會問自己些什麼?

莫瑞茨:判斷人是很難的。在這上面我們也常常犯錯,與人相處不同於處理有關市場的數據或開發產品,並不能夠被量化,會摻雜很多主觀因素。所以你只能揣度一個人:

他是哪類人?他究竟懂什麼?

他真正擅長的是什麼?他不擅長的又是什麼?

跟他緊密合作5到7年究竟會怎樣?有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

他作爲管理者素質如何?他在招聘方面會表現的如何?

他是否擅長表述自己的觀點?他會怎麼與人溝通?

他是否有非常清晰的目標感?他能否確立正確的榜樣?

等等等等。

你所要回答的是與一個人共同生活幾年會遇到的幾乎所有問題。

----------------------------

GE:如果回顧互聯網泡沫以來整個風險投資業的得失、教訓,你會怎麼說?

莫瑞茨:相對於擔心其他公司我更願意專注於我們自己的表現。我對我們的成績非常滿意,我們很認真、很幸苦的工作,在美國、中國、印度、以色列都是如此。我們非常謹慎的投資於那些我們自信於走在成功之路上的公司。Youtube是一個,另外還有15到20家分佈在全世界。他們發展成爲非常成功的企業需要一段時間,也許我們過於樂觀,但是我覺得這很可能發生。當然我們取得了一些值得驕傲的成績,也犯了一些錯誤,有一些交易我們時候也希望當初沒有投。但在這個行業裏,如果你沒犯過錯誤——倒不是說我們喜歡承受資金損失——很可能因爲你不夠有冒險精神、不夠有想象力。你能做的,僅僅是努力不要重複以往的相同錯誤。

GE:你認爲自己犯下了什麼錯誤?

莫瑞茨:我很高興的發現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如果你在9、10年前問我,我能夠指出一到兩起投資。我覺得我們可能犯了許多小錯誤,但是我不認爲我們犯過大錯。像所有事一樣,在美國、在中國、在印度,我們都有許多改善的餘地核心就是認識到你在什麼領域做的好,多做些,你在什麼領域做的不好,少做些在我進入這個行業以來,每年底我們都回顧一年的工作,有什麼可以做的好一些,有什麼錯誤可以不再犯。

GE:換句話說,過去兩年你學到了什麼?

莫瑞茨:如你所知,做投資必然存在的環節之一是思考你昨天還在賽場上,今天能否繼續出現在哪裏,因爲每一天都是不一樣的。我個人的一個最重要的收穫是,我希望自己對於身邊更大範圍的世界保持足夠更密切的關注,對於將要發生的事情擁有更早的敏銳察覺。如果你問我兩年之前美國的房地產行業發展在什麼水平?我沒法告訴你。有多少人在依靠次級債買房?我告訴不了你。華爾街的主要投行保持着多高的槓桿比率?我也不知道。這些都是我希望我當初知道的。

GE:不過專注和擁有更寬闊的視野本身就是很艱難的平衡……

莫瑞茨:恩,但如果你太專注,世界的其他部分就對你封閉了。有時候這正如在海灘上享受愜意時光,卻不能看到海嘯即將來襲

-------------------------------

GE:你做過記者,最近幾年也投資於Sugra Inc.和HealthCentral這兩家媒體公司。現在可能是全球媒體產業最動盪的時期,你對於媒體行業的未來依然樂觀?

莫瑞茨:我不認爲有好做的生意。如果你回到60年之前,你在60年前的報業工作,你也是有很多競爭對手的。當時的晚報們面臨着巨大的生存威脅,許多老牌的晚報都因爲電視的誕生而倒閉。像《生活》雜誌或《圖片郵報》之類的畫報,也因爲廣播、報紙和電視的發展而被時代遺棄。所以我認爲那些不能很快適應時代變化的媒體的處境將會變得艱難,這一點毫無疑問。作爲一個報紙的出版者已經不再像40年前那麼有趣了。但那些與時俱進的媒體公司們總有生機。看看迪斯尼是怎樣不停進化的

那些在歐美掌管媒體公司的人,的確會遇到挑戰時刻,但我對媒體行業、娛樂行業、信息傳播行業的未來仍然非常樂觀。現在我們有互聯網,或許更重要的是,我們有手機,因此未來的市場將遠遠超過今天的。你可以討論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但僅從做生意角度,想想全世界的數十億人們因爲一臺移動終端,而能娛樂自己、消遣時光、獲取訊息人們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閱讀、聽音樂、收看視頻、玩遊戲,這是怎樣的一個變化啊!再一次,我不是在說這對於人類社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是,以音樂公司爲例,的確它們正在因爲艱難的市場環境而虧損。可是,40年前經營唱片公司的人所有能做的就是將音樂賣給那些擁有留聲機的人,現在,你可以向數十億擁有手機的人銷售音樂,所以,停止抱怨吧,適應這變化。

GE:當別人看到挑戰時,一個偉大的風險投資者看到的是機會。

莫瑞此:“哪兒有挑戰,哪兒就有機會”,這是千真萬確的。這無關你是否身處於一家風投公司,或是管理着自己的企業。你必須辨識和擁抱改變,而不是爲之恐懼。別抵抗變化

-----------------------------

GE: 讓我換個角度來問這個問題。毫無疑問,今天的全球金融行業一片混亂,對沖基金、PE正在損失大量的財富,更不用說很多金融機構步入破產的境地。這個行業存在很多管理上的問題和道德方面的問題。我想知道,是否紅杉希望能夠做一些事情來改善這些,至少將自己和它們區別開來。

莫瑞茨:這是個很妙的問題。我不想對這個行業做過多指責,我們只是想像多年來所做的,繼續努力做正確的事情。你看,我們與一些客戶保持着30年的合作,我們與一些創業者有着超過25年的良好夥伴關係。我們珍視這些合作,我們也希望將它延續下去。如果你不能做正確的事情,這是個奢談。現在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金融服務行業問題非常糟糕,駭人聽聞且可恥。在一些地方,道德規範被破壞,客戶的需求被漠視和遺忘,很多不顧結果的行爲給客戶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對於你我或者任何一位讀者來說這都是難堪的。我們所希望的,是以能令自己引以爲傲的方式工作。我們也會犯錯誤,但是我們希望能對得起兩個羣體——我們的客戶即投資於我們的有限合夥人,和我們所投資的創業者們——就是這麼簡單。這兩件事情做對了,好的結果會自然而然的到來我想在你所述的那些遇到問題的領域,人們不關心自己的顧客,他們除了自己什麼都不關心。

(Yeka:昨天來了兩個客戶,和我們聊到必須深入到客戶中去,不能只是自娛自樂,不然就沒人跟自己玩了。自以爲是地想象客戶,和真實地與客戶交流,完全是兩回事。最近同事們比較有信心,這些信心來自於與客戶的直接交流,這些交流讓大家理清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且得到了客戶不少幫助。接下來還需要對自己的產品做深入的瞭解,親近自己的產品,就是親近自己的另一端客戶——作者和譯者。僅僅親近一端的客戶還是不夠的。20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深深認同:如果我們做的是正確的事情,就會和客戶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



GE:聽起來是“迴歸基本”。

莫瑞茨:對我們來說,沒有所謂“迴歸基本”這麼一說。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是“基本”的:不借債、與客戶保持30年的合作、與創業者保持25年的友誼,這可不是什麼“基本”。我們的口號是“創業者背後的創業者”。這意味着我們完全不想受人關注,我們很樂於在一家公司取得成功時說應101%的歸功於企業家,而在失敗時則101%的應該歸咎於我們。

------------------------

GE:怎麼分辨頭腦發熱和熱情?

莫瑞茨:當你在開創一家公司或投資於一家公司時,熱情是非常重要的,因爲那將是一次困難的歷險,所以你最好是自己真的想去做它。但是頭腦發熱就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了。

Yeka這麼些年,見過太多把頭腦發熱和有熱情混爲一談的人了。有些人明明想的是一夜暴富,卻誤以爲自己是想創業。對於我們來講,也得分清楚,到底是有長期帶給客戶價值的熱情,還是僅僅熱衷於暢銷榜上的排名。做一個官方博客,到底是用心經營,以真正向客戶展示團隊的努力,傳遞價值,還是片面追求點擊率,放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在說啥的文章上去。) 

GE:據說你很喜歡讀小說,而不是非虛構類作品,爲什麼?

莫瑞茨:生活本身就是非虛構的,每天都是非虛構的。所以當你閱讀時,進入虛構的世界是個不錯的選擇。兩種作品我都會讀,我只是儘量不要讓自己閱讀太多商業類書籍。因爲你需要一個完整的生活,我認爲虛構和想象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構成。而且,一年中你只有那麼些時間用於閱讀,因此你必須精心挑選,選擇那些你真正感興趣的。就像公司一樣,書籍中也有糟糕的、不值得閱讀的,你只有那麼多時間用於閱讀,所以你最好精明的投資這些時間。

Yeka很幸運的是我有閱讀好小說的習慣,也一直保持着這個習慣一定要閱讀真正的一流作品,就不必在二流的東西上面浪費時間了。)

GE:你在2008年讀過的最棒作品是什麼?

莫瑞茨:有一本書叫《來自古巴的電報》(Telex From Cuba),是一位叫Rachel Kushner的女士寫的。它描繪了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末的古巴,那是一個充滿變化的時代,這是一本出色的描寫了兩種文化相互衝擊的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