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美女的確就是我們大客戶

    本人爲原創作品:e良師益友 ,轉載是請註明

   情人眼裏出西施,說明每個人眼裏的美女標準是不一樣的。談判與營銷訓練專家李力剛老師認爲無論怎麼樣,這“美女”都是自己喜歡的,也就是在某一方面“大於”自己的,因此她就是“大客戶”。大客戶,也就是銷售人士所喜歡的,所以與自己所喜歡的“美女”無異。

但是,面對自己所喜歡的人,不同的人卻態度迥異。有的人立即去追,有的人卻望而卻步。這其實就能體現他們大客戶談判的能力。敢追的人,或許能“大”過美女,不敢追的人,卻一定“小”於美女——狹路相逢勇者勝!真正敢於面對大客戶的人才能有與大客戶談判的能力。


談判與營銷訓練專家李力剛老師在河南培訓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銷售經理,他去年是公司的銷量冠軍。但他的愛情卻是公司裏令人羨慕的:


老婆是公司裏的絕頂美女,爲了追求到她,他寧肯放棄工作再跟隨她追到北京,最後修成正果。後來回到河南。公司董事長認爲,他在愛情方面的勇敢和執着能這樣,在工作方面也不會成績太差,於是重新聘回了他。而今天,他是冠軍了!


所以,什麼樣的人能與大客戶長期談判,交往,那就是既要有暴發力,也要有耐力的人。如果沒有暴發力,至少也是要有耐力的人。總之,耐力最重要!


宋江招安

多年來,一段一段地看了很多《水滸傳》,但一直沒有從頭看完過。心中一直有個困惑:宋江爲什麼要招安,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

宋江等一批人爲什麼上了梁山,原因都是“奸臣當道,殘害忠良”,因之,一幫有罪無罪之人上得梁山。爲與其他強人區別,他們以忠義爲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號,保護弱小,除暴安良。


他們的初衷就決定了他們歸順的本心,即忠與義。忠者,對上不二,義者,對朋友兄弟不二。當年的晁蓋爲兄弟忠義,因此得到大家的推崇,連宋江都服氣。但晁天王死後,最忠義的人非宋江不二了。但宋江一直不想上梁山,他本來就想自己沒有多大罪,去把自己的刑服完可以回府裏繼續報效朝廷,只因中途又被奸人所害,不得已上梁山。談判與營銷訓練專家李力剛老師認爲但當宋江做上頭把交椅後,他心中的“忠”就又被喚醒了,那就是對天子的忠,而“替天行道”,也就成了替天子行道,這是其一,即領頭人的使命和價值觀決定着招安。


其二,宋江和軍師吳用等這批精英分子清楚,當下的格局是,大宋氣數未盡,想以區區幾萬人抵擋大宋的百萬之師,無論在談判還是在戰爭中沒有勝算,最後的結局,必須是梁山失利,兄弟被殺,兄弟們的出路變也了兄弟們的末路,這是宋江等高層不願意看到的。


其三,宋江集團的能力有限,他們如何幫助兄弟們找到別的出路,如何幫助兄弟們褪去“賊寇”的帽子能暢行天下,如何能讓梁山兄弟首先有家庭,而且讓後人能不生活在那頂難看的“賊寇”帽子的陰影下,這是有長遠考慮的人想得最多的,也是最讓他們痛心疾首的,因此,想來想去還是招安最好。


其四,從武器裝備上來說,當年沒有更先進的武器可以與朝廷抗衡,儘管有着八百里水泊,但只能保一時自己,不能突出重圍,衝向天下。


當年衆多頭領們反感招安,是因爲他們大多知道與朝廷打交道的艱難,既有痛恨,也有恐懼,而不若梁山的自由豪放和快意恩仇。


在招安的談判中,宋江去了京城接觸聖上,這是於談判不利的,因爲這樣表明了自己弱小的立場,也因此當招安隊伍來梁山後就趾高氣揚,讓宋江難看。後來宋軍大兵壓境,梁山這時候給了朝廷當頭一棒才找回談判的主動權……


有時想想,人還是傻一點好,不考慮很多,也就過的痛快些,活也活了,死就死了。關鍵是宋江是頭領,他要考慮的是戰略,也就是將來的重大選擇,也就是人在屋檐下……


酒精與談判

《水滸傳》與跟《三國演義》很不相同,最多的鏡頭就是喫酒。我專程去查查百度,爲什麼古代的人那麼愛喫酒,似乎每個人都愛喝,一到地兒就喝,碰面就喝,而且喝的量也很大。除了小說的渲染外,網友的說法包括:一是古代酒的度數不高,二是那時候沒有象今天KTV等別的消遣,三是沒有更多的飲料…..


談判與營銷訓練專家李力剛老師這次探討的主題只有一個,就是爲什麼喝酒對增進感情有好處,爲什麼生活、商場中,都要用酒來“勾兌”關係。


這個問題必須從人的本性出發才能解決:人在什麼時候最開放呢?覺得沒有風險的時候?什麼時候覺得沒有風險呢?要麼真正呆在安全之處,要麼自己信心提升;而喝酒就是將人的意識弱化(也就是把剎車弱化),而將人的血脈流速加大,進而能量加大(也就是把油門加大)。


人在能量大的情況下,變得比平時都更開放,也就是與外界保持接通狀態。如果都喝了酒,也就是彼此完全接通,也就可以不分你我,也就更容易交往了。


所以談判前,雙方如果在酒桌上進行了一番推杯,自然也就比正常時候更容易。談判與營銷訓練專家李力剛老師認爲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中國式談判,也就是高背景的談判,也就是有着更多人際關係的談判。



談判截拳道

談判的爲了什麼?其實只爲一點:那就是達成自己的目標。

就如同武術中的拳法一樣,有很多種,少林拳,洪拳,蛇拳…..但它的初衷我想只有一個:就是達到戰勝對方的目的。但很多拳法都有固定的套路,記憶也比較複雜,掌握並不容易,最關鍵的是在實戰中沒有實際用途,最後拼的還是力量與技巧,考驗的也是隨機應變。因此李小龍先生綜合了各種拳法,最後創造了截拳道,也就是不管怎麼樣,以最短的時間擊敗對方,直達目的。


談判有“截拳道”麼?這是我今天問自己的問題。


談判過程也分三個過程,前期,中期和後期,也有着自己的一些套路和方法。它內部的機理或許還能濃縮得更簡單,最後變成直擊對方的談判,做到“槍槍鎖喉”、“刀刀致命”。談判與營銷訓練專家李力剛老師認爲讓談判變得簡單,讓成交變得容易,讓財富也唾手可得。


在此,也算定下一個目標,就是未來十年,只幹一件事:開發談判截拳道!最終至財富截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