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1與Struts2

    Struts1就不多說了,它遵循並實現了MVC的設計思想,在傳統的SSH架構中體現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們主要說說Struts2,並簡單對比一下Struts1和Struts2,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技術簡介:

    Struts2依然採用了MVC模式,它對MVC進行了更多的實現,包括很多參與對請求進行處理的關鍵組件,如攔截器、OGNL表達式、IOC、AOP及堆棧等。所有的Struts2 Application都是c/s HTTP協議的,我們可以使用Java Servlet API輕鬆實現業務邏輯的處理。

    Struts2的架構圖:

                   

    工作原理:

    1、客戶端初始化一個Servlet容器的請求,該請求經過一系列Filter(ActionContextCleanup)後,FilterDispatcher(核心控制器)會被調用,FilterDispatcher通過詢問ActionMapper來決定是否需要調用某個Action。

    2、當ActionMapper決定調用哪個Action後,FilterDispacher會把請求的處理交給ActionProxy,ActionProxy通過ConfigurationManager詢問框架的配置文件(struts.xml),找到需要調用的Action類。

    3、之後,ActionProxy創建一個ActionInvocation的實例,該實例使用命名模式來調用,在調用Action的過程前後,涉及到相關攔截器(Intercepter)的調用。一旦Action執行完畢,ActionInvocation負責根據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對應的返回結果。返回結果通常是(但不總是,也可能是另外的一個Action鏈)一個需要被表示的JSP或者FreeMarker的模版。

    比較Struts2和Struts1:

    Struts1的架構圖:

          

    Struts1的具體機制就不多說了,大家可以參考我的上一篇博客:系統學習SSH

    具體分析:

      

特性

Struts1.x

Struts2

Action類

Struts1.x要求Action類要擴展自一個抽象基類(就叫Action)。Struts1.x的一個共有的問題是面向抽象類編程而不是面向接口編程。

Struts2的Action類實現了一個Action接口,連同其他接口一起來實現可選擇和自定義的服務。Struts2提供一個名叫ActionSupport的基類來實現一般使用的接口。當然,Action接口不是必須的。任何使用execute方法的POJO對象可以被當作Struts 2的Action對象來使用。

線程模型

Struts1.x Action類是單例類,因爲只有一個實例來控制所有的請求。單例類策略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並且給開發帶來了額外的煩惱。Action資源必須是線程安全或者同步的。

Struts2 Action對象爲每一個請求都實例化對象,所以沒有線程安全的問題。(實踐中,servlet容器給每一個請求產生許多丟棄的對象,並且不會導致性能和垃圾回收問題)。

Servlet依賴

Struts1.x的Action類依賴於servlet API,當Action被調用時,以HttpServletRequest和HttpServletResponse作爲參數傳給execute方法。

Struts2的Action和容器無關。Servlet上下文被表現爲簡單的Maps,允許Action被獨立的測試。Struts2的Action可以訪問最初的請求(如果需要的話)。但是,儘可能避免或排除其他元素直接訪問HttpServletRequest或HttpServletResponse。

易測性

測試Struts1.x的主要問題是execute方法暴露了Servlet API這使得測試要依賴於容器)。第三方的擴展,如Struts TestCase,提供了一套Struts1的模擬對象(來進行測試)。

Struts2的Action可以通過初始化、設置屬性、調用方法來測試。依賴注入的支持也是測試變得更簡單。

捕獲輸入

Struts1.x使用ActionForm對象來捕獲輸入。象Action一樣,所有的ActionForm必須擴展基類。因爲其他的JavaBean不能作爲ActionForm使用,開發者經常創建多餘的類來捕獲輸入。DynaBeans可以被用來作爲替代ActionForm的類來創建。但是,開發者可能是在重新描述(創建)已經存在的JavaBean(仍然會導致有冗餘的javabean)。

Struts2直接使用Action屬性作爲輸入屬性,消除了對第二個輸入對象的需求。輸入屬性可能是有自己(子)屬性的rich對象類型。Action屬性能夠通過web頁面上的taglibs訪問。Struts2也支持ActionForm模式。rich對象類型,包括業務對象,能夠用作輸入/輸出對象。這種ModelDriven特性簡化了taglib對POJO輸入對象的引用。

表達式語言

Struts1.x整合JSTL,所以它使用JSTL的表達式語言。表達式語言有基本的圖形對象移動,但是對集合和索引屬性的支持很弱。

Struts2使用JSTL,但是也支持一個更強大和靈活的表達式語言--"Object Graph Notation Language" (OGNL)。

將值綁定到頁面

Struts1.x使用標準JSP機制或Struts標籤庫來綁定對象到頁面上下文。

Struts2使用“ValueStack”技術,使taglib能夠訪問值而不需要把你的頁面(view)和對象綁定起來。ValueStack策略允許通過一系列名稱相同但類型不同的屬性重用頁面(view)。

類型轉換

Struts1.x的ActionForm屬性經常都是String。Struts 1.x使用Commons-Beanutils來進行類型轉換。轉換每一個類,而不是爲每一個實例配置。

Struts2使用OGNL進行類型轉換。提供基本和常用對象的轉換器。

驗證

Struts1.x支持在ActionForm的validate方法中手動校驗,或者通過Commons Validator的擴展來校驗。同一個類可以有不同的校驗內容,但不能校驗子對象。

Struts2支持通過validate方法和XWork校驗框架來進行校驗。XWork校驗框架使用爲屬性類類型定義的校驗和內容校驗,來支持chain校驗子屬性

Action執行控制

Struts1.x支持每一個模塊有單獨的Request Processors(生命週期),但是模塊中的所有Action必須共享相同的生命週期。

Struts2支持通過攔截器堆棧(Interceptor Stacks)爲每一個Action創建不同的生命週期。堆棧能夠根據需要和不同的Action一起使用。


   Struts2和Struts1主要是在Action方面做了較大改變,同時加強了對IOC、攔截器方面的支持和線程安全機制。

   小結:Struts2對Struts1.x改變了不少的限制,尤其是更好做到了面向對象,擁有更好的擴展性和安全性。同時要清楚Struts2WebWork的升級,而不是Struts1.x的升級。雖然Struts2提供了與Struts1.x的兼容,但已經不是Struts1.x的升級。對於已有Struts1.x開發經驗的開發者而言,Struts1.x的開發經驗對於Struts2並沒有太大的幫助;相反,對於已經有WebWork開發經驗的開發者而言,WebWork的開發經驗對Struts2的開發將有很好的借鑑意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