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臺實戰(三):用戶分析(產品設計篇)

如果每條產品線都有專門的運營、產品、研發團隊,一方面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另外一方面公司的數據散落在每條產品線,再收集起來就會造成很大的挑戰。數據中臺的存在就是爲了解決這些問題,公司內每個系統的數據都流入數據中臺(數據中心),這樣數據就會更加規範的存儲與組織。

另外只需要一個團隊就能支撐起整個公司的數據相關的需求,這是數據中臺的優點。但是從這裏你也能看出來,由於追求通用性,無論業務中臺還是數據中臺都是缺乏靈活性的,數據中臺的模式是比較重的,這就要求前期公司數據的調研工作一定要做的足夠細緻,才能避免以後反覆改造的問題。

在這裏也給大家一個判斷公司是否引入數據中臺的依據:如果你的公司有多條業務線用到了多個系統,需要通過數據整合來驅動業務,那麼你們就合適引入數據中臺。如果公司公司只有一條業務線或者初創公司,這種你們還是重點關注你們的業務和價值探索,因爲數據中臺是需要大量的資源支撐的。接下來我們先講最核心的用戶分析。

一、用戶分析

剛纔提到中臺產品的設計講究通用性,那用戶模塊我們也需要選擇一個比較通用的模型來設計功能,儘量使設計出來的功能能適用大部分的產品線。

用戶模塊的功能設計我們參考黑客增長AAARR這個模型,從用戶的獲取、激活、留存、轉化(收入)、傳播(推薦)五個方面來設計功能。這個模型是比較抽象通用,適用於每個互聯網產品,因爲每個用戶的生命週期都會經過幾個過程。

1. 第一層:用戶的拉新

先講一個坑,拉新的工作每條產品線都會有對應的人員去做,如果每條產品線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需要針對每條產品線的拉新統計單獨做一套功能,那麼會對統計造成十分大的困擾和資源浪費。此時我們就建議業務中臺開發一套渠道管理的功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